康熙王朝:一个得宠的妃子,最后却被打入冷宫,每天刷马桶

付飞光 2022-05-05 20:50:21

在《康熙王朝》中,明珠曾对妹妹慧妃说过:“皇上到后宫来歇一歇,喘一口气,谁能给他带来安宁,他就喜欢谁。”

只可惜慧妃智慧不足,心思诡谲,根本做不到这一点,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争宠,怎么帮大阿哥争太子,康熙见了就烦。

可容妃呢,虽然没人跟她说过这个道理,可她生性单纯善良,从不争强好胜,偏偏康熙就喜欢往她身边跑,宠着她这么多年。

康熙躺在床上,她轻轻摇着扇子,康熙闭上了眼睛。她说:“丈夫躺在床上,女儿睡在外面,月亮挂在天上,两个人悄悄的说着悄悄话。

皇上的家太大了,小到皇宫,小到天下,都是他的家。容妃是他唯一能让他感觉到家的女人,所以,容妃荣宠不减,只要她老老实实的跟着皇上,就能过上平平安安的生活。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得宠的妃子,最后却被打入冷宫,每天刷马桶,最后还被马桶砸死,死得那么肮脏,她到死都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康熙那么爱她,为什么要让她受这样的屈辱?

示好慧妃,第一步就是“作死”

容妃自视甚高,一心一意的为人处世,可偏偏她得了康熙的宠爱,只有一个皇帝,别的妃子夜夜独守空房,对她恨之入骨,其中慧妃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容妃独得恩宠,康熙册封她为皇贵妃,与慧妃平起平坐。

康熙连年征战,军费紧张,容妃为了康熙分忧,便想着裁减宫中的开支。

这样的事情,本来是康熙最喜欢的,如果能成,那就是大功一件。不过,容妃为了拉近跟慧妃的关系,私下里跟慧妃商量了一下。

慧妃虽然不屑,但表面上还是很赞同的,容妃见慧妃“支持”,便向康熙提议,让慧妃主持后宫的开支。

对敌人手下留情,就是对自己残忍,容妃对慧妃的仁慈,简直就是自投罗网。

容妃本意是想给慧妃立个功,拉近关系,可慧妃向来不识大体,本来这是个讨好康熙心意的良机,却偏偏借着后宫主持的身份,四处拉拢人心,后宫用度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又增加了几千两银子。

再加上大阿哥告了太子一状,康熙勃然大怒。

再一次见到容妃的时候,直接让她滚蛋!

容妃何曾受过这样的待遇,还以为康熙认错人了,忙道:“皇上,是臣妾……”

康熙说:「你当我是病糊涂了?」你们两个一起骗朕!我查过了,后宫的银子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两千三百两。慧妃现在是后宫的主事人,你不是推荐了未来皇后吗?

几千两银子,康熙会在乎吗?没有!他为自己最后一块净土而痛心。

在康熙心中,容妃就是一株让他心神宁静的兰花,而慧妃就是一条臭鱼,而那株芝兰却混在臭咸鱼里,沾染了一股臭味,虽然这一次容妃殿下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惩罚,但是容妃的地位却是一落千丈。

容妃到底想干什么?她和慧妃的关系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如果大阿哥上位,慧妃继位,她再怎么讨好慧妃,也是死路一条。

她做事从来不考虑得失,也不在乎后果,慧妃成了,功劳归慧妃,她反而少了恩宠,慧妃出了事,她却要背锅,在后宫里,如果不想办法,下场必然凄惨。

一降再降

虽然容妃被康熙怪罪了一顿,但是康熙已经习惯了容妃的存在,一怒之下,还是住在了她的宫里。

尤其康熙与葛尔丹交战之时,康熙身患寒热重症,太医束手无策,幸得容妃带着异国大夫来救康熙。救驾之功,本来可以让她重新站稳脚跟,可是,她的女儿蓝齐儿却是葛尔丹王妃,两军交战,蓝齐儿左右为难,跪在两军之间,妄图阻止这场战争。

容妃知道后,不顾一切地跑到蓝齐儿面前跪了下来,我不想说容妃有什么不对,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母亲的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儿死去,她只能陪着女儿一起死。

事后康熙斥责她不识大义,削了她的皇妃之位,又做了一个普通的妃子。不过,在我看来,这种“不知大义”,只是康熙口头上的责备,毕竟康熙对蓝齐儿也是疼爱有加,心中有愧,所以这件事情,影响不大。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大义凛然。

康熙与葛尔丹交战之时,太子监国,太子却受索额图的蛊惑,妄图提早登基,甚至准备黄袍,索额图的属下与明朱三太子联手,企图刺杀康熙。

任何一个皇帝都无法忍受背叛和暗杀,康熙已经做好了废除太子的准备。

只是孝庄年事已高,一心求稳,不想太子废掉后,众皇子为了争夺皇位而互相残杀,临死前给容妃下了遗诏,阻止康熙废掉太子。

要知道,这份遗诏可不是什么好差事,要跟康熙对着干,绝对是吃力不讨好,为什么孝庄要选容妃呢?

当初被慧妃利用的容妃,曾经告诉过孝庄:“奴婢自诩聪明,自以为心地善良,却被人利用。”孝庄一听,暗暗点头,容妃在她眼中的确是个善良的女人,可实在不是什么聪明人,所以才会被利用,这么容易就能利用起来。

毕竟,也只有容妃这样的傻丫头,才会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孝庄为何要算计她?

因为董鄂妃的死,顺治出家了,所以董鄂妃和容妃是一类人,都是皇帝的夫君,受人宠爱的类。

孝庄在世时还能防着点,过世后又怕康熙太宠容妃,走顺治的老路,哪怕冒着万分之一的风险,她也不愿意,牺牲容妃又算得了什么?所以,孝庄的遗诏,可谓是一举两得。

果然如孝庄所料,容妃当众宣布了孝庄遗诏,康熙下令废除太子。

康熙怎么也没想到,容妃竟然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捅他一刀,强行宣布容妃伪造遗旨,这一巴掌打得她从皇妃变成了常在。

如果说之前容妃的所作所为,只是引起了康熙的不满,那么这一次的所作所为,却是真正的离心离德。

容妃太过顺风顺水,太过顺风顺水,容易得意忘形,她只是一株藤蔓,康熙是她赖以生存的大树,她可以依靠大树,享受大树带来的安全感,大树享受藤蔓带来的安宁,可她绝对不能用藤蔓去束缚大树,那是自寻死路。

她到底想干什么?之前已经与大阿哥、慧妃交好,又得罪了太子,现在又帮太子说话,得罪了慧妃,两头都讨不到好处,关键是康熙对自己的厌恶,那才是真正的灾难。

红玉释放

容妃被皇贵妃贬为妃,又被贬为常在,落得如此下场,也该好好反省一下了。可容妃还是觉得自己没有错,觉得自己是好心,继续走下去,红玉的事情,就像是压垮了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红玉是明朝朱三太子之女,太子意外遇到红玉,一见钟情,便将她纳为妾,不久之后,红玉怀孕了。红玉的身份,在太子倒台之后,就暴露了出来。

红玉的身份,十有八九是要被处死的,可她肚子里的孩子,却是皇室血脉,容妃担心红玉生完孩子,会被处死,所以给红玉指了一条隐秘的通道。

但是,作为“前明余孽”的红玉,在父亲被杀,太子倒台之后,绝望之下,自尽而死。这样一来,康熙的嫡系血脉就没了。

康熙气急败坏地问容妃:“你为什么要私吞红玉?难道你觉得,朕迟早会杀了她吗?你觉得朕对君王太过无情,父皇也太过无情?”

容妃一连说了好几个“是”字,连看都没看康熙一眼,继续喋喋不休的劝诫康熙,可康熙只是下令把她打入冷宫,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康熙是不是真的在乎红玉的血脉?他不在乎,只在乎容妃对他的不信任。

身为帝王,只有他一个人不信任别人,怎么可能让别人不信任自己?

容妃的所作所为,一步一步地攻破了康熙的心防,在她受罚的时候,最需要小心谨慎,韬光养晦的时候,她给了康熙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康熙看不下去了。

容妃终于因为圣母心作祟,进了冷宫,又因为孝庄的遗旨,又因为红玉之事,得罪了慧妃,本就嫉妒的慧妃趁机报复,暗中安排太监给她刷马桶。

她在马桶上刷了二十七年,年复一年,她一直以为康熙早晚会放她回去,可是,一连刷了二十七年都没接到康熙的旨意,康熙好像完全把她给忘了。

康熙是真的怕了她,也不知道容妃这是怎么了,处处跟他作对,到死容妃都没接到康熙的旨意。

结论:

容妃在马桶上刷了二十七年,都没弄明白,她道:“皇上刷天下,我刷马桶,皇上刷天下,未必比得上我刷马桶。”

这句话暴露了她的倔强,幸好她是在刷马桶,不然她会死得更快。

容妃这一生,善良、愚蠢、母爱、仁慈、仁慈,都有她的理由,从她自己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她的错,她是一个很单纯的人,她会不由自主的按照自己的道德去做。

但在康熙看来,容妃不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那就错了,容妃一次又一次的好心坏了他的大事。

康熙之所以喜欢容妃,是因为她的善良是一剂良药,可以让他安心,但是当容妃的好意成为了他的绊脚石,康熙只能将这颗绊脚石移开,谁也拦不住他!

于是,深得康熙宠爱的容妃,去刷马桶,结果被马桶砸死了,她还不明白,就算她死后封了皇后又如何?她这一生,既善良,又善良!

0 阅读:0

付飞光

简介:付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