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大学之前需要考虑什么?
不同分数段的考生应该如何选学校和专业?
这篇文章给大家答案
01、据自身情况、未来预期做出总体规划
不要因“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盲目选择理工科,每个人都想拥有好的“钱途”,但如果的确没有能力应付理工科考试或者个人理想与理工行业无法贴合,小编还是建议根据自身情况出发,理性报考。
就业方向是多种多样的,有人愿意行医,有人愿意教书,有人愿意经商,有人愿意从政......城市或乡村,文艺或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领域和理想工作状态。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青少年由于年龄及认知水平限制往往无法形成成熟的人生观,所以需要家长和孩子多沟通,帮助其明确职业追求和人生理想,共同做出理性选择。
02、高分考生:名校及优势专业
此类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在选择高校时,建议考虑名校的优势专业。综合性名校无论是在师资力量还是培养方案上,都会更多地考虑帮助学生提高各方面综合素养,为毕业生进入各行各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而且,学习能力出众的孩子,还可以重点选择院校的优势专业,在某个领域深耕下去,利用名校优质专业的大量实习机会、优良平台努力提高自我学习和思考能力、创新能力。
03、超过一本线50分:城市、学校与专业并重
当选学校与选专业不能兼顾时,如果决定了以学校为选择目标,专业选择就要尽量靠近学校的主体专业,或是选择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便于就业时发挥学校的“名牌效应”;如果以选择专业为主,则需要综合衡量学校的整体就业情况,在学校主力优势专业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专业。
如果平时成绩稳定靠前,预估高考分数较高,选择权就会更大。志愿填报时尽量综合考虑城市、学校与专业发展潜力都比较好,能够更多地发挥个人能力的院校专业。
04、一本线左右:重点考虑城市和自己喜欢的专业
一本线左右的考生,因成绩并不是特别优秀,此类学生的选择会相对受限。符合条件的大部分学校整体水平、社会名声及排名等基本情况,差别也较小,因此,考生更多需要考虑的是学校所在城市和个人感兴趣的专业。
05、分数低于一本线:以能立足社会,偏向就业为方向
在二三本合并录取之后,这批学生的数量最大。此时,脚踏实地、发掘潜力,才是该分数段的考生最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人的成长与发展不能仅凭“唯分数论”下判定,但由于院校层次不高,涉及同学在就业之初很有可能遇到一些困难。不要怕,只要尽早准备,挖掘兴趣点并努力实践,就能掌握立身之本,证明自己。
06、报考普通本科院校:了解学校的校风、学风
对于考生来说,除专业和学校选择需要仔细考量之外,学校的校风与学校氛围也是需要纳入考虑的一大因素,这决定了你未来几年的学习、成长环境。一个好的平台,能够为你带来志同道合的朋友,实现理想的捷径,但身处不良环境中,即便自己极端自律,受到的消极影响也可能很大。
07、选择新兴学科需要格外留心和注意
新兴学科专业的设置往往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其中,部分新兴学科专业所对应的社会岗位可能相对较少,就业机会也更少。
此外,由于学科专业刚刚设立,在教材、师资、培养方案上都有可能不够健全,因此,一定要调查清楚再做出选择。
08、根据未来规划、发展方向考虑城市
大多数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会关注学校具体的地点。各地由于地域发展的需求不同,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会有所侧重。同样的专业在不同城市的受重视程度、发展空间、可利用资源、就业前景会有所差别。
建议考生根据自己未来的规划,发展的方向等需求选择到相匹配的优势城市学习。
09、根据院校类型做选择
如果没有明确的想法,可以考虑从院校类型做出大的方向选择。目前,高校类型主要有工科、农业、林业、医药、语言、艺术、师范、财经、政法、体育、艺术、民族等。从所属类型可以轻易判断出高校的重点培养领域,比如医药类院校,主要优势专业则为医学类、护理学类专业,重点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财经类院校则主要侧重经济、金融和财政学类人才培养。
所以,大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行业进行选择。
10、根据毕业规划选学校
有想法的同学可以列出长远规划,例如:大学毕业后的计划是什么?就业、创业,还是继续深造?搞清楚这个问题,也就明确了志愿选择的动机。
如果计划大学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重点了解个人喜欢的行业与岗位招聘要求,在此基础上寻找技术人才培养能力较强的专业院校。
比如想继续深造,可以考虑查看不同院校的保研、读研条件,早早做好学业成绩、竞赛,甚至考研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