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河之战揭秘,宋辽战略易位,宋朝自此由攻为守

隐真历史 2024-01-10 21:23:00

高梁河之战发生于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保宁十一年,979年),是宋军为夺取幽州(今北京,辽称南京),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被辽军击败的一次作战。

宋太宗为夺回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北京至山西大同等地区),于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平北汉后,未经休整和准备,即转兵攻辽,企图乘其不备,一举夺取幽州。辽景宗耶律贤得知幽州被困,急令精骑增援。

辽军反击,宋军三面受敌,顿时大乱,全线溃退,仅死者万余人。

高粱河之战初期宋军表现不俗,赵光义亲临战场,到前线指挥作战。但在战斗中,他中箭受伤,下属慌忙中找了一辆驴车,赵光义顾不得颜面,赶紧坐上驴车逃走。宋太宗乘驴车逃走。辽军追至涿州(河北涿县)乃止。此次战争是辽朝与宋朝第一次在战场上的直接对话,是五代十国时期结束以后的一场重要战争,这场战争结束了宋朝统一的步伐,战略上处于劣势,由攻转为守。对宋朝而言,这场战争的失败标志着其结束了统一战争的步伐,也暴露了宋朝军事上的软肋。此后,宋朝采取了守势,对辽采取了防御策略,宋太宗赵光义的威望下降。对辽朝而言,这场胜利增强了辽朝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威望,占据了优势,巩固了辽景宗耶律贤的统治,为辽朝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0 阅读:20

隐真历史

简介:从另外一种视角还原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