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英与叶挺不和,多次提出辞职,毛主席发火:新四军并非离不开他

南书房 2024-03-17 23:33:51

“我提议,由项英同志担任新成立的东南局书记,同时兼任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主席。”1937年12月,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如此说道。

不得不说,毛泽东对项英是无比信任的,也是无比看重的。

事实上,项英虽然只是新四军的副军长,可是新四军的实权始终掌控在项英手中,没有项英的批准,军长叶挺根本调动不了一兵一卒。

既然项英是新四军实际上的一把手,为何在1940年叶挺赌气出走后,项英会多次向毛主席提出辞职呢?毛主席为何会生气地说出“不想干就算了”呢?

一、项英开始佩服毛泽东

对于项英,恐怕不少人并不是十分熟悉,可实际上,项英是党内资历非常老的领导人,陈毅和粟裕严格意义上说,都是项英的部下。

在土地革命战争早期,项英的党内地位,甚至比毛主席还高,项英和毛主席也是很早就认识了。

1922年4月,项英加入我党,项英入党时间和陈赓是差不多的。

1923年4月,得知时任京汉铁路总工会总干事的项英,要经过长沙时,毛泽东特意请项英吃饭。

1931年1月,项英成为中央局代理书记,此时的项英已经成为苏区一号人物,其党内地位要比毛泽东高一些。

1931年3月底,蒋介石气势汹汹地集结20万大军,发动了第二次对红军的围剿。

4月17日,中央针对第二次围剿召开了会议。会议中,项英指出,国民党兵力雄厚,红军不但兵力薄弱,武器弹药也严重不足,留在苏区非常危险,因此他建议,红军主力撤出苏区,转移到四川去。项英还指出,苏联领袖斯大林同志曾说过,四川是最适合红军的根据地。

听完项英的话,毛泽东脸色大变,他立即起身反对,毛泽东指出,离开苏区是死路一条,唯有诱敌深入歼灭敌人,才能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听完毛泽东的讲话,大部分人表示支持毛泽东。

事实证明,毛泽东是正确的,在毛泽东正确军事思想指挥下,红军利用诱敌深入等军事策略,歼灭反动派三万多人,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

这次胜利,让项英真正认识到了毛泽东天才般的军事能力,也让项英对毛泽东越来越佩服。

1934年10月,红军被迫开始长征,项英则根据中央指示,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

二、毛主席大怒

抗战全面爆发后,我党留在南方的红军改编成了新四军。

1938年1月,经过两党多次磋商,新四军军长由无党派人士叶挺将军担任,项英担任副军长。

然而,让毛泽东没有想到的是,在项英和叶挺搭档指挥新四军短短两年后,项英竟然多次提出辞职,叶挺更是两次“负气离开新四军”,四次向蒋介石提出辞职。

1939年10月,叶挺向蒋介石提出辞职。对此,一心想大做文章的蒋介石,顿时找到了抹黑我党的机会。

蒋介石趁机攻击我党不是真心拥护统一战线,不能容人,这件事给我党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

事情反馈到党中央后,毛泽东自然是有些生气的,毕竟,鉴于新四军领导层结构的特殊性,毛泽东曾多次告诫项英,一定要和叶挺搞好关系,一则是不想让蒋介石借题发挥,二则是,如果两位指挥官不能通力合作,如何打胜仗,如何发展壮大。

1940年5月4日,毛主席给项英写了一封3000字的指示信,虽然没有点名批评,但项英还是看出了毛主席隐晦的批评。

于是,性格刚毅的项英决定主动辞职。

收到项英辞职信后,毛主席压住心中的怒火,不但没有因此责怪他,反而安抚项英,毛主席明白,不管是留在南方打游击,还是在新四军组建工作上,项英的功劳都是不可替代的,更何况,在叶挺离开的情况下,更不可能同意项英辞职。

在信中,毛主席肯定了项英的历史功绩,嘱托他一定要好好工作,不要辜负中央的信任。

让毛主席没有想到的是,项英居然再次提出辞职,这次,毛主席直接大怒,他对前来汇报工作的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说道:“袁国平同志,请你回去告诉项英同志,如果他真的不想干就算了,新四军不是离不开他的。”

袁国平听后,忙道:“主席,项英同志肯定是负气才如此的,我回去以后一定做他的思想工作,我相信他一定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

三、叶项不和

事实上,对于叶挺和项英不和,很多人都认为是项英的问题,再加上在皖南事变上,项英没有听从中央的命令及时转移,导致新四军主力被歼灭,因此不少人认为,叶挺几次出走和请辞,主因是在项英身上。

实际上,项英叶挺之矛盾,项英固然有责任,但叶挺的问题同样不小,某种意义上说,叶挺的责任,比项英还要大。

首先来浅谈一下新四军的指挥权问题,新四军是我党领导的武装,可是蒋介石为了压制我党力量,于是,在新四军成立之初,他否决了由我党彭德怀等人担任军长的建议,最后,经过双方多次会谈,叶挺成为了军长。

叶挺虽然在第一次国共时期是我党党员,可是后来,因为一些原因,他退出了我党。

而对于我党来说,党指挥军队是不可动摇的指导方针,虽然叶挺是军长,但因为叶挺不是我党党员,因此,新四军实际领导人是项英。

作为军长,对于叶挺来说,他自然想拥有军队决策权,这样才能指挥好军队打胜仗,但对于项英来说,他必须代表党牢牢控制住新四军,这种指挥层配置,就导致了项英不可能放权给叶挺,甚至,党中央的文件,项英都没有给叶挺过目,一些重要会议,项英没有通知叶挺参加,自然而然的,项英和叶挺就有了矛盾。

事实上,项英做这一切,这只是因为他要保守党的机密,是严格执行党的命令。从这个角度来说,项英没有错,充其量只是方式方法出现了问题。

其次,叶挺视察部队,喜欢开着小车,带得随从人员也多,“排场”大,叶挺还吃小灶,这对于项英这样的艰苦朴素,官兵平等的干部来说,自然是不认同的。

最后,叶挺在担任新四军军长期间,有过多次武断枪毙我党将领的行为。

1938年7月31日,新四军二支队第四团副团长叶道志因某些原因,不想在新四军工作,于是在没有上级领导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带枪离开,一个月后,叶挺在没有通知项英情况下,枪毙了叶道志。

项英认为,叶道志最多算是违纪,1983年,总政对叶道志进行了平反,总政的答案是,叶道志只是违反纪律。

叶道志问题后不久,叶挺再次在延安不知情情况下,枪毙了新四军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其实,高敬亭对党是有大功的,当时,他只是迟迟没有执行新四军军部东进命令而已,再加上四支队后来发生了团长政委叛党事宜,这样的错误,同样达不到枪毙的地步。

高敬亭问题,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得到平反,总政认定,高敬亭是被错杀的。

这几件事彻底激化了项英和叶挺的矛盾。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主力几乎损失殆尽,项英也被叛徒杀害。虽然对于项英多次闹情绪辞职,毛主席心里是不愉快的,可是,对于项英,毛主席是信任的,听闻项英牺牲,毛主席悲痛无比,正如一些人所说,如果项英能够活到革命胜利,元帅是极有可能的。

68 阅读:31235

南书房

简介:以专业的眼光让历史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