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国巨型巡天望远镜再度推迟,但这也许是最优解

天机调茶局 2024-05-17 20:45:55

近日,据香港知名国际媒体报道,中国的巨型巡天望远镜——中国空间站望远镜(CSST)原定于2023年底发射,如今又面临推迟,可能要等到2026年12月才能飞天。

这是自项目启动以来的第二次推迟。此前,中国巡天光学设施责任科学家詹虎在接受《科学美国人》杂志采访时曾透露,发射时间从2023年底推迟到了2025年中。

这个直径2米的望远镜是迄今为止中国在太空建造的最大且最复杂的科学设施,其视场比哈勃太空望远镜大300倍以上。尽管面临延期,但项目科学家表示,望远镜的主要组件已经完成,并且正在进行严格的性能测试。

观察人士指出,大型太空望远镜推迟部署并不罕见。延误可能是出于良好的技术和实际原因,毕竟中国没必要冒险推出一些可能会效果不佳的东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推迟,对于巡天望远镜而言,也许是最优解。

发射再度推迟的原因

最近在杭州举行的CSST科学会议上透露的演示文稿显示,巡天望远镜的主要组件已经完工,正在进行严格的性能测试。尽管如此,整个飞行模型要到明年秋天才能组装完成。根据会议泄露的幻灯片,CSST将在2026年12月21日前准备好升空。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CSST团队成员表示,望远镜的发展过程中没有不可逾越的技术障碍,“整体而言,望远镜的设计规格非常高,这使得建造过程极具挑战性。”他补充说,推迟发射是为了确保设备万无一失。

巡天望远镜将成为中国在太空中建造的最大、最复杂的科学设施,它的视野比哈勃望远镜大300多倍。巡天望远镜配备五个由中国国内研发的仪器,其中包括一台2.6亿像素的巡天相机,作为主要观测设备。

这一望远镜不仅能够帮助中国天文学界从事广泛的研究,从宇宙学到系外行星和黑洞的研究,还将与国际上其他重要的天文望远镜如NASA的罗曼望远镜进行比较。后者计划于2027年中期发射,虽然巡天和罗曼望远镜在某些波段上有重叠,但各自的设计波段不同,因此两者是互补的。

香港大学天体物理学家昆廷·帕克(Quentin Parker)指出,如果新的发射日期得到确认,中国本来可以在科学成就上领先美国的优势将有所减弱。然而,巡天望远镜在与天宫空间站共轨运行,意味着宇航员可以对其进行维修、更换或升级部件,甚至安装新仪器。相比之下,像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和罗曼望远镜这样的设备则无法在太空中得到修复。

尽管发射的推迟可能令人失望,但为了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长期运行,推迟发射是必要的。毕竟,没有人希望一个可能失败或无法正常工作的望远镜进入太空。

巡天望远镜的提出是中国空间站计划的一部分,并于2013年获得中国政府批准。它将为整个中国天文学界服务,从宇宙学到系外行星和黑洞的研究,填补中国科学家长期以来缺乏类似哈勃望远镜的空白。

事实上,大型太空望远镜推迟部署并不罕见。比如,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在推迟了十多年并且成本超支之后,最终于2021年发射升空,现在它正在改变我们对宇宙许多方面的理解。因此,对于巡天望远镜的推迟,我们不必过于担忧。

技术挑战与国际竞争

在了解了巡天望远镜推迟发射的事实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这不仅关系到中国在国际天文学领域的地位,也对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巡天望远镜作为中国在太空中建造的最复杂的科学设施,其设计规格极高,技术难度也相应增加。这种高标准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国际天文学领域的雄心。

然而,高标准也意味着更高的技术挑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克服。此次发射推迟,可以看作是对技术难题的应对和解决过程。

与此同时,国际上的太空望远镜竞争也在加剧。NASA的罗曼望远镜预计于2027年中期发射,而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已在2021年成功升空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需要确保巡天望远镜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才能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占据优势地位。

推迟发射可能有其战略考虑。在国际天文学领域,科学设备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如果巡天望远镜在发射后出现故障,不仅会对中国的国际声誉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影响到未来的科学研究。因此,通过推迟发射来确保望远镜的可靠性和性能,是一种稳妥的策略。

此外,巡天望远镜与天宫空间站共轨运行,这种设计使得望远镜可以在太空中得到维修和升级。相比之下,詹姆斯·韦伯和罗曼望远镜在发射后如果出现问题,将很难进行修复。

这一独特的优势使得中国在未来的天文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优势。

稍作小结

巡天望远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进行广泛的科学研究,包括宇宙学、系外行星和黑洞等领域。其2.6亿像素的巡天相机将为科学家提供前所未有的高清宇宙图像,有助于推动人类对宇宙的理解。此外,望远镜的研究成果不仅限于中国,也将对全球的天文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这次推迟发射,巡天望远镜的科学团队有更多时间进行详细的测试和调整,以确保设备能够在长期运行中保持最佳状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也为未来的科学发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巡天望远镜的发射推迟虽然令人遗憾,但却是为了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科学研究的高质量。

通过克服技术难题,优化设计和测试过程,中国有望在未来的天文学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

与此同时,巡天望远镜与天宫空间站共轨运行的独特优势,也为未来的维修和升级提供了保障。

在国际天文学领域的激烈竞争中,中国的巡天望远镜项目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战略眼光。

尽管发射推迟,但这并不会影响中国在天文学研究中的长远发展。

我们期待巡天望远镜在2026年顺利升空,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做出重要贡献。

84 阅读:24199
评论列表
  • 2024-05-18 05:51

    性能上似乎还没到哈勃,离韦伯似乎更远,不过总归是第一次,一上来就对标韦伯的话,估计只能是捡到三体人了

    --------- 回复:
    种类跟韦伯有区别,结构更类似哈勃,但功能肯定更强,毕竟年代不一样了
    闹钟企鹅 回复:
    口径大就是正义,不过这个大概设计目的就不一样。中国航天一贯都是够用就行,不刻意追求指标,毕竟就那么点儿钱
  • 2024-05-17 23:00

    研发这种虚无缥缈的只求名不谋利的东东性价比太差了。可否集全国之力补国之短板缩少与西方列强的差距,以免西方动辙以制裁禁运相拿捏。

    粘粘 回复:
    多读书可明智
    唯物主义 回复:
    这个圆形粒子加速器不一样!
  • 2024-05-17 21:37

    无论何时都是要认清自己,对比美国的航空航天领域,哈勃望远镜,韦伯望远镜,中国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Dr.Vincent 回复:
    标准模板,什么都是认清自己,看清差距,继续努力等等装自己人,关键是都说了几十年了,歪屁股还不换换文案吗[得瑟]
    LG 回复:
    是的,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狂妄自大!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
  • 2024-05-18 06:37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祝福我的国[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龍少 38
    2024-05-18 00:38

    中国都是稳中求胜,从来不急于去发射什么[赞][赞][赞]

  • 2024-05-18 11:44

    中国这个望远镜的技术复杂性太高了,要求能定期在空间站停靠和维护,加注燃料,更换升级的配件,这么复杂的设备一定要万无一失,匆匆忙忙弄上去,中间万一出了问题就是大事了,

  • 2024-05-18 11:09

    韦伯不也延迟了几十年才发射,稳重取胜总比送个垃圾上去好

  • 2024-05-18 12:38

    应该是跟制裁有关。可能是某些方面(比如镜面)需要外企的供应,结果被发现了,又实施制裁,然后不得不想其他办法。这是个人想法哈,仅代表个人观点

    精确制导 回复:
    [吃瓜]中国在光学领域绝对很强,比如出口版的“寂静狩猎者”激光镜头,全世界都仿不出来
    享受孤单 回复:
    我是打一个比方,并不是指定说是镜面。
  • 2024-05-18 13:22

    要是发到日—地系统的拉格朗日L2点就好了。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自身的燃料,只要跟着地球一起绕太阳公转就可以了!同时还可以利用地球遮挡大部分太阳光干扰!

  • 2024-05-17 23:57

    说没有技术限制实际上是有的,官方话从来都是话里话需要有心人才能听懂[得瑟]

    。。 回复:
    个人觉得是任务或指标有变化,参考ws15,不多说了
    莫邪论剑 回复:
    就是指标变化了,太空环境比预想中还要恶劣,碎片太多了…空间站已经多次维修,并且加装装甲防护,望远镜的外部装甲防护预计已经重新设计了。
  • 2024-05-18 20:17

    是不是工业大摸底,原来的设计指标落后了?

  • 2024-05-18 11:26

    中国现在是越来越强大!攀越全球之巅峰!领先于世界[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5-18 08:22

    博大精深

  • 2024-05-18 08:44

    口径有点小了,再大一米就好了,别的都可以换,这个上去后就没办法改了

  • 2024-05-18 05:43

    太空垃圾会对望远镜产生干扰,望远镜离地球越远越好。

  • Jgxfgv 10
    2024-05-18 08:46

    光视场比哈勃大有个屁用啊[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i++ 回复:
    可能有航母起降直播
  • 2024-05-18 06:09

    我觉得:应该验发可以观察测验,太阳系中小行星带和冥王星外柯伊伯带小行星的材质与运行规律,且望远镜可以自我调规飞行,等将来发明了超大型动力发动机后,将有价值的小行星送回地球做资源用。

  • 2024-05-18 16:45

    还是遵循科学规律,稳步推进相关工作为好。当年哈勃上天后,却发现对焦出了问题,后来费了很大的周折才解决,但是其性能受到很大影响。这是前车之鉴啊!

  • 2024-05-18 20:12

    应该是某项技术得到新的突破,或即将突破,争取最优的性能上天,所以要等一等,以便调整设计测试。

  • 2024-05-18 08:48

    本来计划是2028年发射 现在是提前

  • 2024-05-18 13:25

    从太空中用如此先进的高倍高清望远镜观察地球,恐怕拜登的底裤是什么牌子都不可能藏得住。(别无他意,纯属玩笑)

  • 2024-05-18 12:21

    一步一个脚印,稳中求胜。

  • 2024-05-18 07:37

    不急!!!

  • 2024-05-18 13:06

    不求行咱就虚心点。叭叭的就是扯犊子

  • 2024-05-18 11:26

    深空望远镜最重要的是深,并且要远离地球避免地球光和磁干扰。

  • 2024-05-18 06:40

    万全才是第一!!!

  • 2024-05-18 23:06

    好饭不怕晚[笑着哭]

  • 2024-05-18 12:43

    中国第一次搞,美国又封锁,很正常

  • 推迟的时间有点长

  • 2024-05-18 12:43

    这个设备要是太空激光武器就好了专打导弹卫星

  • 2024-05-18 04:51

    前戏时间长

  • 2024-05-18 22:35

    很期待这个农业卫星,也明白了韦伯哈勃为什么这么假的一批,无法维护,硬伤 [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5-18 07:21

    估计是中国锁眼[得瑟]

  • 2024-05-18 10:58

    几年前我就说为什么我们没有自己的哈勃?原来一直都在研发[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5-18 18:40

    好饭不怕晚,要确保领先,上去便落伍,那是没有意义的!

  • 2024-05-18 19:11

    和空间站结合,确实稳妥实际,也便于维护维修,中国还是脚踏实地干事。

  • 2024-05-18 19:26

    登月优先,其它的无关紧要的事可以缓一缓。

  • 2024-05-18 21:52

    某手机厂商:我只用巡天望远镜几亿分之一的成本,就实现了巡天望远镜76.92%的像素

  • 2024-05-19 12:46

    屁的最优解,就是有问题进行推迟,最优解是直接发,马上造新,新造的解决问题,主要问题是没钱不敢试

  • 2024-05-19 01:08

    好饭不怕晚

天机调茶局

简介: 南航博士/不一样的国际视角/基于事实的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