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名女志愿兵在朝意外失踪,50年后一美国女记者揭开真相

枕猫 2024-05-13 21:07:13

在新中国建国5年后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伟大战役,这群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的志愿军,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保卫了朝鲜人民和国家的边界线。在这群志愿军中,有5名志愿女兵却在第四次战役中失联,直到50年后真相才被揭开。

越界的“联合国军”,随之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

朝鲜半岛的分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美苏两国“冷战”所共同造成的遗留问题之一。在1945年8月15日这天日本无条件投降,当时的苏联与美国在协定后,选定北纬38度为界,北朝鲜为苏联受降区,南朝鲜为美国受降区,这条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八线”。

1950年6月,北朝鲜的人民志愿军南进作战,并且将当时的韩国军队打的节节败退。由于韩国政府与美国政府性质一致、且当年就是美国受降区,这下引起了美国的不满——如果让朝鲜人民政府统一朝鲜半岛,无疑会削弱美军在亚洲的影响力与控制力。

于是美国经过一番政治手段运作,在联合国通过自己的提案后就迫不及待让自己主导“联合国军”正式前往朝鲜与韩国的战场,试图改变战局。同时,美国为了自身“地位”不倒,还准备了颇为阴险的第二种手段,那就是干扰新中国的国家安全。

对于美军这种无耻的行为,周恩来总理在发言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就是“帝国主义的一种新侵略”。我国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在1950年10月接到朝鲜政府的援助请求后,人民志愿军毅然决然地跨过鸭绿江,开启了这场抗美援朝战争。

失踪的5名女志愿兵在山洞中的一天一夜

对于当时人民志愿军和美军的情况悬殊,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美军带着充足的准备、各类新式的军备武器,与颇有威望的指挥将军麦克阿瑟——他甚至扬言要带领美军“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气焰之嚣张,可见一斑。

我国的志愿军尽管也做了相应的准备,但在部队作战的生活资料、食物供应和武器样式的客观情况方面,确实没有美军那么充足。但人民志愿军钢铁般的意志却硬生生追平了这些差距,造就了让麦克阿瑟都不得不收回战前的耀武扬威,最后敬佩不已的奇迹逆转。

故事发生在1951年的1月份,此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的第四次战役期间,经过人民志愿军的前三场战役,曾经“风光”的联合国军已经被打退到当时的韩国首都汉城附近,形势早已不如去年轻松。

志愿军们的情况也不全是乐观的,经过无数场艰苦作战,他们也需要一个暂时休整的时间。

在这个重要节点上,还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美军第8集团军的司令李奇微在前三次战役中逐渐总结出了我国志愿军的作战规律,猜到志愿军们的作战多以一周为期限——相应的粮食和生活物资的准备应该也就是一周左右的量,所以只要集中火力在七天的“换班期”进攻,那就可能有转机。

在李奇微指挥的突袭下,志愿军们的总指挥彭德怀也看出来李奇微的针对战术。既然自己的薄弱环节被敌方发现,自然不可能在这个地方让敌人有机会突破自己的阵线的机会。

于是彭总也开始指挥我方志愿军进行有序撤退,暂时放弃之前打下的、南下到北纬37度的优势,以军队有生力量为重,回到北纬37度以北阵地。

开始撤退后,第一波需要撤退的自然是伤员们——在冬季的严寒环境下,健康的人因为失温导致身体情况下降的情况都会发生,更何况是战场上下来的伤员们。此时又正逢我军的一处阵地受到攻击,在这种紧急情况下这支队伍的指挥立刻开始安排伤员撤退。

卫生教导员王文慧带着自己的另外两位队员王招弟、张兰被分到了掩护一名伤员撤退的任务,有稳重的王文慧和另外两位胆大心细、又有军事基本功的姑娘,指挥布置的时候十分放心。

然而天不遂人愿,在王文慧、王招弟和张兰掩护伤员撤退的路上,遇到了一支美军队伍。由于王文慧的这个四人小分队的目标较小,所以起初并没有被美军队伍注意到。

在安排队员们尽量安置好伤员之后,王文慧也没有闲着,她观察到美军的队伍里有两位志愿军的女同志,与队员王招弟、张兰商量后,考虑到这两位队员的枪法和经验都可以,她们决定趁着夜色掩护,将美军队伍撕开一个小口子,争取能救出两位同志。

王文慧、王招弟和张兰确实做到了,趁着夜幕降临,美军面对突如其来的枪响也在第一时间以为是志愿军的某个游击队来了,在慌乱中队伍没有第一时间整顿起来,她们成功救出了李毅力和孙娜娜——这是两位来自文工团的同志,两位的主要专业都是艺术类的。

也许也正因如此,美军抓到她们之后选择将李毅力和孙娜娜关起来,是考虑将她们当成战争中的新闻宣传素材的。而美军那边在短暂的慌乱之后,也反应过来王文慧这个小队人数应该并不多,自然不肯吃这个亏,很快就追了上去。

这下让王文慧这五人压力大了起来,经过一番讨论后,她们迅速决定以伤员为重,哪怕让自己身处险境。就这样,王文慧、王招弟、张兰、李毅力和孙娜娜将伤员安置在了一个安全的位置,留下物资后就往另一个方向移动。

她们的阵仗引起了美军的注意,也让这位伤员最终获救。这位伤员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依然对这五个姑娘心怀感激,但是他却在当时的队伍中找不到这五个姑娘的下落,她们留给家人和战友的最后印象也就是安置完伤员后,以身为饵向另一个方向撤离。

50年后,四幅画像揭开历史尘封的角落

这五个女兵在美军的攻击下举步维艰,但比较幸运的一点是,她们发现了一个山洞可供休息,一行人赶紧转移进了山洞。等到她们进了山洞后,意外地发现山洞里居然有一位月份很大的孕妇。

经过简单的沟通,她们了解到这位孕妇是朝鲜人,是在比较仓促的情况下躲到这个山洞里的。王文慧三人原本就是医疗队出身,出于职业素养和人道主义,立刻开始为这为孕妇做基本的检查与护理。

美军的队伍也很快追了上来,由于美军方面摸清楚了这边的小队都是女兵,于是并不急着火力强攻,反而和之前一样,考虑用这几人做“投诚美军”的新闻素材。

美军经过讨论后很快派遣队伍里的一位同为女性的战地记者玛丽来说服这五位女兵,五人里的孙娜娜是音乐系出身,对英语比较擅长,所以由她负责与玛丽沟通。

起初,玛丽认为这就是一次普通的对外任务,但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五位女兵居然对美军提出的软硬兼施的条件毫不动摇,对党和国家的信仰大大超出的美军方面的意料。

这边回到山洞中的五人心情也并不轻松,她们很清楚自己大概率是不能活着回到家人身边了,但她们更不愿意为了活命就配合敌人做战地宣传——对敌人歌功颂德是对流血牺牲队友的不尊重。

这几个年轻的姑娘在短暂的低迷之后很快互相打气,又重新振作了起来。由于李毅力和孙娜娜是在贴反战宣传海报途中被抓,所以身上还带着简单的材料,这五个姑娘就静静地坐在山洞里,拿起纸张,颇有乐观主义精神地留下了四幅自画像。

事情在后半夜发生转折,在山洞里的孕妇在惊慌的情绪和恶劣环境的影响下有了要生产的征兆。王文慧、王招弟和张兰立刻为孕妇的生产做准备,同时派孙娜娜与美军交涉,通过假意释放可以向美军投降的信号,希望美军能让这位孕妇安心生产。

清晨的第一缕曙光照进了山洞,漫漫的长夜终于看到了希望。随着朝鲜孕妇的孩子降生,这五位女兵看着这个新来到人世间的小生命,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美军也不愿意与五个女兵僵持太久,催促五人赶紧决定,这下她们终于能松一口气,怀着平静的心情走进了美军的队伍。正当玛丽疑惑于昨天还有着钢铁意志的五个女兵今天居然主动进了地方队伍时,爆炸声想起——原来她们选择用自己的生命最后为祖国做出贡献。

被久久震撼的玛丽深刻记住了这五个女兵,出于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她来到这五位女兵最后待过的山洞,找到了那五张自画像,自行保存了下来。

时间来到50年后,在我国举办的一场抗美援朝战争纪念展览上,年事已高的玛丽在搀扶下亲自从大洋彼岸来到中国,带着她一直珍藏的那四幅自画像,向在场的人们讲述了这段震撼人心的往事。

展览负责人也立刻核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名单,很快发现王文慧、王招弟、张兰、李毅力和孙娜娜确有其人,并且对应的都是失踪,由此可以说明,美国记者玛丽的说法基本为真。

在面对美军追击的绝境,王文慧、王招弟和张兰成功完成了保护伤员的任务;在山洞里面对美军的威逼利诱,王文慧、王招弟、张兰、李毅力和孙娜娜也靠着坚定的意志力,在保护朝鲜孕妇生产后,身上绑着炸弹走向了敌军。

在五人身上,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志愿军的医疗队、文工团军人们的光辉,他们在一线与美军作战的机会可能并不多,但他们对战友的照顾、对任务的尽职尽责,对家国大义的信仰,也是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和看齐的!

参考文献:

[1]狭路相逢,必死则生 抗美援朝第四次、第五次战役,白孟宸,《国家人文历史》

[2]“三八线”上的救护所,刘兴华,《山西老年》

[3] 四幅女兵画像,少男少女,2023年05期

0 阅读:3

枕猫

简介:在这混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