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副喜气洋洋的结婚对联,文字优美,气氛到位,绝了

真游泳的猫 2024-05-10 12:02:29

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3副喜气洋洋的结婚对联,文字优美,气氛到位,绝了!喜欢对联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第1副对联:礼重周官,掌于媒氏;诗披郑注,宜其家人。

周与郑两家联姻,周家老爹特意嘱托写对联的人要嵌入新郎官周某与新娘子郑某的姓氏。

要求不简单,但是对联作者有才华,轻松搞定。

上联的周官即《周礼》,《周礼·地官·媒氏》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

上联是说,两家联姻是门当户对,明媒正娶,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

下联的“诗披郑注”,指郑玄为《诗经》作注释,而《诗经·桃夭》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后人用“宜其家人”,表达新娘子贤惠,夫妻感情和睦,家庭安顺的美好祝愿。

对联利用典故,巧妙嵌入“周”、“郑”两家之姓,完全达到了要求,而同时又保证了对联的文采与婚庆的喜气。

第2副对联:佳妇佳儿,凤凰叶吉;难兄难弟,花烛联辉。

某家兄弟二人同一天结婚,双喜临门,热闹非凡。有人献上了这副婚联,颇为到位。

凤凰叶吉,用的是凤凰于飞的典故,代表婚姻的喜悦。

齐国大夫懿氏之妻为了嫁女儿而占卜,结果是“吉”,见《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陈国大夫),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上联站在新郎父母的角度,说新婚让父母欢乐,结婚让家庭安乐。

而下联则是特别说明此次结婚不同寻常之处,乃是“兄弟同时结婚”,所以对联作者特别选择了“难兄难弟”这个典故。

很多人看到难兄难弟,可能会嘀咕一下,认为这个用词不符合结婚的喜庆氛围,用得不妥当。

殊不知,难兄难弟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处于同样困难处境的两人”,一种是“兄弟二人都非常优秀,实力难分上下”。

显然,此联乃是用后一种意思,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下联是说,优秀的兄弟一起结婚,花烛并列,交相辉映,加倍的喜气,加倍的幸福。

此联主要是从父母的角度来看待儿女的新婚,所以整个对联洋溢着浓厚的幸福感。

显然,送对联的人,是因为新郎官的父母而送的,而非是因为两位新郎官的交情而送的了。

对联之妙,首先在于对应身份,如此联就恰如其分,相当见功力了。

第3副对联:子兮子兮,今夕何夕;如此如此,君知我知。

这是一副带有强烈幽默的婚联,效力之大,更胜过闹洞房的喧嚣。

此联之妙,首先在于用典恰到好处。

上联“子兮子兮”和“今夕何夕”是《诗经·绸缪》的名句:“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上联虽然隐去了“良人”,但是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上联是对新娘子的打趣,是对新婚夫妻的调侃:“春宵一刻值千金,两位今宵是在梦里还是天上?”

下联“君知我知”则是汉代杨震拒金的著名典故。杨震路过昌邑,昌邑令王密乘夜送了杨震黄金,还说别人不知道。杨震拒绝说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本来这是用来说官员清廉、为人清白的典故,下联移花接木,却变成了洞房花烛夜“儿女之私”、“于飞之乐”不足为外人道的戏称,调侃戏谑,点到而止,滋味无穷,让读者自能想象,自能会心一笑。

此联别出心裁,尤以下联“风流不下流”的戏谑功力令人拍案叫绝。

大家有没有自己创作对联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失业在家,写文糊口,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赞赏、收藏和转发!2块钱是情,5块钱是爱,再次感谢大家!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