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款舰载机一同亮相辽宁舰后甲板,歼-35为什么比歼-15宽那么多

啸鹰评 2024-03-06 23:24:07

辽宁舰的甲板上出现歼-35战斗机的全比例模型之后,瞬间就引起了世界各国与军迷专家的高度关注。香港文汇网发布辽宁舰开始海试相关报道后,航母甲板上的歼-35也终于露出了真容。

出人意料的是,歼-35折叠机翼之后,竟然比同样折叠机翼的歼-15重型战斗机宽不少,鉴于歼-15折叠机翼后翼展为7.4米,以此推测歼-35折叠机翼后翼展为9米左右。歼-35身为中型机,折叠机翼之后为啥比重型机还宽呢?

歼-35折叠后翼展属于正常水平,但歼-15/SU-33的折叠程度堪比妖孽

歼-15飞鲨双发重型战斗机,机长22.28米,翼展15米,空重17.5吨,最大起飞重量32.5吨。可挂载PL-12、鹰击83反舰导弹,鹰击91反辐射导弹等一系列武器装备,改进型具有挂载PL-15中距空空导弹与PL-10格斗弹的能力。

身为一款升级潜力巨大重型战斗机,歼-15家族已经衍生出STOBAR的A型、CAOBAR的歼-15B(即歼-15T)以及双座的歼-15D电子战飞机等。歼-15平台理论上具备中轴线上挂载一枚鹰击-12重型反舰导弹,或者一枚YJ-21E空射反舰弹道导弹的能力。

SU-33能带日炙,歼-15自然能带鹰击-12

通常情况下一款重型舰载机折叠机翼之后翼展不会小,翼展11.7米的F-4鬼怪战斗机,折叠机翼后翼展为8.41米。F-14战斗机最大翼展19.64米,机翼最大后掠角之后,翼展为10.15米。准重型的F-35C机身翼展13.26米,折叠机翼后翼展为9.47米。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翼展13.62米,机翼折叠之后翼展为9.32米。

常理而言,为了简化整备流程,缩小舰载机整备所需空间,机翼的折叠位置为最外侧的翼下挂架外侧,机翼折叠时仅格斗弹挂架被折叠,因此翼展15米的战斗机,机翼折叠之后翼展本应为10米左右。但是SU-33/歼-15偏偏是那个特例。

SU-33/歼-15的机翼折叠位置幅度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折叠机翼之后翼展仅为7.4米。不折叠机翼之时,SU-33/歼-15比F/A-18E/F宽1.38米,折叠机翼后翼展却比F/A-18E/F窄了1.92米,简直离谱。

但是SU-33/歼-15的翼展小绝非没有代价,T-10K为了获得7米级的折叠后翼展,将折叠位置设置在外侧第二第三翼下挂架的中间。常用于挂载中距弹的翼下第一第二挂架,以及常用于挂载格斗弹的翼尖挂架全被折叠。甚至于为了缩小翼展,水平尾翼都折叠了。

直接后果就是SU-33/歼-15必须把机翼放平才能挂载中距弹。问题是SU-33/歼-15单侧机翼折叠部分长度就长达3.8米,在预留必要的安全空间之后,两架SU-33/歼-15之间的空间必须大于4米,这导致两架战斗机间隔都能塞半架战斗机或者一架直升机进去。

别看稀稀拉拉的,但保证出动率的前提下,甲板上已经没法塞更多了

美式舰载机机翼的折叠段幅度比较小,翼展13.62米的F/A-18E/F,机翼折叠之后翼展为9.32米,单侧折叠部分长度仅为2.15米。但是机翼预留安全距离之后两机间距才3米。舰载机停放间距大幅缩小。

若按照美式舰载机的设计逻辑折叠机翼,SU-33/歼-15机翼折叠后翼展应为10米左右,停机区长度相同时,小幅折叠版SU-33/歼-15的停机量很可能少于原版SU-33/歼-15,且在机库停放时折叠幅度越大越有利于在狭窄的机库内塞进去更多的舰载机。但是两者出动率完全不同。

比较抽象,凑活理解吧,但空当大不一定意味着停机数量少

美式舰载机被折叠的挂架只有翼尖挂架,挂载中距弹之时不需要放平机翼,而格斗弹可也没多重,找俩人一扛就能凑活着装,机翼折叠部分总共也没多重,紧急情况下直接上手掰都行。

正在加油的F/A-18E/F

大幅折叠的SU-33/歼-15,单侧机翼被折叠了三个挂架,在紧急情况下用手掰,怕不是在刁难甲板上的彩虹小队。并且SU-33/歼-15需放下两侧的机翼才能挂弹。折叠段挂点多=折叠段挂弹时间长=同样数量的舰载机整备时间长。

SU-37的底子注定别说掰翼尖了,个子矮点都不一定能够着折叠位置

SU-33/歼-15需要放下机翼才能挂载中距弹与格斗弹,而美式舰载机仅挂载格斗弹需要放平机翼,中距弹不需要放平机翼挂载=整备时间快,折叠段挂点少=折叠段挂弹时间短=同样数量的舰载机整备时间多。因此航母与舰载机性能完全相同,同样时间内美式舰载机的舰载机的效率,也高于苏式舰载机。

不过SU-33/歼-15也不想拼命折叠机翼,问题是机库窄,甲板大、折叠的狠一点已经是最优解了。

再加上SU-33/歼-15在设计阶段并没有考虑上舰,大量开口未得到针对性优化,导致SU-33/歼-15不能将尾巴伸出机外。机体庞大+挂弹繁琐+未进行针对性优化,直接后果就是巨大的歼-15在山东舰辽宁舰上运转时,总是束手束脚的。

歼-35战斗机常用舱口全部位于前机身,意味着歼-35能够像美式舰载机一样,将尾巴伸出飞行甲板(能不能是一回事,什么时候这么做是另一回事),从而腾出更多的舰面空间。以歼-35为主要舰载机的福建舰,有望像美式航母一样停两排飞机。

并且歼-35机翼折叠幅度更小,也就意味着歼-35能够像美式舰载机一样紧密排列。也就意味着山东舰与辽宁舰上在全面换装歼-35之时,甲板上有望同时运转15架甚至更多的歼-35。

歼-35的机翼折叠位置与F-35C的相似

歼-35采用了类似于F-35C的机翼折叠方式,还意味着歼-35的使用方式接近于F-35C。隐身战斗机在隐身状态下只能通过内置弹舱挂载导弹,若歼-35使用逻辑接近于歼-20,没必要保留如此之多的不受机翼折叠影响的挂架。像米格-29K一样将翼展控制在8米级不香么?还能多塞几架。

因此歼-35战斗机在服役并正式形成战斗力之后,恐怕歼-35和F-35一样,机翼下方挂满导弹照片会比比皆是。而不是像歼-20一样,想找张机翼下方挂载导弹或副油箱的照片都是个技术活。不过航母甲板寸土寸金,舰载机像陆基战斗机一样浪费空间是无法接受的。所以隐身战斗机直接外挂弹药执行,执行低烈度任务,确实是一个更加省钱的选项。

歼-35的作战半径可能堪比歼-15。机翼油箱受机翼折叠的影响很大,SU-33/歼-15的折叠位置没有油管,且折叠位置靠近翼根,以此推定SU-33/歼-15的作战半径不如SU-35与歼-16等陆基侧卫。而歼-35不仅是机翼折叠位置靠近翼尖,还有一个大脖子。因此歼-35的作战半径和也许歼-15是一个级别的。

机翼折叠段很少设置油箱,如图可知,SU-33折叠段可没有油管

总而言之,歼-35战斗机进行了大量的上舰优化,是一款相当不错的舰载机,机翼折叠幅度处于正常水平。将歼-35和F-35C摆到一块之时,歼-35折叠幅度一点都不觉得突兀。问题是歼-15的折叠幅度太夸张了,以至于两者摆到一起时,歼-35是怎么看怎么觉得不紧凑。

0 阅读:12

啸鹰评

简介:漫游历史长河,品味古今传承,挖掘史海沉钩之下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