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接种疫苗前后这些注意事项要知道

辽沈晚报 2024-04-28 06:25:41

儿童疫苗预防接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多种传染性疾病,还能降低病毒和细菌感染的风险。在我国,儿童疫苗预防接种一般从出生后24小时内就开始正常进行,直至孩子满6岁。这个阶段,孩子们需要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一系列的疫苗,以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

辽宁省妇幼保健院儿童生长发育科主任王芳明表示,在实际接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落针”的情况,即儿童未能按照免疫程序接种。这时候,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了解疫苗补种的相关规定。一般来说,即使错过了接种时间,只要及时地进行了补种,仍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接种疫苗前应确保儿童处于健康状态

“在接种疫苗之前,家长应确保宝宝处于健康状态。如果孩子在接种前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应推迟疫苗接种,以免加重孩子的病情。”王医生说,“当孩子的身体状况恢复正常后,再进行疫苗接种。”

在接种疫苗之前,给宝宝洗澡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可以保持宝宝的卫生,还可以确保接种部位的清洁。此外,在接种疫苗时,家长应选择干净、宽松的衣物。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医生操作,还可以避免衣物过紧导致孩子不适。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在接种后出现异常反应,如高热、惊厥等,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疫苗接种的相关信息。

另外,对于第一次带孩子去社区门诊接种疫苗的家长,务必准备好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的疫苗清单。这份清单有助于医生了解孩子的疫苗接种情况,确保孩子接种的疫苗符合规定。如果孩子已经接种过多次疫苗,家长应准备好接种证,以便医生查阅。

接种后需关注疫苗接种部位的反应

为了确保儿童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孩子在接种疫苗后也需要多加注意。儿童接种后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多数都是正常的接种反应,一般在一两天内会逐渐恢复,家长可以观察。如果症状较重,应及时就医。另外,还需要关注疫苗接种部位的反应。接种后局部可能出现红肿、疼痛、硬结等,一般在一周内会逐渐消退。如果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或出现脓肿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王医生介绍,孩子接种疫苗后务必在接种门诊观察至少30分钟,孩子无异常反应后再离开。接种后当天,避免沾水,以免感染。若接种部位为手臂,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穿衣袖时的动作,避免拉扯伤口。接种后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疫苗接种部位的反应。

疫苗接种后,家长应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助孩子身体恢复。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免疫力的提高。如有特殊情况,如过敏、发热等,应及时向医生咨询,调整疫苗接种时间。

辽沈晚报记者 郑爽

专家简介:

王芳明,辽宁省妇幼保健院儿童生长发育科主任。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