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卫星500颗、多地建商业发射中心,2.3万亿商业航天产业爆发

小白鸽财经 2024-05-15 09:54:01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深感商业航天产业的崛起不仅是一个科技突破的象征,更是国家实力与创新能力的体现。从年产卫星500颗的雄心壮志,到多地建设商业发射中心的壮举,商业航天产业的蓬勃发展令人瞩目。

就在不久前,我得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联合百余家单位共同发起的商业航天产业技术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这个联盟不仅涵盖了整星、元器件、单机、运载、应用等多个领域,还特别注重人才培养,为商业航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说起商业航天,“卫星制造”无疑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过去,造星成本高昂且周期长,但随着我国卫星制造企业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利用国内完善的工业体系开拓商业化供应链,造星成本已经大幅降低。

以吉利旗下的时空道宇为例,他们从下单到卫星出厂仅需28天,量产后每天甚至可以出厂1~2颗卫星,年产卫星可达惊人的500颗,成本更是下降了大约45%。这样的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无疑让我国在全球商业航天领域崭露头角。

当然,“造星”之后,如何将这些卫星成功发射升空也是一大挑战。幸运的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虽然还在建设中,但它已经吸引了众多国内头部商业航天企业排队等候发射。

据了解,该中心的一号发射工位已经竣工,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完成首次火箭发射,并有望在年内实现常态化发射。全部建成后,它将具备一年32发的能力,这样的发射频率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罕见的。

除了海南的发射中心,酒泉也在积极规划商业航天发射示范区,为商业公司提供更多通用工位。与此同时,一些头部企业还获批建设自己的独立工位,这无疑为商业航天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展望未来,我相信未来两到三年内,我国商业航天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上半年,卫星互联网星座将迎来高密度组网的时代。与此同时,我国的可复用火箭技术也将迎来重大突破。这些技术的进步将推动我国商业航天产业更上一层楼。

从产业规模来看,我国商业航天的前景更是广阔无比。根据有关报告的预计,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今年将突破2.3万亿元大关。这是一个怎样的数字啊!它意味着商业航天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而从企业数量的增长来看,去年我国商业航天领域新增企业数量为113272家,同比增长了28.95%。其中火箭制造企业和卫星制造企业占据了绝大多数比例。这充分说明了商业航天产业的吸引力和活力。

如今我国商业航天已经进入了“只要有火箭、发射工位就不缺卫星发射订单”的产业爆发期。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在这个领域中脱颖而出,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关注这个领域的长期发展动态,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感商业航天产业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前景,它不仅关乎科技的创新,更关乎国家的未来和人类的命运,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见证更多商业航天领域的奇迹和突破,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的到来吧!

2 阅读:279
评论列表
  • JLZ 1
    2024-05-15 21:59

    [呲牙笑]

小白鸽财经

简介:本账号为国元证券王霆所有,执业编号:S00206220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