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的过后,她们在避难所里被性侵犯

神娱电影 2024-01-16 00:43:29

2024年已然过去半个月,在这一年里日本超强力的地震开局,尽管日本常年地震,但这一次却特别强烈。

1月1日,石川县能登地区发生7.6级地震并引发海啸,之后的一周时间内,累计发生了至少819次震级1以上的余震,地震后24小时内发生274回余震,创下了“史上陆地板块地震余震最多”纪录。

地震过后满目疮痍,乍看之下让人难以相信这是日本,不知情的还以为是被以色列空袭过后的加沙地带。

房屋倒塌,家园被毁,灾民纷纷住进了临时避难所里。

但是在临时避难所里,却无法避难。

罪恶的魔爪在避难所里等待着落单的女性们。

天灾固然无情,但人祸却更为恶心。

大灾难过后,女性往往更容易被性侵,不少的日本男性将虎狼目光盯向发生大地震的石川县能登地区的女性。

日本几乎在每次大地震之后,避难所里的性侵犯事件就会暴增,那些在大地震中失去了丈夫的妻子,失去父母的男女儿童,往往都很容易成为受害者。

一些失去了丈夫的单亲妈妈有的时候仅仅只是为了获得一点食物和饮用水来喂养孩子,在遭遇性骚扰和性侵犯的时候往往选择忍气吞声。

地震夺走了她们的爱人,活下来后却被猥琐男夺走她们的身体。

有日本博主总结了当地发生大地震过后发生的性暴力,在避难所中,猥琐儿童的事件频发,男人将女孩抱进厕所里面猥亵,陪婴儿睡觉的母亲被人强暴,前来巡逻的教师被施暴至重伤。

而在哺乳期需要给婴儿喂奶的妈妈们更是深受其害。

一位自称是东日本大地震的灾民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当年东日本大地震后,有盗摄者偷拍了母乳喂养的和给婴儿换尿布的过程。

秩序倒塌,人性的恶被放大。

熊本地震期间也发生了不少类似的事情。

更有恶臭者在网络上发表诱骗性侵日本灾后女性的攻略,是谓“吊桥效应”,被网友们谴责之后还嚣张的表示:

“越是在危险的环境下、男性的繁殖本性就会越强,这是城市猎人说的。”

所谓的“吊桥效应”,是指来自外界的刺激会让大脑混淆事实和情感,从而做出错误判断。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在突遇灾难或者是大困境之后,心跳就会不自觉地加速。如果这个时候身边出现一位异性,这个人就会很容易地将这种心跳加速误以为是遇到爱情后的心动感觉,从而从生理和心理上更容易被这位异性靠近。

电视剧《女心理师》里也曾出现过这样的情节,当时女主贺顿和叶家辉逛街时,突然一对飙车的情侣疾驰而来,叶家辉连忙将贺顿护住,结果两人都脸红心跳的,以为是爱情来了。其实这不过是大脑产生的错误判断罢了。

避难所里的女性在躲避性暴力。大地震过后的日本女性灾民,不仅要躲避余震,还需要躲避性暴力。一些女性网友在网上提醒灾区的女孩们睡觉或者是上厕所的时候应该集体行动,避免落单,也避免独自出现在阴暗的角落里,被有心人有机可乘。

就连官方发布的《防灾行动指南》中也明确提出了避难所中的女性应该尽量避免单独行动,要告诉身边的同伴自己的去处,遇到不法侵犯的时候要大声呼喊,并且随身携带蜂鸣器和笛子,在遭遇危险的时候能够及时释放信号。

为了在避难所中预防被性侵犯,日本网友们纷纷各出奇招。有人提出女孩买花臂纹身套袖,在日本黑社会是合法存在的,所以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中,黑帮或许会比警察更有威慑力,因为几乎没有人会攻击黑帮女性。

又或者是让有被性侵犯风险的女孩们佩戴反强奸女用乳胶套,这种类型的避孕套内含有倒勾尖牙,如果有男性试图性侵,那么下体就会被倒勾尖牙紧紧勾住,如果不去医院的话是无法自行解开的。除非性侵者有“欲练神功,必先自宫”的勇气。

可是当人们在讨论这些所谓的攻略的时候,不会觉得这种现象太过病态了吗?神娱君小的时候,书本上、杂志上、网络上的公知们总是说,日本人彬彬有礼,遵守原则,路不拾遗,犯罪率低。但是事实上在遇到大灾难的时候,这种本应该凸显人性光辉的时刻,却显得如此不应该。日本更是当今世界上平均每年合法产出50000部成人影片的国度,每200名日本女性当中,就有1名女性参演过AV。黑帮在这里同样是合法的存在。

冷漠是最大的帮凶。当避难所的性暴力事件发生的时候,人们的冷漠更是最大的帮凶。当有男人将女人抓住带到黑暗的角落,并且脱掉她们的衣服的时候,周围的女性竟然说出了:“她还年轻,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样的话来。”弱者冷漠,同样是帮凶。

比冷漠更可怕的,是整个社会的冷漠,以至于这些被侵犯的受害者们连自己的声音都不能发出,只能埋葬在心底。受害者只能带着被侵犯的过去,活在往后余生里。

一直到日本NHK电视台的特别节目《埋藏的声音:25年的真相——灾难中的性暴力》播出,日本社会才关注起这些事情。

为了活下去,她们只能忍受性侵犯,并且无法获得公道,施暴者也得不到惩罚。希望这样的悲剧永远不要重演了。

0 阅读:42

神娱电影

简介:看百部电影,通晓人生万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