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师,一定要学会“翻脸”

才干王营评 2024-05-14 03:02:29

做教师,一定要学会“翻脸”

校长会 2024-05-12 07:03 北京

以下文章来源于黎明在线520 ,作者陈黎明

黎明在线520.

专注教育30年,《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公开发表文章1000多篇,出版多部专著;“校长派”“名校长工作室“光明社教育家”“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专栏作者、签约作者;“国培计划”授课导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受邀专家!

真正的教育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的。

在教育领域,我们常常遇到“癌症性格”的隐喻,这不仅仅是心理学上的概念,更是指那些在教育岗位上过于压抑负面情绪、不敢表露真实情感的教师。

他们往往默默承受着压力,但长此以往,不仅自身可能陷入困境,还会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成长。

因此,我们倡导教师们要学会“翻脸”,以更好地面对教育中的各种挑战。

不要让善良道德绑架你

我们是不是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感,被家长或学生过度依赖,甚至被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所绑架。

有的家长因为自己的忙碌,要求教师承担起孩子课外辅导的责任;有的学生则因为教师的好脾气,而一再挑战课堂的规则和底线。

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们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边界,学会说“不”。

董卿曾说:“你若好到毫无保留,对方就敢坏到肆无忌惮。”

同样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也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保持善良的同时,也要学会回击那些无理的要求和行为,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合作的进化》这本书中提出的“保持善良、学会回击、适度宽容、坚守原则”,正是我们人际交往的最佳策略和原则。

教师们需要在这四个维度上找到平衡点,既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去关爱学生,也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应对各种挑战。

学会拒绝,适当“计较”

在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面临“不懂拒绝”的困境。

他们往往因为担心拒绝会影响到师生关系或家长满意度,而不得不接受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和安排。

然而,这种做法不仅会让教师自身承受巨大的压力,还可能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描述的那种“害怕拒绝别人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无法愈合的裂痕”的心态,在教育领域中同样存在。

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真正的教育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的。

当教师学会拒绝那些不合理的要求时,他们实际上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尊严,也是在为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积极的榜样。

当然,教师们也需要学会适当地“计较”。

这并不意味着要斤斤计较、过于功利,而是要在教育过程中保持一种清晰的目标感和责任感。

当教师明确了自己的教育目标和价值追求时,他们就能更加坚定地拒绝那些与教育目标相悖的要求和安排。

这种“计较”不仅能让教师自身更加专注于教育工作本身,也能让学生和家长更加信任和尊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

敢于“翻脸”,是一种为师智慧

毫无疑问,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

有时候,为了维护学生的权益和教育的公正性,教师需要敢于“翻脸”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这并不意味着要与学生或家长产生冲突和对抗,而是要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作为教师,为什么要学会‘强硬’?”

一个高赞回答是:“‘强硬’代表着你的态度和立场,代表着你的底线和原则,更代表了在教育过程中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被尊重。”

当教师敢于“翻脸”表达自己的立场时,他们实际上是在为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健康的榜样。

他们让学生明白: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理解;在面对不公和挑战时,我们应该有勇气去发声和争取自己的权益。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的顾佳,为了儿子的教育问题而“不顾形象”地与其他妈妈大打出手的情节,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一个道理: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有时候需要勇敢地站出来,为自己和学生争取应有的权益和尊严。

这种“翻脸”,不仅能让我们自身更加有尊严和自信地面对教育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也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从而更加珍惜和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和人格魅力。

0 阅读:181

才干王营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