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为什么放着荣禧堂五间正房不住,宁愿住在三间侧房和别院?

君笺雅侃红楼 2024-05-18 09:27:38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红楼梦》有很多小细节,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忽略关键的线索。

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的重要性,比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和刘姥姥两进荣国府更重。

冷子兴是道听途说,刘姥姥受限身份见识,只有林黛玉才能真正看出“真实”的贾府情况。

曹雪芹借林黛玉的“感同身受,所见所识”,呈现出最完全的贾府,其中很多伏笔和隐喻都至关重要。

比如,贾赦的姬妾丫头,邢夫人的驯骡。贾政的文王鼎,王夫人的汝窑美人觚,王熙凤的月钱,全都贴切几人的性格、行事等,为日后伏笔。

不过,有一个细节可能很多人都没太在意,就是林黛玉从贾赦家中回来拜见二舅舅贾政时,辗转几处才得见到王夫人。

与邢夫人带林黛玉直到正房,派人去请贾赦完全不同。

王夫人不但人不在正房,她的起居室也不在正房。而她接待林黛玉的地方更不是正房正院,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林黛玉被邢夫人派婆子送回荣国府,便直入荣禧堂。

(第三回)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

“荣禧堂”不是荣国府的外宅,而是内宅正室。林黛玉看见后“便知是正经正内室”。

何为“正经正内室”?就是男主人与女主人的正房。女主人被称“正室”“正房”“大房”,便源于她是内宅正室的女主人。

荣国府的荣禧堂便是王夫人的正房正室。

“荣禧堂”的五间大正房属于大宅配置,一般人家只有三间。

五间正房,中间开大门为“堂屋”,就是荣禧堂。左右两侧为贯通的卧房,原配正室住东不住西。西侧住的只能是偏房或者侧室。

注意这个“偏房”“侧室”地位远高于一般的妾。就算尤二姐这种二房,王熙凤也只给她收拾了东厢房居住。能住正房西屋的人,《红楼梦》里没有。

荣禧堂便是贾政王夫人夫妻正房的堂屋,供他们起居,和家人见面、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陈设宁荣二公“影”像,贾母在内供奉菜肴之处,就是宁国府如“荣禧堂”一般,属于贾珍尤氏的正房堂屋。

原本王夫人应该在荣禧堂东侧两间正房内等待林黛玉。可她当时却并不在。

(第三回)原来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亦不在这正室,只在这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内。于是老嬷嬷引黛玉进东房门来。”

王夫人时常吃住坐卧之处,竟全在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内。这就很奇怪了。

何谓“耳房”?古代正房两侧还各有一间或两间进深、高度相对偏小的房间,如同挂在正房两侧的两只耳朵,故称耳房。

每侧一间耳房,两侧共两间即称“三正两耳”。每侧两间,两侧共四间耳房则称“三正四耳”。小型四合院多为“三正两耳”,中型四合院为“三正四耳”。荣国府的“五正六耳”,可见其规格之大。

耳房是正房两侧一排稍小的房屋,一样坐北朝南,并不是东西厢房。

厢房是内宅的东、西两侧各有的三间房,分别向院内方向开门,称为厢房。

贾府这种规模,在东西厢房的南侧肯定还要再加厢耳房。

四周房屋再全由游廊连接,出前门就是内仪门,进后首就是后院。左右东西又各通别院,不提。

王夫人起居室在东侧耳房。后来贾元春下旨众人进大观园时,贾宝玉去见贾政,就很像是在这里。

那么问题就来了,王夫人为什么不住荣禧堂正房,要住耳房?这个后面再说。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当天王夫人竟然还不在耳房起居室内内,而是身处另外一处地方。

(第三回)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

于是,林黛玉的眼中,二舅母王夫人当天行为难免“奇怪”:

有正房不住却住东侧耳房,接见外甥女,不在平日起居室,反而是在东廊三间小正房内。

这三间小正房,肯定与荣禧堂和耳房同向而设。

可荣禧堂正房这边的“四合院”没有它的位置。所谓“东廊”是指从荣禧堂正室东侧耳房前的游廊延伸出院外另一处小院落的三间小正房,算是王夫人的“别院”。

王夫人在此处接见林黛玉,可比邢夫人带林黛玉直入正房的档次低多了。

按说王夫人就算不等在荣禧堂东侧正房,也应该在耳房起居室内接见林黛玉。可她偏偏选在东廊三间小正房接见,规格肯定是一降再降。

如果林黛玉是个大姑娘,王夫人这么做难免故意“唐突”嫌疑。

可黛玉当时只有七岁,倒也不能说王夫人一把年纪故意不给小孩子面子。

所以,她这么做肯定是有她不得不为的理由。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王夫人仿佛“狡兔三窟”,一再“遛”林黛玉呢?

君笺雅侃红楼认为,既然不存在王夫人故意为难七岁外甥女的意思,便肯定是她从现实考量,在此处接见更合适。

这件事,追根溯源得从王夫人为什么不住荣禧堂正房说起。

王夫人是荣国府女主人。荣禧堂东侧两间正房才是她作为贾政妻子地位的彰显。

可她偏偏让出正经正房不住,日常在耳房起居,还在别院小正房会客,可能有人会问,是不是王夫人非原配,是续弦或者其他身份上位?

答案肯定不是!续弦也能住正室,最起码也能光明正大住西侧正室。

而王夫人作为王家嫡出大小姐,虽行二,却应该是王家男女大排行的原因。

她嫁给二代荣国公次子贾政,肯定是做原配正室妻子,绝对有资格住荣禧堂正室。

只是她有资格住,和“敢不敢、好不好”住荣禧堂是两码事。

如果熟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和贾府实际情况的人,都清楚一件事:贾代善死后,荣国府第三代继承出现了大问题。

贾赦袭爵,却住进东侧花园间隔的黑油大门内的独立宅院里,不与荣国府相通。

贾政无爵,却成为荣国府第三代当家人,入主荣禧堂。

这种关乎荣国公世袭爵位爵产的分配,贾府无论任何理由和任何人,都不敢私下分配。

贾政想要当家必须得到皇帝允许,获得荣国府第三代继承权,成为荣国公世袭爵产的继承人,才能“鸠占鹊巢”并把贾赦“排挤”出去。

贾政字存周,“政”指主政,当家之意。“存周”指周武王以次子身份,取代兄长继承周文王的典故。

所以,王夫人房中那个文王鼎,便影射贾政次子继承荣国府的合理合法。

贾赦字恩侯,预示他出意外被夺继承权。贾代善死前上本,皇帝开恩赦免才得继承爵位,却失去爵产荣国府。

所以,贾赦住的是荣国府花园间隔出来的黑油大门宅院内。虽还属于荣国府,却分家不相通,与贾政各过各的。

既然贾政正当获得荣国府继承权,成为当家人,按说王夫人就有资格住荣禧堂正房,为什么还要在耳房起居呢?

肯定不是不想住,而是避嫌、谦让“不好住”。

贾政当家虽合理合法,毕竟二房上位,难免非议。

贾赦当年为什么犯错失去继承权?有没有贾政背后“搞鬼”?兄弟阋墙有没有发生?人言可畏,百口莫辩。

如果贾政王夫人堂而皇之住进荣禧堂正房,势必要被千夫所指。他们当家就要承担更多的情绪和反对阻力。

就看焦大看不上贾敬祖孙三代,只因贾敬是贾代化养子身份,就可见当时嫡长正统观念有多根深蒂固。

王夫人在家时,被刘姥姥称为“着实响快”的王二小姐,与王熙凤类似。

可嫁入荣国府,在贾母跟前却变成个“木头人”不懂得讨好公婆,难道不是获得巨大利益后的韬光养晦,不敢张扬么?

原本贾政一无所有,婚后要像叔叔贾代儒一样分家出去小富即安。

如今天降横财成为荣国府第三代当家人,夺了嫡长哥哥贾赦的爵产,能不让人非议?

如果他们一家不懂收敛低调而张扬,堂皇住在荣禧堂正房,还不知道要被如何指摘,对他们当家融入荣国府不利。

于是,贾政王夫人为表示尊重嫡长,二房侥幸得位,住在旁边耳房以自谦,博人认同也是行而有之。

不光如此,他们后面宣扬贾元春生在大年初一的“奇”,以及贾宝玉“含玉而生”的神奇,何尝不也是为二房上位炒作“天命所归”的正当性!

抛开神话故事,贾宝玉含玉而生不就是二房自导自演的“祥瑞”么?

算上薛宝钗的冷香丸、金锁和金玉良姻说法。王家女儿像踩了祥瑞窝一般,不也揭示出王家背后有鬼,贾政二房上位有问题么?

贾政夫妻不住荣禧堂,何尝不是“心虚”体现?

林黛玉初来,可谓万众瞩目。王夫人如果在荣禧堂正房接见,便容易受人诟病:人前人后心口不一。

若是在耳房起居室接见林黛玉,又显得不那么正式。毕竟耳房档次低于旁边荣禧堂正房。也会让林黛玉奇怪,王夫人更觉别扭和尴尬。在小女孩跟前“丢脸”犯不上,又没办法解释。

而东廊三间小正房,尽管别院不如荣禧堂,但起码是“正房”。能凸显王夫人的正室地位,也让她不在小女孩跟前丢面子。

虽说接待林黛玉的“规格”低了点,到底还是个孩子,也不用那么隆重。

如此既保全王夫人颜面,也少了一些有心人的“幸灾乐祸”,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究其根源,还是贾政二房“上位”的争议问题导致。

作者借由林黛玉的眼睛,也让读者窥见到真实的贾府旧日内情,当要注意。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0 阅读:245
评论列表
  • 2024-05-21 21:28

    逻辑挺靠谱的,除了王夫人性格分析还差点。

  • 2024-05-19 01:43

    用刘姥姥信口开河的话来说王夫人是个响快人就是没怎么看书?刘姥姥这句明显就是瞎话,她这句话还有前置条件是旧年她同王狗儿的长辈一起去到王家得见王夫人,可是当场就打脸了,但凡刘姥姥进过王家,就不会犯下堵荣国府正大门口等周瑞家的这种错误,所以刘姥姥说去过王家是谎话,那么王夫人所谓响快人也就是假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