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争议来了!玉米的上涨是“回光返照”,年后要跌得更猛?

老和说趣闻 2024-01-31 11:15:59

越是想平静,有时候往往越不得平静。

就比如说现在的玉米。

距离春节还有八九天了,按说往年这个时候,玉米的波动基本就越来越小,然后就这么结束了年前的行情。

至于涨跌,过完年再说吧。

但是今年又不一样。

首先是临近春节,玉米终于迎来了一个止跌反弹的行情。

这对玉米市场来说,简直激动得快哭了,因为前期跌得实在太惨烈了。

所以别看就涨的不多,但是对于市场来说,这已经是好消息了。

但是激动过后,玉米市场又传出了另一些声音。

开始有一些声音质疑本轮玉米的回涨,认为更像是“回光返照”,或者说是蓄意炒作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售粮进度它就是个“谜”。

售粮进度一直是市场重点关注的一件事,市场上也有多家机构对玉米的售粮进度进行了基本的调研和推断,但是结论却不太一样。

比如说,有的认为前期玉米售粮进度虽然偏慢,但是进入1月份以后,随着增储的开启,售粮速度开始加快,到1月末时已追平了去年的进度。

尤其是黑龙江、辽宁以及内蒙古地区,售粮进度基本与去年持平。

但是也有认为,所谓的这些进度大概率是为资本服务的,去年玉米丰产增收,而且价格不断下跌,不少农民并不认价,贸易商又不出手,需求又不旺,这么多的玉米售哪去了呢?

所以认为东北的卖压依然高企,而年前的上涨更像是“回光返照”,先把你高高举起,然后年后再重重摔下,杀你个措手不及。

于是,争议越来越大,玉米市场不但没能平静,反倒越来越乱了。

那么,玉米的上涨究竟是不是“回光返照”呢?

我觉得不是,有几个原因:

第一,今年玉米受情绪影响十分明显,光肉眼可见地恐慌性卖粮就有好几拨。

每一拨都进一步压低了玉米的价格,但同时也降低了市场的卖压。

第二,需求是相对性弱,而不是绝对性弱。

啥是相对性弱呢?

就是由于宏观压力,终端消费不足,反推企业库存消耗就慢,于是补库的进度以及量也就要更低。

但是相对并不是说没有,去年深加工的表现其实是不错的。

尤其是去年糖价大涨,长期处于高位,使得淀粉糖需求增加,进而拉动了需求。

而饲料方面,虽然说猪价一直低迷,但是产能依然庞大,生猪存栏持续高位,而这些二师兄们就是玉米的刚需。

所以相对性弱并不意味着一点儿没有。

第三,各渠道库存都偏低,玉米去哪儿了?

渠道库存也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重点,比如,有观点认为由于各渠道库存都偏低,因此一旦玉米供应出现一些突发因素时,很容易瞬间扭转跌势。

这个道理是没错,但是谁家做生意也不可能天天赌有突发或者极端性事件出现,而且这个也根本没法预测,全凭撞大运。

而大家库存都低,如果玉米售粮进度追上来了,那玉米去哪儿了呢?

我觉得有几个去处:

一是去了储备库。

玉米不是从增储开始才收购的,在增储消息之前,中储粮也一直在收购玉米,只不过价格有点辣眼睛。

后来随着增储落地,虽然说量也不大,但是架不住一直在收,不少库点都收了好几轮了。

这七七八八加在一起,也积累了一定的量。

二是消耗了。

没错,虽然都在说需求不及预期,不及预期,但是不及预期并不代表没有需求。

而且虽然去年玉米总产量增加了,但是玉米的供需缺口并没有消失,只是缩小了。

所以原则上说,玉米的供需仍然是一个紧平衡的状态。尤其是玉米价格下跌以后,把那些替代全都挤出局了,玉米再次成为需求的主角。

再参考前两年,很多贸易主体也是年前不敢建库,都在做流量,但是做着做着发现玉米的购销进度就这么推进了,这只能说明,市场需求仍是玉米最后的支撑。

所以我更认为,玉米的上涨是阶段性供需变化,以及在天气的加持下,市场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后的一种表现。

当然,年后的玉米压力依然很大,价格肯定还会再次波动。

那么,年后的玉米会再次大跌吗?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虽然喊跌之声不绝于耳,但我觉得或许没那么糟。价格重心有可能会走弱,但再出现超出意预期式的大跌的几率并不大。至于为什么,还是沉两天理理思绪,回头细细道来。

本文完,感谢阅读!随手点赞,给个支持。

2 阅读:653

老和说趣闻

简介:老和说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