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03天,十余科室会诊,北大医院救回车祸少年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4-05-20 16:25:52

历经103天的救治,先后有十余个科室参与救治,4个月前14岁的中学生小光(化名)因车祸导致严重多发创伤,紧急转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进行抢救,最终从生死线上被拉了回来。

5月19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收到了来自小光家属的感谢信:

“回想起那段艰难的日子,我心中充满感激,是你们共同的努力创造了奇迹,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1月19日清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刘斯接到了医院值班室的电话:一位伤者因车祸致重伤,急需紧急救治。患者入院时已意识丧失,双侧瞳孔散大,情况十分危急。经诊断确诊为重度颅脑损伤、肺挫裂伤、双侧液气胸、左侧血气胸、肋骨及骨盆多处骨折且存在活动性出血、低血容量性休克、双侧锁骨及肩胛骨骨折,病情危急,随时有生命危险!

急诊团队紧急联系骨科、神经外科、胸外科、介入血管外科会诊,启动多学科联合救治。随后,小光被转入了重症医学科,迅速给予小光输液输血扩容、使用升压药物等抗休克、肺保护性通气、脱水镇痛镇静降颅压等脑保护、抗生素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预防治疗措施。

当天18:00,小光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至90%,发现小光有新发右侧气胸。随即联系了胸外科进行了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血压突然下降,可能仍然存在活动性出血,失血性休克的可能性,立即联系输血科备血,给予输液扩容、输注血制品、止血药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双玲陪伴家属探视沟通。医院供图

虽然已经挺过了几大难关,小光此时最棘手的问题是骨盆骨折、肋骨骨折的不稳定且断端靠近心包及大血管,医护人员24小时关注,给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充分气道湿化、精确评估痰液黏稠度、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并每8小时进行一次小角度右侧卧位引流。

1月30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李宇能、张强专家团队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多学科协助和保障下,历时9个小时共同为小光实施了手术。

术后第5天,小光拔除了气管插管,呼吸情况平稳,治疗及护理均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拔管后的重症康复是重症患者重获机体功能、回归学校的重要一步。”康复医学科对小光进行了康复会诊评估,与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共同制定康复目标和计划。

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小光已生活基本自理,可独立站立、助行器辅助下行走,并逐步开始恢复阅读、学习,积极为回归学校做准备。4月30日,小光终于顺利出院了,重新回到了校园。

据了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于2005年开始有序组织推广多学科诊疗,目前共有52个多学科团队,包括肿瘤多学科团队、儿科多学科团队、罕见病多学科团队等,年均接诊患者超过千人次,累计接诊患者近万人次。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