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青春的青春,时间的幻梦与语言的灰烬

杨戬看电影 2024-01-19 07:57:30

没有青春的青春,时间的幻梦与语言的灰烬

同样是票房失败,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玩得比姜文还要疯狂,《没有青春的青春》是一部投资仅仅五百万美元的高清电影,然而却散发出迷人的蛊惑力,投资来源于科波拉的葡萄园收入。《没有青春的青春》和《太阳照常升起》两极分化的评论证明了他们的野心在本质上是一场自说自话,然而这样的探索当然有价值。两部电影同样是对时间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幻梦般的探究,也不约而同的以语言作为历史和权利的鉴证。

当然任何解读都只是个人判断,基于他或她对时间、存在、空间的经验,无论唯心论还是唯物论,都建立在过去的知识、经验和信仰的累积。显然本片是科波拉对于世界、历史的假设和想像,过去的世界是由语言来塑造的,我们无法再现过去的世界只能通过话语和文字构成的语言系统来传承。科波拉通过语言学家多米尼克·马泰的神奇且荒诞的一生来构建他的“世界/视界/识界”系统。这是一部令我欲罢不能的电影,对于知识、信息的拥有,长生不老的肉身、古代语言的破解,使得一个人彻底打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界限,事实上与历史同步,甚至超前,因为智慧使得他能够看穿更多的奥秘。

电影的开篇是1938年的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二战欧洲战场爆发的前夕,罗马尼亚即将倒向法西斯阵容。74周岁的老教授感到一事无成准备自杀,却被雷电击中,此后却发生奇迹,不但返老还童而且获得神力,能够直接将书籍中的信息全部读出,利用理念导致他人不可遏制的举枪自杀,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伤害他的生命、他也可以轻易从赌场获得金钱,在“不为恶”的前提下,他进行学术研究,要知道他之所以自杀就是因为凭借一生之力也无法完成研究人类语言起源,甚至十辈子都未必够。纳粹的占领和威胁、以及秦始皇般的渴望长生不老的奥秘,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多米尼克深信语言的形成历史决定了人类的思想和意识,在感触时间的流逝上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年迈的孔子在川上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再度回望历史,往往卷入多重的思绪。漂泊天下的李白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我们通过这些语言证明了自身的文化属性,也确认了自我的历史坐标,我们也将成为古人,未来的人也会如此看待我们。然而秦始皇汉武帝甚至希特勒浮士德都在追求长生,因为只有今人才能体认。

与歌德、托马斯·曼笔下的浮士德的欲望不同,多米尼克没有和魔鬼签约,他采取守势来索取宇宙间最大的秘密。但是多米尼克被雷劈之后,得到了时间玫瑰幻梦的钥匙,不可思议的、同步性的获得了伊甸园两棵树的奥妙,一棵是知识之数,一棵是生命之数,科波拉用玫瑰来代表各种可能性。《没有青春的青春》原著小说的作者是罗马尼亚神学家米尔恰·埃里亚德,尽管多米尼克抱朴守拙,也一样拥有了恶魔性,他的超能力是一种异典的天才,生活在超现实的蛮力、狂暴全能的“知识-生命”里,相对而言他的行为非常谨慎的控制了毁灭性,然而其创造性过于强烈,甚至使用一种他为自己创造的新语言来记录他的思考和回忆。

第一朵玫瑰呈现的是多米尼克过去的真实人生,因为痴迷学术,他的未婚妻劳拉离开了他;第二朵玫瑰奉献的是神奇的交叉宇宙般的存在,多米尼克遇到了劳拉或湿婆的再世轮回的灵魂寄托或又一个上天赐予的礼物(他本人也就是第一个礼物)维罗尼卡,后者也被雷劈,但她获得更为诡异,不但间歇性进入失忆状态,而且能够回溯过往人类所使用的消亡的语言,她成了语言的刻录机,同时容颜以超级加速度衰老,直到多米尼克放弃学术离开她之后才焕发青春。他们那段情深意重的生活,是柏拉图和索绪尔的完美结合。维罗尼卡梦魇和梦呓中的语言,按照电影的假定应该是真的,而多米尼克又能用符号记录下来,天啊,难道人类过去的历史真相都要被揭示出来吗?而完全取得人类语言的四重性(既话语可能为真,可能为假,可能既是真也是假,也可能既非真也非假)之第一种来追述历史,这要比亚历山大和成吉思汗的伟业更加宏大。知识和精神的获得,是凌越精英的先知般的至人,所以多米尼克写给未来的信,要注明到2010年才开启。

然而人生如梦唯有道,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可能是多米尼克的幻梦,是他想像出的一种极端镜像,就好像风月宝鉴中的勾当。是他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学术欲望,而在雷击之后的脑海补偿,“如果我把真实经验与春梦混淆了,那我的人生可比我想像得要有趣”。事实上科波拉又让他一再讲述庄生梦蝶的故事,繁复的错层次的梦幻,再附带一些语言的灰烬,让多米尼克本身也迷惑不解。在电影中,多米尼克与维罗尼卡躲到马耳他之后,在那个仿佛柏拉图构造的秘洞入口处,维罗尼卡看到了第二个多米尼克,尽管后者经常与冥想中的自我对话,却不曾见到另外一个自我的真实存在。也就是说,正如《太阳照常升起》中多个片段之间的姜文是否为同一个人、房祖名是否重生等难题,科波拉也给电影制造麻烦,这麻烦的解释很困难,超越多米尼克的视界的自我,说明他本人的叙述和见证很有可能是要崩溃的,他控制不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和走向,电影溢出了许多格外的信息,在一个更大的梦中。《庄子》和《奥义》都不足以为他负责,这多来的青春激情似乎更像是科波拉对自我的补偿,在伟大的《教父》系列电影之后,取得更大的成功成为一场幻梦,一再的失败导致他将视野投向虚构,活在横跨过去与未来的梦境之中,在这一点上与姜文不谋而合。庄生梦蝶/蝶梦庄生的典故多次在电影中出现,几乎成了逃避电影叙述坎坷的解决的唯一安全出口,方生方死是科波拉处理第二朵玫瑰的最好方式。语言具有欺骗性是不可避免的,罗兰·巴特的零度写作都杜绝不了,而艾柯的《玫瑰之名》和过度诠释的理论更是说明越是后现代信息越拼贴,本片中多米尼克打碎镜子时,里面的超我怒吼。

至于第三种时间玫瑰的安排,近乎时空穿梭,他又回到电影最初发生的地点,进入选择咖啡店。人生又是另一番景象,未知生死的老友们纷纷出现,那是1968年,现代欧洲的又一个热火如焚的年头。这一次终于死去,在积雪的街头。知识和爱情都未能解决多米尼克的焦虑,他在第一个人生阶段执着于语言学的外延,以代数的方法穷尽语言的可能,结果失败了,没有“珍惜眼前人”;第二个人生阶段是借来的青春,在没有青春的高龄享受浮士德式青春,得到几何级数势如破竹的发现原始语言,即将回到史前文明之时,爱情使他停止了研究,虽然此前他以各种手段进入维罗尼卡的梦境,教唆语言的源头尽快说出达到他的追求,毕竟他放弃了。最终他到了过去的选择咖啡店,这一次电影描述的第二段“历史”并未发生,二战、原子弹等等都没有被老友们经历,科波拉让他进入了平行宇宙或者是世界历史的另一个可能,最终他死在了大街上。这个结局,很有些《大话西游》的感觉。至尊宝即可能是孙悟空,也有可能是夕阳武士。二当家的成了猪八戒和唐僧的老爹,未必不可以去考状元,科波拉以非常个人化的影像思考宣告了他的回归。

注:站在2024年的年初,回望2009年的岁末,那是一个充满疼痛、忐忑、未知、希望的寒冬。学中路犹如林中路,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即便没有来者,过客前行也曾经是一条路。青春、时间和语言,构成了过去。人生如寄,坐在时代的列车上,往回看都是过去,向前望去却不知道未来。未来的路径,在出现之前都是就如王阳明的花,只有观察了才出现、观察了也就改变了混沌。无论如何,山到车前必有路,大不了不坐车爬过去。

0 阅读:0

杨戬看电影

简介:与杨戬一起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