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亮:应当突破行政区划范畴,重塑云南旅游资源格局

云南大观 2024-04-30 21:26:50

近日,云南省旅游规划设计协会会长、昆明艺嘉旅游集团董事长王崇亮受访。

云南作为老牌国际旅游目的地,资源丰富多彩。站在更高视野和维度,请您谈谈如何认知、挖掘与读懂云南旅游资源禀赋?

王崇亮:七彩云南,旅游天堂。从山川到江河、从动物到植物、从民族到风情,中国再也没有一个省份像云南这样,集中如此多样的元素,诞生如此多元的文化,孕育如此多彩的生灵,创造如此多彩的人间。

正因为如此,云南拥有多个世界唯一、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76.4-6740m海拔形成的立体气候、世界最早的古生物与古人类发源地、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天然博物馆、世界舒适度最好的生态与人居环境、世界最风情的26个民族文化、中国最早南方丝绸之路(盐马、茶马、铜商古道)等资源品牌,这些都是云南旅游最耀眼的资源市场价值。现在,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云南,读懂云南,才能真正推动云南旅游高质量发展。

我是云南人,有家乡情怀,129个县市区都去过,还是比较了解云南。从1996年投身旅游业以来,我也参加并见证了云南旅游近30年来历经起步、发展、二次创业的宏伟历程,成为云南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

站在新的视野和维度,我认为应当突破全省十六个州市的行政区划范畴,以“5大特色资源、8大资源集群、34个资源组团”为核心,重塑云南旅游资源格局,为云南旅游高质量发展奠定“资源-产品”转换基础。

5大特色资源,即“神奇、神远、神往、神秘、神圣”。

神奇,即是自然地理。76.4-6740m的立体海拔,涵括热带雨林、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湿润、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高原山地六大气候类型和七大气候带,是中国动植物王国、生物多样性基因库,生物多样性居全国之首;

神远,即是历史文化。以帽天山化石地、禄丰恐龙等为代表的知名化石遗迹,以元谋人为代表的古人类及其文化遗址,以古滇、南诏、大理等为代表的文明古国,以盐商、茶马、铜商古道为代表的南方丝绸之路经济贸易通道,以摩梭人为代表的活态母系氏族文化;

神往,即是多元民族风情。全省26个世居民族风情文化,每年百余个节庆活动和上百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另数不尽、吃不完的特色风物与舌尖美味让人流连忘返。

神秘,即是异国边地文化。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云南,国境线长约4061km,25个边境县与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28个各类口岸、百余个边境通道和边民互市点,是国际友谊的见证者、传承者和推动者;

神圣,即是红色爱国文化。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在长征途中先后进入云南,是红军长征取得战略转移决定性胜利的重要地区。另有聂耳和国歌、西南联大、滇军护国战争、滇民护国运动等为代表的红色故事。

在凝练5大特色资源基础上,以“景群”为导向,构建8大资源集群和34个资源组团,分别为三江并流雪山峡谷集群,含括“梅里-白马”雪山圣境组团、香格里拉藏地密码组团、“怒江-独龙江”峡谷秘境组团、玉龙雪山金江峡谷组团、丽江古城古韵休闲组团、“云岭-老君山”生态秘境组团等6个组团;

苍山洱海民族风情集群,含括大理苍洱-风花雪月组团、历史古韵-民族文化组团等2个组团;火山热海边境风情集群,含括火山热海-侨乡文化组团、河谷热坝-休闲农业组团、国门边贸-田园康养组团等3个组团;

世界茶源雨林康养胜境集群,含括百里长湖-茶马休闲组团、古茶公园-农业庄园组团、神秘佤乡-边境风情组团、百里普洱茶道组团、雨林傣寨风情组团、十二茶山公园组团等6个组团;

“无量-哀牢”生态秘境集群,含括无量“樱花谷-茶山”组团、哀牢秘境与红河谷热坝组团、哈尼梯田世界遗产组团、中老越边境异域风情组团等4个组团;

高原六湖城市与古生物古人类集群,含括滇池春城城市山水组团、温泉康养旅居度假组团、澄江三湖生命演化组团、异龙历史古城文化组团、火红彝乡古韵风情组团、禄元生命地质奇观组团、大珠江源城市休闲组团等7个组团;

磅礴乌蒙长征文化集群,含括铜商古道历史文化组团、长征文化与溶洞天坑组团、金沙江高峡平湖组团等3个组团;

喀斯特山水田园集群,含括喀斯特石林与花海田园组团、喀斯特湿地与世外桃源组团、爱国主义教育与北回归线康养组团等3个组团,为云南旅游产品体系、产品IP、消费场景设计、线路组合等要素的策划包装奠定坚实的基础。

刚刚您对云南旅游资源的重磅解读,让人耳目一新。那具体从哪些方面着手,才能真正实现云南旅游高质量发展?

王崇亮:云南旅游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机遇也是必然。资源基础、综合区位与客源市场支持度极高,云南有基础打造成为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我们贯彻落实云南“3815”战略和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决策部署,以“生态优先、产业叠加、重点突出、区域联动”为理念,构建极具云南样板的5大旅游产品体系(产品系列消费IP)、8大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聚集区的旅游体验场景和34个点线面体联动发展的主题线路货包,建设世界知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旅游中心(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擦亮“七彩云南,旅游天堂”旅游IP,实现旅游高质量转型升级,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叫响世界。

5大旅游产品体系(产品系列消费IP),对应5大特色资源,分别为生态康养休闲旅游产品、历史文化研学旅游产品、民俗风情沉浸体验产品、沿边跨境体验旅游产品和红色爱国教育旅游产品,将云南打造成为世界最美自然生态旅游目的地、世界一流健康生活旅游目的地、世界最佳教育科普研学旅游目的地、世界知名人文风情体验旅游目的地、世界最美乡村田园牧歌旅游目的地和中国红色旅游新地标。

在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建设的同时,强化“优存量、育增量”模式,植入AI、5G、元宇宙、虚拟现实、全息投影、增强现实、混合现实、超高清等科技应用,注入传统旅游产品新动力,锻造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实现产品复合化、产业集聚化、盈利多元化,擎造云南旅游投资、开发、体验新空间。

8大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聚集区的旅游体验场景,对应8大资源集群,即为滇中高原六湖城市与古生物古人类体验场景、滇西北三江并流雪山峡谷体验场景、大理苍山洱海民族风情体验场景、滇西火山热海边境风情体验场景、滇西南世界茶源雨林康养胜境体验场景、无量-哀牢生态秘境体验场景、滇东北磅礴乌蒙长征文化体验场景和滇东南喀斯特山水田园体验场景,强化场景集聚效应,并通过大场景带动内部中小场景发展。

同时,以“重塑、拓展、转型、创新”为理念,依托区域优美自然风光及深厚文化底蕴,通过“品牌+、故事+、演艺+、体验+、消费+”等“时尚+、文化+”创意场景设置,打造可沉浸、可触摸、可体验、可消费的国际风情体验旅游目的地,优化重塑云南品牌形象和市场张力。

34个点线面体联动发展的主题线路货包,对应刚刚讲到的34个资源组团,以点、连线、带面、立体,串联每个组团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并在组团内部形成中、小、微线路(含环线)、廊道,组团与组团之间架构大、中线路(含环线),全省构建至少1万公里以上的旅游线路,形成满足游客多元需求的半日游、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五日游以及深度游的主题线路货包,打造中国最美旅游风景道,推动云南全域旅游发展。以“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为价值导向,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基础要素,全面提升主题线路的市场消费和商业价值。

除此之外,策划并实施一批具有国际水准、共性文化的节庆活动也是云南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傣族泼水节、墨江国际双胞文化节已成为游客均可参与的共性节庆活动。下一步,云南的节庆活动策划,应以“人类消费者共同价值观”和“共性文化”为切入点,以“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狂欢性”和“商业化、市场化、常态化、产品化”等要素为核心,吸引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并进一步延伸节庆活动营销,带动地方旅游综合消费形成常态化、产品化的节庆活动衍生产品,丰富云南旅游产品体系。

从业以来,您为云南旅游策划、规划了非常多的经典项目,并形成了前瞻引领行业发展的方法论,请简要和大家交流下经验。

王崇亮:从1997年《大理州鹤庆县新华村旅游开发规划》开始,首次提出“旅游策划”概念,旅游规划就是典型的商业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因此策划极为重要,必须以“策划先行、规划随行”的方式来进行产业、产品的顶层设计。这就是我认为的方法论,以此并独家凝练多个引领性论点,成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行业标杆与旗帜。

我始终认为,产业的核心支撑是产品,产品的核心支撑是盈利,盈利的核心支撑是市场。旅游产业作为复合型的商业经济系统,必须树立产业系统思维和商业运营优先的发展理念,通过策划解决“我是谁-做给谁-做什么-如何做”四大问题,通过规划科学组织布局和最佳落地,挖掘“文化辐射半径有多大,市场半径就有多大”的人类共同价值观(共性文化),研究消费者需求,才能真正开发市场热衷的旅游产品,实现“资源-市场-产品-资本”价值转换。

30年来,在云南完成了很多策划、规划作品,以昆明、丽江、大理、迪庆、西双版纳为代表的旅游重点州市项目更是数不胜数,对全省各州市的经济社会和生产力发展带动作用明显。比如:

策划丽江,依托丽江古老爱情传说和高原城市悠闲氛围,创意“闲情丽江、艳遇丽江(艳遇雪山、古城、蓝天、白云、人与事)”全新概念,成功推动丽江由生态观光向休闲度假、文化体验转型;

策划大理,以“行游滇西北、闲在大理州”为理念,借势“风花雪月”文化品牌底蕴,构建以爱情旅拍、网红打卡为特色的中国最佳爱情旅游目的地;策划昆明滇池(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按照“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大产业”理念,着力把滇池沿岸打造成为昆明最大旅游IP;策划西双版纳,包装一批资源禀赋好、开发价值高、政策支持大、落地保障强的重大、重点项目,重塑“西双版纳”超级旅游IP,建设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世界旅游名城;

策划玉龙雪山,按旅游景区向旅游产业园区转化的模式,前置玉龙雪山一级游客服务中心,有机粘合丽江古城,形成主客共享的发展模式,改变公园化、观光型景区的初级开发模式,通过产业融合、产品叠加将玉龙雪山景区的经济效益提高至目前营收的10倍以上;

策划云南民族村,以“民族产业时尚化”为理念,围绕“风情云南、美食云南、旅拍云南、风物云南、行游云南、旅居云南”6大主题构建6大产品体系,提质升级云南民族村景区;

策划墨江国际双胞胎节,以共性文化——多子多福的幸福文化为切入点,构建中国旅游节庆知名品牌,并由节庆旅游衍生为国际双胞文化园、国际双胞小镇、双胞酒店、双胞水等365天均可消费的产品业态,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由节庆旅游衍生为全年都在经营、消费并形成产业链的文旅项目。

【结语】

七彩云南、如诗如画。39.4万平方公里,4700万各族人民,这里区位优越、山川秀美、文化灿烂、资源富集。这里,将再次成为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的样板。王崇亮,作为云南本土旅游策划大师,将坚持“商业智慧、美学思维、社会责任、家乡情怀”理念初心,策划包装更多属于云南的旅游精品项目,为云南旅游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供稿:王崇亮(昆明)

编辑:陈希(昆明)

编审:陈大卫(昭通)

0 阅读:2

云南大观

简介:彩云之南,蔚然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