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走出3位大将,三号首长未在其中,有资历、能力,还缺一样?

从阳化石 2024-05-06 02:10:14

1955年,新中国为军队将领授衔授勋,其中,东野走出的将领最多,元帅2位,大将3位,上将刘亚楼、邓华、刘震、洪学智、黄永胜、李天佑、韩先楚、赖传珠、陈伯钧、李聚奎、周纯全、杨至诚、肖华等等。

对于大将评选,有人认为曾担任东野三号首长的刘亚楼,应该够得上大将军衔,给出的理由是“林罗刘”齐名。

刘亚楼是一位老资格,而且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将领。

他是闽西根据地走出来的干将,在土地革命之初担任政治工作,脾气与能力是一样的。1935年,红1、四方面军会师后,他被调任红1师师长,原师长李聚奎调任四方面军担任军参谋长。担任红2师政委时,杨成武担任团政委,调1师师长后,杨得志、邓华、黄永胜成为他的部下,担任团政委、团长等。

红1、3军团合并组建陕甘支队时,担任2纵副司令员,协助彭雪枫工作。2纵是3军团改编而来,很多3军团将领,如王平等人成为麾下将领。

抵达陕北后,他被抽调担任红军大学训练部长,协助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工作。1938年去往苏联后,一直到抗战胜利后,才跟着苏联红军打回东北。

回国后到将近一年里,东北部队各单位并没有他的身影,原因是他在大连工作,负责中苏联络工作。直到1946年全面内战打响,才回到我军工作担任参谋长,从此也开启他与林在军事上的密切合作。

在刘亚楼之前,参谋长是萧劲光、伍修权。伍修权原本被抽调到军调处工作,和谈破裂回延安一趟,1947年才重返东北。萧劲光的工作比较琐碎,负责军队整编、训练等工作,后被派往南满加强领导工作。

林对刘是熟悉的,俩人的配合也是默契的,林话不多,提出战略战术,刘亚楼事无巨细,具体实施,工作严谨,而且权限也不小。他不仅整顿司令部工作,将参谋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和规范,而且成立培训班,参谋人员通过学习进行考核,有些下派到作战部队,大大提升司令部的工作效率。

在组织能力、计划布置、实施方面,刘亚楼执行力非常强,但了解或者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他脾气大,有不少将领已经领教过的。

他到东北民主联军工作时,部队执行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指示,发展农村根据地,剿匪稳固后方根据地等。1947年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后,东北部队开始战略进攻,他协助林组织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冬季攻势,在1947年里打了不少硬仗,歼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到1948年,双方力量发生明显变化,敌人控制区域也就只剩下锦州、长春、沈阳。

当辽沈战役爆发后,一举歼灭敌人在东北所有力量。

入关后,不甘只在司令部组织实施的刘亚楼,也要大展拳脚一次,要去指挥天津战役,担任总指挥。34万大军包围天津,活捉陈长捷。

尽管刘亚楼在东北野战军中是3号首长,可相比不少一线指战员来说,打仗不多。与李天佑、韩先楚、邓华相比,他负责战斗的实施和部署,具体怎么打,不参与。

我们知道军人的荣誉、战绩就是参加战斗打出来的。因此东野改编为四野后,他不再担任参谋长,而是改为兵团司令,原本想南下中南作战,被上级任命为空军司令员。

他参加革命20年,有8年时间是不在我军部队的,尽管作为东野参谋长,并没有多少机会带兵打仗,战绩显得浅了很多。实际上他与李达、阎揆要等其他战区参谋长一样。

如果他能像华野参谋长陈士榘,或许就另当别论了。

陈士榘虽然是华野参谋长,可从1947年华野成立后,他经常指挥一部作战,如莱芜战役率领2个纵队与地方武装迷惑敌人,为主力北上争取时间。七月分兵后,指挥3纵、8纵、10纵策应刘邓大军在鲁西南作战,与陈谢集团攻打洛阳等,指挥开封攻坚战,围剿黄维兵团等等。

一般来说无论哪一级参谋长,主要职责就是在司令部协助军事主官工作,能有独立打仗的机会不多。既然协助首长,那战功从何而来呢?

授军衔要考虑战绩,考虑资历、能力、德行,以及哪支部队出身。

十大将都各具代表,就拿东野谭政、黄克诚、萧劲光来说,他们都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大战略区副职,谭政南下中南,担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黄克诚在1948年担任过东北野战军副政委兼后勤部司令;萧劲光在挺进东北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第一参谋长等职。刘亚楼虽然是三号首长,却不是大战区副职。像大将评选时,张宗逊、宋任穷、萧克都在大将之列,他们解放战争时期都担任过大战区副职。

谭政代表四野或者政工系统干部授予大将,黄克诚或是红军时期三军团代表,萧劲光更能代表抗战时期留守兵团。像其他大将,如陈赓代表二野,粟裕代表三野,罗瑞卿代表华北军区,王树声代表四方面军,许光代表二方面军,徐海东代表红25军,张云逸代表红7军等。

他们都是代表各时期的“山头”,而刘亚楼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0 阅读:16

从阳化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