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最后一位有为的君主——周孝王,对秦朝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精写历史事 2024-01-28 17:51:55

西周最后一位有为的君主是周孝王,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重用贤臣,平定内乱。为什么说周孝王对后来秦朝的建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说说。

周孝王即位

周懿王驾崩后,继位的却不是懿王的儿子,而是懿王的叔叔孝王。这是怎么回事呢?

自古以来,人们对孝王继位的猜测数不胜数。第一种认为周孝王是篡位自立,第二种则是认为是基于当时周朝的情形之下,众大臣为了大局才一致推荐孝王继位。

那么当时周朝是什么情况,非得要推举孝王继位呢?

在史学界,一般是把武王,成王,康王,昭王这四个时期称为”西周前期“;把穆王,恭王,懿王,孝王,夷王这五个时期称为”西周中期“;后面的厉,宣,幽王称为“西周后期”。

到了西周中期,周朝的实力逐渐衰落了。同时,被周穆王压制的淮夷,东夷,和西北的戎狄也再次猖獗起来。这时候周朝外敌不断,而懿王的太子尚小,因此王室和大臣就推举年长,又富有政治经验的懿王叔父辟方继位,是为周孝王。

孝王去世后,并没有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后代,而是把王位传给了懿王太子燮,是为周夷王。而孝王去世后还得到“孝”这个谥号,这也从侧面说明孝王不是篡位,不然,周夷王会给他一个好的谥号吗?

因此第一种篡位说可能性极低。

那么周孝王作为最后一位有为的君主,他是怎么治理周朝的呢?

周孝王辟方即位后,这个时候周朝也逐渐走下坡路,外有戎狄和淮夷,东夷的叛乱,内有官员漠视法纪,滥用职权。

因此,孝王首先从人事整顿入手,力图遏制朝廷大臣的腐败现象。

除了人事整顿,孝王还注重加强军队的战斗力,以此来抵御外患,因此孝王对马匹非常重视,因为马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孝王封“秦”

那么,周孝王是如何驯养马匹的呢?众所周知,这训养马匹又和秦国有什么关系呢?

当时有个人叫非子,他是纣王驾前勇将,飞廉长子恶来的后代,具体世系为“飞廉—恶来—女妨—旁皋—太几—大骆—非子”。非子是留居在西犬丘的飞廉后代。

西北一向是中国历史上的良马牧场地方,而非子也就在草原上练就了一身养马养畜的本领。

有人听说孝王重视马政,就把非子推荐给了孝王。于是,孝王任命非子主管汧水,渭水交汇处的朝廷牧场(今陕西宝鸡一带)。

在非子的管理下,朝廷的马被养得膘肥体壮,马群迅速繁衍壮大。马群的壮大,这样一来也大大增强了西周王朝的军队战斗力。

孝王非常高兴,也对非子极为看重,于是,孝王想立非子做他家族的嫡子——也就是该家族的继承人。

但是,非子是父亲大骆的小儿子,大骆的嫡妻是申国国君申侯之女,她生的嫡长子叫成。

申侯听说孝王要让大骆家”废长立幼“,申侯为了维护外孙的利益,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申国地处现在的甘肃平凉市区,镇原县以北地区,它是西周中后期颇有分量的诸侯国。况且,这时候的情况已经不容乐观,西周外乱不断,国力不比以前,现在还要仰仗申国的帮助。

再者,废长立幼也不符合周朝的礼法。于是,孝王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让非子从家里独立出来,另立门户做族长。

于是,孝王就把一个叫”秦邑“的小城邑封给了非子,让他从大骆家分出来别立”小宗“,非子也就是这小宗的族长。

秦邑就在西犬丘的东边不远处——今天的甘肃清水县城北的李崖遗址一带。因为地方小,达不到诸侯的标准,所以就叫”附庸“。

孝王还让非子延续嬴姓的祭祀,称为”秦嬴“。这下大家可能猜出来一个大概了。是的,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秦国“的雏形。

如果没有孝王赏识非子,哪来的”秦邑“小政权?又怎么会有后来的秦国?没有秦国,自然不会有秦朝的大一统,说不定中国的历史走向又变了。

孝王既封了非子在秦邑(今甘肃清水县),又笼络了申国(今甘肃平凉北)和西犬丘(今甘肃礼县)的大骆家族。申国和秦邑,西犬丘他们这三方从东北到西南排成一线,共同组成了一道屏障周室的防线,周朝西北部边境更加稳固了。

在西周中后期,周朝国力逐渐衰落,是历史的潮流也是历史的发展趋势。随着西周最后一位有为的君主去世,也暗示着西周王朝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2 阅读:211
评论列表
  • 2024-01-31 00:52

    小编咋确实定是一千年,不是一万年?

  • 2024-01-31 13:29

    这段历史编年唯有青铜器留下证明,可惜至今青铜器干支年表受阻,还未能面世。

  • 2024-01-31 13:23

    恭懿孝夷四世不清,西周历史不请,原因就在于周孝王政变,太史遭秧,打乱周王朝传承排位,司马迁也没有办法查清。

精写历史事

简介:每天分享一则历史,学会以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