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常务副皇帝”胤祥与“二皇帝”和珅相比,谁的权力更大些?

小岛知风 2024-05-02 16:33:12

爱新觉罗·胤祥是清圣祖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子,他也是清世宗雍正皇帝最为喜爱和信任的弟弟,在雍正时期被封为怡亲王,并且被雍正委以重任,被后世戏称为“常务副皇帝”,胤祥生前确实是权势滔天,是大清国仅次于雍正的第二号人物,他死后还不用避讳皇帝的名字而以本名下葬,他也成了清朝历史上唯一不用避讳皇帝名字的王公大臣。

钮祜禄·和珅是清高宗乾隆皇帝中后期权势最大的大臣,尤其是在乾隆让位给儿子嘉庆皇帝之后,乾隆由于年老语言功能退化,而和珅因善于揣摩乾隆心思,所以他就成了乾隆的代言人,一度连嘉庆都得让他三分,当时民间称他为“二皇帝”。

雍正和乾隆这对父子都是清朝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们在位期间皇权非常集中,朝廷内外很少会出现位高权重的王公大臣,而胤祥与和珅则是例外。虽然胤祥去世二十年后,和珅才出生,二人的人生并没有交集,但二人却又颇有相似之处,二人都善于理财,二人又都是极受皇帝宠信,权势之大当时除皇帝之外无人能及。

那么问题就来了,就以权力而论,胤祥与和珅的权力究竟谁更大一些呢?下面就来说说这件事。

清朝历史上第九位铁帽子王

胤祥是康熙的第十三子,他的生母是康熙的敏妃章佳氏,其母系家族出身十分低微,章佳氏家族是八旗包衣家族出身,章佳氏入宫之初是宫女,后来才获得康熙的喜爱被纳入后宫。

“十三”这个数字对于胤祥来说可谓有很深的意义,他是康熙第十三子,他的同母胞妹是康熙第十三女,而在他十三岁时他的母亲章佳氏就去世了,他一直效忠的哥哥雍正皇帝则只当了十三年皇帝就去世了,可以说“十三”这个数字围绕了胤祥的一生。

由于生母家族出身低微,因此胤祥自幼就勤奋好学,所以他在青少年时期颇受父亲康熙的喜爱。但是到了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一废太子时,胤祥由于牵扯其中而失去了康熙的喜爱,甚至还遭到了康熙的短暂圈禁,被释放之后他就彻底失去了康熙的喜爱,在康熙朝连封爵都没有获得。

胤祥由于幼年失去母亲,加之母系家族出身低微,在众兄弟中比较受冷落,而唯独对胤祥很好,并且在章佳氏去世后,还能抚育照顾胤祥的人就是他的四哥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因此他自幼就和雍正感情深厚。

在康熙晚年诸子争位时期,虽然胤祥失去了康熙的喜爱,但他却十分支持雍正继位,因此雍正继位后对他封赏有加。

雍正继位之后立刻加封胤祥为怡亲王,并且还追升了胤祥生母章佳氏的封号地位,章佳氏由于家族出身低微,所以生前在康熙后宫中一直是没有名号的庶妃,去世后是康熙看在胤祥的面上才给她上封号为敏妃。而雍正继位后则直接追封她为敬敏皇贵妃,还把她的尸体起出来葬进了康熙帝陵中,章佳氏整个家族也被雍正拔出包衣获得了贵族身份。

这些只是雍正对胤祥喜爱和信任的开端,紧接着胤祥就被雍正任命为总理事务王大臣,雍正继位之初人心不稳,是胤祥竭尽全力帮雍正坐稳了皇位,所以雍正对胤祥是极为信任和器重。

在雍正朝,胤祥要负责造办处、会考府、户部三库事务、宫廷八旗禁军以及为雍正选择陵寝、谋划筹办西北军务、雍正的潜邸事务外加一些雍正临时交代的差事,以及雍正在很多事情上都要征询胤祥的意见,并且胤祥还经常代替雍正出席一些重大的国家典礼活动,比如祭天祭祖等事务。

到了雍正七年(1729年)时,雍正又特意赐予胤祥一个权力,那就是全国三品以上文武官员的任免时,必须由胤祥同意签字才能生效,同时雍正还下谕旨称:凡是怡亲王批阅的奏折,朕也无异议!

这代表着雍正几乎是把皇权跟胤祥共享了,要知道自古以来皇帝是最担心被人篡位的,所以朝廷高官的任免和奏折批阅都必须由皇帝亲自执行,而雍正把这两项权力下放给胤祥,这就意味着胤祥可以任免三品以上朝廷高官还能代替雍正批阅奏折,这不等于行使了皇帝的权力,所以这就是代表着胤祥的权力早已经超过了一般的宰相,是雍正在跟胤祥共享皇权,后世称胤祥为大清“常务副皇帝”绝不为过。

因此胤祥在雍正时期是集国家考试、人事任免、经济、军事、禁卫军各种大权于一身,胤祥在掌权期间也确实不负雍正所托,像雍正时期的能臣如川陕总督岳钟琪、浙江总督李卫等等,都是胤祥发掘并重用的人才。

雍正继位之后最需要的就是忠于他还有能力的人,胤祥恰好符合了这两点,再加上两人的亲兄弟关系,那雍正自然是对胤祥喜爱和重用至极。

可以说胤祥在掌权期间非常忙碌,他甚至比雍正本人还忙碌,他要在经济上要负责清查国库亏空,在军事上要负责筹备西北军饷,在政治上要兴修水利治理河道,在人事上还要负责发现和提拔人才,再加上他本人办事认真负责,跟雍正一样也是一个炽热的工作狂。

所以在雍正八年(1730年)时,年仅44岁的胤祥就因为疯狂工作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雍正的功绩绝对是有胤祥一半的,如果没有胤祥帮他操劳,恐怕他也活不到58岁、当不了13年的皇帝,早就被累死了。

因此胤祥去世后,雍正才会悲痛万分,甚至哭出了血泪,他特意把擦拭血泪的手帕给胤祥陪葬,并且允许胤祥以不用避讳他的名讳以本名下葬,还赐予胤祥家族一个世袭罔替的亲王和一个世袭罔替的郡王共计两个铁帽子王爵位(世袭郡王爵位在乾隆时被废除),胤祥也因此成了清朝历史上第九位铁帽子王。

从这些可以看出来,只要胤祥活着,雍正就愿意与他共享皇权,他绝对算是“常务副皇帝”。

清朝历史上权势最大的奴才

和珅出生于一个没落的满洲贵族家庭,论家族出身,和珅肯定是比不上胤祥天潢贵胄的血脉,和珅青少年时期生活的比较贫苦。不过他凭借家族恩荫成了宫廷侍卫,由此才在23岁时获得乾隆赏识,从此开始平步青云。

和珅从23岁获得乾隆赏识,到49岁被嘉庆赐死时,共有26年时间,可他却在这短短的26年中升迁了47次,从一个普通的仪仗侍卫一跃成了权势滔天的百官之首,简直堪称奇迹。

而和珅能有如此大的变化,在于他本身确实有一定的才华,他精通满、蒙、汉、藏四族语言,还通晓英语,在语言外交方面很有才能,最关键的是他很善于理财,他不仅把乾隆的私人账户内务府打理的有盈余,他自己还凭借贪来的财产做生意,他不仅开当铺开钱庄,还与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以及广东十三行做贸易,这使得他赚了很多钱,所以他在被赐死后,抄没的家产居然能抵得上大清十多年的税收。

和珅曾出任过大学士、首席大学士、军机大臣、领班军机大臣、六部尚书、内务府总管、九门提督、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等等官职,和珅在权力巅峰时期最多曾身兼十多个重要领导职位,清朝的六部尚书他基本都干过,而且他还掌控着卫戍京畿的步军统领衙门军权,可以说他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并且他还有一等忠襄公的封爵。

尤其是在嘉庆二年(1797年)时,随着出将入相的百官之首阿桂去世,和珅成为百官之首,并成为乾隆的代言人,和珅的权势达到顶峰,当时连嘉庆皇帝都要让他三分。

乾隆对和珅可谓是非常器重,和珅在没有任何军功情况下,成为百官之首,还获封一等公爵位,这在清朝外臣中是十分罕见的,而和珅在权力巅峰时期基本是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和珅也绝对是清朝历史上权势最大的奴才。

但是和珅与胤祥不同,胤祥对于雍正的提拔重用是竭尽所能的去报答,而和珅则是靠着乾隆的宠信大肆敛财。当然,和珅敛财不光是为了他自己花,他敛财的大头其实全都是用来孝敬乾隆了。

乾隆不可能不知道和珅敛财,但是他却不能不让和珅敛财,因为他在位后期过于奢侈,加上多次下江南,他很需要和珅帮他敛财创收,所以和珅的贪婪可谓是乾隆滋养出来。

在乾隆的滋养下和珅就如同一头养肥了的猪,杀猪的时刻就是乾隆蹬腿咽气的时候,所以乾隆前脚翘辫子,他的儿子嘉庆皇帝接手了山河日下的大清江山,为了搞出钱了,就立刻把和珅宰了过年。

写在最后

最后来比较一下胤祥与和珅的权力,既然是比权力,那爵位就不用看了,毕竟比爵位和珅是奴才是外臣,他的一等公爵位已经是天花板了,但是比胤祥的亲王爵位还是差远了,爵位的高低只能说明地位的高低,并代表着权力的大小。

其实以身兼的官职和差事来说,和珅是要比胤祥多的,清朝不设宰相,但是在乾隆时期之后,只要是大学士兼军机大臣都可以算是宰相,和珅巅峰时期是首席大学士兼领班军机大臣,那是绝对的正宰相。

但是要知道军机处是成立于胤祥去世后,胤祥一生并没有进入军机处,不过胤祥生前就和大学士张廷玉一起帮助雍正起草设立军机处机构规范,如果胤祥不是死的早,军机处成立后他必定是要进入军机处的,他也就能成为清朝第一位进入军机处的亲王了(清朝忌惮让亲王入军机处,乾隆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在嘉庆时期入军机处,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军机处的亲王)。

单就从身兼的官职和差事来看,和珅是明显多于胤祥的,但是别忘了和珅兼职再多,胤祥可是被雍正赐予了可以任免三品以上官员和无需奏报皇帝就能直接批阅奏折的权力,这个权力是和珅终其一生都没能获得的,而且就这个权力来说,胤祥就是和珅的顶头上司,是有权任免和珅职务的人。

所以权力上胤祥还是要比和珅掌控的权力大得多,因此不管身份地位还是权力高低,胤祥都要远胜于和珅,毕竟胤祥是皇子,和珅永远是奴才。

其实和珅用现代的话来说他属于是乾隆的白手套,乾隆不过是利用他来敛财而已,他对于乾隆来说永远只是奴才,而胤祥对于雍正来说,那是无可取代的好弟弟,而弟弟和奴才谁高谁低自然就不用多说了。

和珅是旗人,见到旗主王爷不论权力大小都得给人家下跪请安,而胤祥则是皇室血脉贵胄,他在后来也算是八旗的小旗主,换言之即便是权势巅峰时期的和珅,看到胤祥的后人一样得请安问好。

当然,和珅的权力还是非常大的,单以权力而论,和珅都要比雍正的哥哥诚亲王胤祉权力还大多了,只不过胤祥是雍正最喜爱和信任的弟弟,所以才被赐予了很大的权力。

其实通过雍正重用无私且工作狂的胤祥和乾隆重用的贪官和珅就能看出来,这对父子皇帝的行事风格迥然不同,雍正是一心为公,无私的去治理国家,而乾隆则是偏于享受,注重自我享受型的皇帝,所以两人重用的人也截然不同。

当然,乾隆在位初期还是一位颇有雄心壮志的皇帝,他在位初期重用的是像刘统勋这样的清官能吏,只是他晚年之后开始骄傲自满并耽于享受,所以才会重用和珅这种贪官。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

文/小岛知风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6 阅读:5704
评论列表
  • 2024-05-02 19:57

    和珅和十三爷比就是个屁。

  • 笨笨 27
    2024-05-05 00:28

    一个亲王一个奴才,有什么好比的?不过老十三幸亏死得早,不然在他的好侄子乾隆手里,最终也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

    专怼键盘侠 回复:
    乾隆喜欢一心为公的能臣,有一点私心都不行,十三活到乾隆肯定是交权,乾隆是十三看着长大的,关系肯定不错
    笑侃人生 回复:
    十三要是晚死,乾隆能不能继位还两说呢,他还敢反他十三叔,他爹的爬出揍他。
  • 2024-05-03 18:06

    比个锤子,和珅再牛也是皇家奴才,十三可是能跟雍正帝平分天下的[笑着哭]

  • 2024-05-04 16:38

    十三怎么也是皇帝的弟弟,皇家的人,和珅就是奴才[笑着哭]

    5174110 回复:
    和珅连李侍尧都惹不起
  • 2024-05-05 13:43

    差的多,至少中间还差监国太子摄政王,常务副皇帝实权是大于监国太子和摄政王

  • 2024-06-02 14:46

    十三批了的事情雍正都没有任何意见,就连自己批折子好多时候都要先问十三意见,还给了三品以上官员任免权力

  • 2024-05-06 10:24

    能跟十三比的,只有后来自己也成了皇帝的赵光义。

  • 2024-05-03 05:09

    怎么比

  • 2024-06-01 07:00

    和珅再牛也得和吃马肉那王爷客气着呢

  • 2024-05-04 09:55

    两个都是太子派的,所以说康熙压根就没想过换太子

    suzaku 回复:
    是没想过换的。看看汤若望那些使臣日记都记录了。康熙如果想换太子就会立老八,太子要能威胁皇权,就不可能让老八他们压制,逻辑都不通。一句索额图,我朝第一罪人,已经诠释了。除了索额图一脉官员,雍正是继承了太子一脉其他的所有政治资源,继位后还将太子的两名女儿收养,作为公主,就是要保全前太子一脉。雍正就是冷酷非无情,应该说是人的情感极致,对雍正全心的,雍正掏心掏肺,不惜共享江山,对雍正比好的,弄死。满清非皇帝,权利最大的,第一是多尔衮,第二是慈溪,第三是孝庄,第四是怡亲王。和珅真排不上号,惹不起阿贵,更惹不起福康安,和珅敢甩皇子脸色,但是只敢巴结福康安,结果福康安还甩和珅脸色,和珅都不敢怒
  • 2024-05-05 17:02

    天地之别,都不用比。

  • 2024-05-05 17:23

    能比吗?老十三是能托孤的心腹重臣。和珅只是的方便吃喝玩乐工具人

    笑侃人生 回复:
    老十三要是活着,都有可能继位,没乾隆啥事都有可能

小岛知风

简介:杂家一枚,爱好摄影、旅游、文学、越野,天南海北都爱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