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艺真傻,傻到不骗我来留学

尔芙康石石 2024-05-12 05:42:55

说起来当时为了找作品集机构我探了好多店。试课的过程真是让我尝遍了人生百态,各种类型的都见过了。

比如有过度包装型的,机构老师上来就跟同学们夸耀,说为了作品质量,自己在医院蹲点,从早熬到晚。但其实我感觉最后展示的作品也没什么不一样的嘛。

我的自画像

也有那种炫技类型的,疯狂给同学展示花里胡哨的作品,用好看的建模或者效果图来显得成品高端霸气上档次。但我看同学们最后产出的作品...em。

转来转去,最后我想去汉艺碰碰运气。

因为咱也见得多了怕碰到欺骗消费。我特别讨厌那种一谈到留学就跟同学说留学很值啊,你一定能把留学费用赚回来之类balabala的老师。

所以在跟汉艺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我特意留了个心眼。我故意跟咨询老师说出国留学一定是很值的吧,想看看她的反应。

没想到,咨询老师人还挺实在的。就直接跟我说这个你需要跟家长商量,量力而行,这点一下让我觉得很有安全感。

这样我跟汉艺就一拍即合,签下了命运齿轮转动的契约,最终如愿以偿拿到了奖。

|本期分享学员|

J同学

汉艺国际教育 建筑学部 在读学员

本科 某南方大学 环境设计专业

获 G CROSS创意奖 银奖

江苏省室内设计大奖赛 “星空间杯” 铜奖

蓝桥杯大赛 内容创作大赛平面创意赛道(学生组)全国三等奖

当年高考没想太多,一闭眼我就选了环设。

那会儿报专业也没有功夫想那么多。我寻思与其想来想去还不如直接用排除法逐个排除不适合自己的专业。

因为自己是学画画的,我觉得视觉传达、平面设计这些专业会更适合我。可谁让我那会儿自信心满满,充满叛逆思想。

当时心里活动belike:虽然我擅长,但我就不想学跟二维有关系的专业。

收集的鸭鸭

最终主打一个突破自我,选了环境设计,但后来我发觉自己还是太年轻了。

记得高考时班主任总在说,现在好好复习,等考上好大学你们就可以放羊了。也许因为我是个过于较真的女孩吧,这种敷衍的话我居然都信了。真到大学中,我才发现老师骗人。因为环境设计一点都不...轻松。

环设的课特别特别多,以至于我每天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加上学校对绩点有限制,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可以拿到85分以上的成绩,因此大家也都在拼命地刷绩点,竞争无比激烈,而我光拼命追赶就已经很累了。

另外我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交流非常重要。

人在汉艺,非常happy

其实很早之前我在网上测过i值,发现自己大概在70分—80分左右,属于那种跟人打交道还需要恢复精神的类型。高中时我基本上就是自己一个人在画画,这个状态不需要和别人过多地social。

但做艺术设计,尤其是做作品集,交流沟通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合作时你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组员,就有可能被坑。

幸好在汉艺我的组员还是非常可靠的。

就我听别人说,有的人可能就属于容易走神且比较自闭的那类人,经常听不进去组员的讲话,也不愿意过多地进行分享,老是产生无效沟通让组员互相内耗。磨合不好最后大家都会很累。

但我组里的成员都很好,就没有这些问题。

当时我在元宇宙夏令营小组,有一个英本的同学,还有两个视觉传达的同学。大家都是各司其职,做自己份内的事情。擅长建模的建模,擅长做平面分析处理的就去做平面分析处理。

一些草稿

我们大家都有很多的idea。调研时就希望能把思维发散一下,做一些抽象的东西。那说干就干呗,我们把建筑的照片打印下来,然后附上了硫酸纸,各自表达看法。

毕竟大家都是学美术的,多多少少有美学功底和审美,整个调研进行得非常顺利,最后所有奇奇怪怪的想法都画在硫酸纸上了。大家的沟通也越来越顺利。

写在硫酸纸上的idea

在小组里交流、合作对我来说还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比如英本的那位同学就跟我分享了很多国内国外的设计思维差异,差距还是蛮大的。而且因为要申请海外的院校,这位同学为我分享了很多海外院校的信息,这也是我之后选择留学英国的原因之一。

一些上海印象

说到G CROSS获奖的作品,当时非常巧,我在汉艺认识的其他朋友也都喜欢看动漫。上海之前有一个吉卜力工作室的展览,里面有一个把电影情节元素分散到各个建筑空间中让人体验的项目。当时我们就想做一个类似的设计作品,也就是电影空间叙事。

作品草图

拿《闪灵》举例,这个恐怖电影最记忆犹新的情节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吧。斧头把门砍开后,木屑在房间里溅出来,一只眼睛从门上的洞里露出来。我们组要做的就是把类似的记忆深刻的元素具象化,呈现在建筑空间里。

作品的题材灵感则来源于一部动漫的角色经历,同时还借鉴了我看到的一个无锡酒店的主题元素,兼具东方和江南的特色。

我当时去搜了一下这个品牌酒店的调性以及之前做过什么样的作品,最终又选了一些陕西风格的元素,让人觉得有一种豪放的感觉。

luna你看得懂吗?

这里要感谢一下李老师对我们作品的指导~

感觉大学老师的教学一般只是直接教大家做什么。但汉艺这边的老师更多是提建议,不会干扰学生的想法。这给了我们更多自由发散思维的空间。

李老师就不会直接去告诉我们最后要做出来一个什么样的成品。看到我们卡壳了,她才会去提醒一下。必要的时候,李老师也会给我们开秘籍,例如李老师后来帮我们找来了负责交互教学的老师丰富这个项目。我们最终的作品也加入了相关的交互设计元素,用了就很有效,感觉确实能加不少分。

上海旅拍

我觉得我最后大概率会以英国的院校为主。

拿奖前其实我就考虑留学的事情啦。主流留学国家就这么几个,我首选英国。

其它国家,像美国费用太高了,而且申请时间比较紧。语言成绩和GPA成绩都需要提前交上去。一些冷门国家也需要有小语种经验,时间上需要的更多。

其实说心里话,出国最吸引我的一个地方,还是可以四处旅游,然后趁着年轻见识一下国外的风土人情。关于未来我没有特别多的想法。有的人出国可能就是为了混一个学历,有的人则是为了钻研自己喜欢的领域。但说实在的,我的生活没有那么有计划也没有那么赶时间。

出一个cosplay

可能在国外待上2、3个月,涨涨见识,才会有更好的规划。不论是做什么,在现阶段想这么多也是没什么用的,还是把当下自己该做的做好比较重要。

在这里我想跟汉艺的学弟学妹们说,选择当下最想做的事情去做就好啦。其实人生无论做什么决定最终都会后悔。而且可能有的事情真去做的时候,你会发现不像你想的那么好,有时不如及时行乐。

参加舍友的课设帮忙画的形象

我的烦恼也挺多的,毕竟现在我也算是从环境设计转到建筑设计了嘛,一边要学很多跟建筑有关的新知识,一边也要赶学校重复而枯燥的各种空间设计作业。

向老师就这么经常安慰我,他是个挺风趣幽默的人。记得作品刚获奖时,我还有点小得意,说这个“水奖”真是瞬间令自己信心大增,他就开始在微信里调侃:“拿下UCL都不是问题了。”我顿时感觉脑内充满了活跃的多巴胺。

和向老师的聊天

咱就是说提前许愿一个UCL,野心不算特别大吧~

如果有更多关于留学申请,作品集准备的问题,欢迎联系康石石。

1 阅读:16
猜你喜欢

尔芙康石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