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保殒命雄关之日,12位寡妇答应一起出征,12位寡妇分别是谁?

评书演义快看 2024-05-19 21:26:33

罗家将中的屠炉公主,郑家将中的陶三春,薛家将中的樊梨花、陈金定、窦仙童,等等,几乎每个家将故事中都会有一到几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但没有任何一家的女将,在数量与战绩上能与杨家将相比。

杨家将的故事源远流长,从残唐五代以一杆火尖枪称霸河东的杨衮开始,历经弃枪学刀、一把金刀横扫对手的金刀无敌杨继业,到威震三关的杨六郎,再到殒命雄关的杨宗保,相对杨家将十一代之多的传承,故事只讲了约三分之一。这其中涌现出来的女将,就已经不少于二十个。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十二寡妇征西”中的12位“寡妇”。

有人问:十二寡妇征西,12位寡妇分别是谁,她们分别是谁的妻子呢?

行,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的故事,看完你就明白了。

话说杨宗保殒命雄关之日,正是金刀令公杨继业妻子佘老太君百岁寿辰当天。天波杨府张灯结彩,鼓乐齐鸣,到处都弥漫着欢声笑语,一片喜庆。

杨宗保的得力干将孟定国三百里加急,路上连换了十四匹快马,终于赶在大家正在给老太君祝寿之时赶到了天波杨府。他一看现场的气氛,顿时呆住了。他想:“啊,今天是老太君生辰,我这时候将元帅为国捐躯的噩耗和她说,她这生辰还怎么过呀?”

孟定囯还在犹豫,老太君已经看见他了:“定国啊,你怎么回来了?是不是宗保让你回来给老身祝寿来的?”

“是,是的。”孟定囯强颜欢笑,回答道。

穆桂英眼尖心细,早已察觉出孟定国的不妥之处。她趁着孟定国身旁无人,悄然走上前去,低声问道:“定国,你和我说,是不是边关发生了什么事?”

孟定国低下头,声音颤抖着说道:“嫂子,我保哥……他战死沙场了。”话语虽轻,却如晴天霹雳般在穆桂英耳边炸响,她的心头猛地一沉,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

老太君活这么久,什么场面没见过,她从见到孟定国的第一眼,就知道孟定囯绝对不是回来给自己祝寿的。一则哪有穿着盔甲前来祝寿的,二则哪有祝寿不带贺礼的,只是之前很多同僚在排队给自己祝寿,所以,没能抽身细问。穆桂英过去问孟定囯的时候,她就注意上了,她虽然听不清他们说什么,但从穆桂英忽然全身一颤,接着脸上泪如雨下,她就知道不妙,连忙走过来,厉声问道:“定国,快说,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孟定囯一看瞒不住了,于是就将杨宗保在雄关战死的事说了。

老太君一听,大声道:“撤红换白,我要给我的乖孙祭奠!”

很快,寿堂变成了灵堂。

老太君对前来祝寿的同僚道:“诸位,你们请回吧,让你们见笑了,老身的孙子杨宗保为囯捐躯,我们杨府要给他祭奠,我这寿辰不过了。”

双王呼延丕显、汝南王郑印、护囯王曹凯、定囯王张光远、东平王高增等十几个人不愿离去,说也要祭奠一下杨宗保再走。

双天官寇准向来与老杨家关系挺好,他也来祝寿,也知道杨宗保战死沙场的事了,他为什么先走了呢?

原来寇准一听杨宗保战死,心中便担心西夏趁机长驱直入,连忙上朝找宋仁宗商议对策去了。

宋仁宗一听杨宗保战死,连忙召开金殿会议。 大家议论纷纷,有的主战,有的求和,主战的说堂堂天朝岂能示弱西夏小国,主和的反驳说现在朝中哪还有良将,两方争论不休,难有定论。

宋仁宗问寇准:“寇爱卿,你怎么看?”

寇准说:“臣是主战派。”

宋仁宗道:“朕也不想议和,但无人能领兵出战呀?”

寇准说:“皇上何不降驾与我同去天波杨府祭奠一下杨宗保元帅,说不定老杨家就有人肯领兵出战呢。”

仁宗一听,道:“行,文武百官随我同去祭奠杨元帅。”

仁宗皇帝祭奠完杨宗保,佘老太君问其道:“皇上,如今雄关危在旦夕,不知道皇上派谁出征?”

皇上道:“不怕老太君见笑,朕这次前来,一则真心拜祭杨元帅,二则也是想要看看杨家还有没有良将可以出征。不过,我看整个天波杨府只剩一班孤寡,应该是没人能够带兵出征了。”

老太君一听,当时就不高兴了:“谁说我们老杨家没人能够带兵出征了?我孙媳妇穆桂英带兵大破天门阵的事,您没有听说过吗?别看我们都是一班寡妇,可我们个个都巾帼不让须眉!”

大郎的妻子周云镜、张金定,二郎的妻子耿金花,三郎的妻子董月娥,四郎的妻子罗氏女、耶律金娥,五郎的妻子马赛英,六郎的妻子柴郡主、王兰英,七郎的妻子杜金娥,八郎的妻子蔡绣英、耶律银娥,还有杨宗保的妻子穆桂英,杨宗勉的妻子焦月娘,她们一听,也纷纷过来请战。

皇上一看,非常感动,问老太君:“老太君啊,你觉的她们谁挂帅合适?”

老太君道:“她们谁都可以挂帅,不过,这次老身决定亲自挂帅,请皇上恩准。”

皇上愣住了:“啊,老太君,您都上百岁了,还能挂帅?”

老太君道:“皇上,听你这话,您是瞧不起老身我咯?”

“不是,不是!”

“抬我刀来,等我练几招给皇上看看。”老太君吩咐道。

佘老太君拿过大刀,举手就来了个“刀出如龙”,接着“刀劈猛虎”、“横扫野狼”、“力劈华山”、“一马三刀”,一招比一招快,一招比一招猛,看她这阵势,哪像个上百岁的老人?

皇上看得连连点头,最后,他当即同意让老太君挂帅征西。

除了常伴左右的杨八姐、杨九妹、杨排风之外,老太君在一班寡妇中挑选了十一位,加上她自己,正好是十二位寡妇,故她们此次征西,又被人们称为“十二寡妇征西”。

老太君挑了哪十一位寡妇?她们分别是谁的妻子呢?

周云镜和张金定,杨大郎的妻子

周云镜是周令公的女儿,擅长家传的铁旗刀法。张金定是张令公的女儿,擅长张家枪。

周云镜在花解语离开杨府后,成为了七郎八虎妻子中最有威望的一个,她办事公正,赏罚分明,非常受大家的尊敬。她在征西的时候,奋勇争先,身先士卒,铁旗刀下斩敌无数。

张金定性格隐忍,不爱出风头,但在家囯大义之前,她也毫不退缩,数次单挑西夏猛将,皆大胜而归。

耿金花,杨二郎的妻子

耿金花是北汉十二令公之一的耿令公之女,擅使一柄大马金刀,人称“金刀耿二娘”。曾在雁门关外,刀劈耶律不古。

耿二娘在征西时,表现更加出彩,斩白圣诛柬天神,为征西成功立下汗马功劳。

董月娥,杨三郎的妻子

董月娥的箭术堪称一绝,“百步穿杨”对她来说,那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人们尊称她为“神射董三娘”。曾在雁门关外,连发两箭,将辽囯的耶律大江和耶律大海双双射落马下。

这次征西,她的高超箭术又有了用武之地,数次用神箭之术立下奇功。

耶律金娥,杨四郎的妻子

耶律金娥是宋辽议和后,随杨四郎回到天波杨府的。杨四郎本来在中原已娶妻罗氏女,但罗氏女不擅武艺。所以,老太君让她和柴郡主、蔡绣英三人留在天波杨府。

耶律金娥武艺高强,在金沙滩就是她活捉的杨四郎,此次征西,她也立功不少。

马赛英,杨五郎的妻子

马赛英,马令公之女,她是杨五郎出家前娶的妻子。她擅长使一条“九股链索”,人称“神索马五娘”。

此次征西,她绞杀西夏两员虎将,表现十分出色。

王兰英,杨六郎的妻子

王兰英是王令公之女,金刀圣母的徒弟,杨六郎指腹为婚的妻子。自从在童山与杨六郎相遇下山,在遂州之战和大破天门阵中,表现非常突出,简直就是杨家将中的王牌,与人过招,鲜用三个回合!

此次出征西夏,又到了她的表演时刻,每场大战都少不了她的身影,直到后来,敌人一见到她就逃。

杜金娥,杨七郎的妻子

杜金娥,杜令公之女,杨七郎指腹为婚的妻子。传说她是天上将星临凡,后被方外高人带到高山学艺,练得了一身超厉害的本事。与杨七郎在金鸡岭完婚后,在儿子即将临盆时到边关找杨七郎才知道丈夫被人陷害而死。从此,她也以寡妇的身份陪伴老太君身侧,为七郎尽孝。

这次征西,首先立功的便是她,她手使一杆胜龙枪,不出两个回合就打得王文帽子都歪了,狼狈不已。王文儿子王翔一见,催马出来,双战杜金娥。

杜金娥毫不惊慌,将手中胜龙枪舞得呼呼作响,左挑右刺,打得王家父子节节败退。最后,他俩知道,再战下去吃亏的一定是他们。因此互描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一起拨转马头,落荒而逃。

耶律银娥,杨八郎的妻子

耶律银娥是在杨九妹盗取金刀时,随杨九妹一起来到天波杨府的。

她和姐姐耶律金娥一样,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又有名师指点学艺,因此武艺很是了得。此次征西,她也立了不少战功。

焦月娘,杨宗勉的妻子

焦月娘,杨六郎结拜兄弟焦赞的女儿。她刚与杨宗勉成亲不久,杨宗勉便在攻打铜光阵时死在了沈达的狼牙棒下,从此,她成了寡妇中最年轻的一位。佘老太君劝她改嫁,她誓死不从。

当然,作为焦赞的女儿,她从小又在天波杨府长大,她的武艺也是很拿得出手的。此次出征,她也立了不少战功。

穆桂英,杨宗保的妻子

穆桂英,黎山圣母的徒弟,杨宗保的妻子。她文武全才,杨门女将中,除了佘老太君,威望最高的就是曾挂帅大破天门阵的她了。

此次征西,她立的功劳最多。曾孤身犯险,深入绝谷探查地形。然后又趁王文约战杨文广时将计就计,领一队人马在事先堪查好的地方设下埋伏。然后在约好的时间,火烧敌营。

老太君一见敌营起火,便带兵杀了过去,与穆桂英所率人马前后夹击敌军。

西夏军开始还不知道大营怎么着火了,正忙着救火呢,被神兵天降一般的穆桂英他们一阵厮杀,个个人心惶惶,正往外跑,又遇到了老太君率领的大军,更加惶恐,未战先怯,哪里还有原先的战斗力,很快就被宋军打得溃不成军。

王文王翔想趁乱逃跑,早被穆桂英母子盯上了,他们拍马就追。最终,杨文广枪挑王翔,穆桂英刀斩王文,取得了征西的大胜。

4 阅读:612

评书演义快看

简介:侠义小说,国学演义经典!一杯酒,一生情,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