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笼中》:当“野蛮人”走进“文明社会”

有爱评论区 2023-06-30 15:22:09

像《八角笼中》这样搞大规模点映的片子也是没几个了,我错过端午期间的点映场后,依然能在正式上映前一周把它看掉。

只有对自己极富信心的电影才敢这么干,该片也确实有这个底气——王宝强沉寂多年后导演的第二部长片,改编自恩波格斗俱乐部事件的现实题材,讲述一群山里的穷孩子在另一个大孩子的带领下学格斗博出路的故事,卖相真的不错。

我看完《八角笼中》最大的感受是:一群成长在蛮荒中的“野人”,突然闯进了陌生的“文明社会”,他们被吃干抹净,体无完肤,最后又靠着学习这个社会的规则起死回生……区别在于,他们每一步都需要豁出命去走。

这是一部与现实联系越多就越有嚼头的电影,里面所传递的社会意义也应该被更多人看到,因此,在“进步很大的佳片”与“仍有不少进步空间的剧情片”之间,我还是愿意倾向于前者,给它一个结结实实的好评。

【友情提示:下文会有全程剧透。】

稍微有点经验和联想力的观众,一看《八角笼中》的题材与梗概,就能把故事猜个七七八八,“量贩式”《摔跤吧!爸爸》+“低浓度”《我不是药神》,感觉立刻就来了。

但剧情好猜不代表电影不好看,只要叙事到位了,再“套路”的故事都能看头十足。

《八角笼中》的第一层看点,便是主角向腾辉与野孩子建立羁绊的过程。

无良奸商王敬福想借“前市级格斗冠军”向腾辉的名头卖货,向腾辉便抓来一群曾向自己劫道敲黑砖的野娃娃搭台唱戏,结果戏没唱成,王敬福先进去了,这群孩子的去留就成了向腾辉的问题。

“大泷山的孩儿,你管球他该咋个办”——大泷山的原型是四川大凉山,那里曾是真正的一穷二白——稍微有点“常识”的普通人都明白,大泷山帮不了,也管不了。

接下去就是双方出于“合则两利”携手前行的常规动作了,适当展示一下山娃子的穷困和单纯,搭配他们接受训练的日常,再加上孩子们进八角楼打表演赛赚钱的刺激场面,类似的“升级”戏码总是百看不厌。

我印象很深的一场戏,是苏木和马虎在省城夜总会被混混们找麻烦,粗野生猛的苏木一言不合就要夺刀捅人,这和先前打几下解围就跑、此时极力阻止他伤(杀)人的向腾辉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未经“教化”的孩子们身上,除了天真纯朴,还有一股生机勃勃又充满危险的冲动,如果没人管教,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不是在羸弱无助中消磨湮灭,就是在愤怒仇恨中违法犯罪。

助理王凤的话说进了向腾辉的心里:你不想将来隔着玻璃看那帮娃娃吧?

向腾辉曾经就是这样一个伤人坐牢的苦命孩子,他不想类似的悲剧再次重演,更何况他这人压根不懂装模作样……所以,他必定会将假把式变成真把式,认认真真教野孩子们学格斗。

其实,除了有一股子吃苦耐劳的毅力外,这些山娃子也没别的优势了,身子骨又弱,还得靠向腾辉给他们买肉补充营养、做系统训练……

我对这段成长还蛮有感触的,结合最近高考生选专业的舆论话题来说,越是有钱有势的家庭,孩子的学习机会和试错机会就越多(出身好的孩子自诞生起就有康庄大道等着TA了),反之,越是条件普通/不好的家庭,孩子选择的机会就越少,哪怕挑个专业也是再三比较、战战兢兢……

而对大泷山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根本没路可选,只能走眼前唯一的那条路,向腾辉练过格斗,他们就学格斗,如果向腾辉是卖红薯的,他们就去做小买卖。

靠着这份破釜沉舟的冲劲和脚踏实地的努力,腾辉格斗俱乐部的大师兄和二师兄顺利打进了“乾坤诀”的决赛圈,沿着他们的小路走到了更大的世界。

之后,《八角笼中》便步入了更有看头的下个阶段:一群原本无人关注、无人在乎的社会边缘人物,好似茫然无知的野蛮人,闯进了一个同样弱肉强食却吃人不吐骨头的“文明社会”。

对那些“加害者”来说,这种没大钱、没背景、没根基的“乡下人”,不敲打、拿捏一把,那都对不起自己社会人的身份,更别说向腾辉坐过牢、有案底,还曾利用未成年人打商业格斗赛牟利,这些都是定时炸弹——“我们哪儿是在勒索你、套路你啊?我们是在帮你。”

私立学校的李校长,表示可以给孩子们免借读费,还给学籍学位,条件是要两百万赞助费,就向腾辉那个跟开简陋慈善堂一样的俱乐部,这笔买卖还真值得考虑(当然,名利双收的学校好处更多);

乾坤决主办方的谢理事,提示向腾辉把马虎、苏木等几位选手转去其他俱乐部,毕竟腾辉俱乐部仅仅是靠“能打”进入这个圈子的,分一点“资源”出去,可以避免许多明里暗里的阻力,这同时也是替向腾辉慢慢拆掉定时炸弹。

然而,向腾辉和山娃子们根本不懂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历史黑料被曝光后,他们迅速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

这出戏里最有讽刺意味的就是社会责任感爆棚的媒体行为——越是无权无势无背景的犯事之人,被各路媒体采访的力度就越大,因为足够安全,还能出有吸引力的报道,身上贴满负面标签还有点小钱的“社会底层”向腾辉,正是最完美的报道对象。

对于这样一个完美的批判对象,谁都可以站在道德高地上骂两句踩几脚,媒体的密集曝光又加剧了向腾辉与他周围的压力,许多孩子被拉走,俱乐部也到了寸步难行的境地。

向腾辉明白,自己不是这群文明人的对手,玩不过就不玩了,于是他选择认输,自作主张把剩余的娃娃们转了出去,关停他一手建立壮大的“是非之地”。

只是CJ俱乐部老板太过阴险恶毒,巧取豪夺了马虎和苏木后,能用则用,一旦有力不从心的迹象就想喂违禁药,即便把他们毁掉也在所不惜,甚至他可能就是奔着向腾辉付不起的违约金去的……

人会受欺负,大多只是因为弱小,没别人替自己出头——如马虎所说的,他的命运就像打水漂的石头,在水面上即便打了几个猛子,最后也会坠入水底。

得知真相的向腾辉,愤怒地去揍CJ俱乐部老板要回合同,结果只能是被对方踢断手臂还无功而返……回去看着路上那些变脸表演,向腾辉渐渐明白了:只有一张脸的他是翻不起风浪的,他不仅要玩得起,还得玩得赢。

缺乏门路、声名狼藉的他,最终选择借用媒体反击,他学会了规则,通过电视直播演了一出漂亮的大戏。

明知节目组会在镜头下把自己吃干抹净,向腾辉却表现出了被尖锐问题伏击打懵的窘迫,以此营造他“不会说谎、心直口快”的鲁直人设;与此同时,他一边添油加醋坦诚自己是个骗孩子练格斗、进行不人道体训的骗子,把反感厌恶自己的人血压拉满,一边又强调“除了我,连骗他们的人都没得”,进一步博取认可自己之人的同情支持,正反两拨人的关注和声量他都得到了。

最绝的一招,是监狱里的马虎痛斥向腾辉不负责任把他们卖了,如果心中有愧的向腾辉说实话,就会承认过错,但他却反咬马虎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尽管两人全程吐露真言也能出成效,可就“改变现状”这一目标来说,把CJ俱乐部暗示成与向腾辉有违法利益瓜葛的同伙,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向腾辉承受更多非议,迅速换来了苏木等人的自由身。

这场戏,不禁让我联想到了现实中王宝强的两段过往:

一是2016年与马蓉离婚的舆论风潮,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王宝强及时止损、稳扎稳打,还没爆出啥实质性黑料,在外人来看,他不但赢了,还赢得漂亮;二是2017年首次执导的电影《大闹天竺》票房大卖但口碑奇烂,获得了当年金扫帚“最令人失望导演”奖,王宝强大方应邀,亲自登台领奖接受批评,并表态要知耻后勇。

戏内的向腾辉很像戏外的王宝强,都有一种真实诚恳的特质和底色,他们不一定全然憨厚、实在,可以肯定,他们绝对不傻。

除了上述那些感受,《八角笼中》还运用了不少上档次的“电影语言”,比如依靠不同的镜面反射做镜头叙事,比如向腾辉不断学抽雪茄来象征他从假把式到真把式的成长等等,这些尝试,细心的观众都会看到。

最典型的要数结局时苏木打的那场、也是全片唯一一场详细描绘的比赛,哪怕全程采用黑白画面降低了暴力程度,也难掩格斗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血腥和残酷(昨晚坐我旁边的大姐,看这场戏时于心不忍地“啧啧啧”了好多次)。

这一段拳拳到肉的格斗,是对《八角笼中》以及影片里山娃子们人生的最佳技术总结: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不管踏实抑或取巧,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的每一步,都得用血水和汗水走出来。

1 阅读:48

有爱评论区

简介:起于偶然,贵在坚持。电影影评、美剧剧评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