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想考个秀才有多难?过三关考试十余场,录取率更是低的离谱

曼梅聊娱乐 2024-05-07 22:07:56

古代的帝国能够长久的保持繁荣昌盛,离不开源源不断的人才,就这样科举制孕育而生,从隋朝开始,到清朝结束,虽然清朝是最后一个朝代,但是当时想考取功名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清朝的考试规则

想要吃上国家饭也是要接受重重的挑战,整个考试过程环环相扣,从平平无奇的秀才,到贡生、增生、附生、举人,再到最高荣誉的进士,不仅中间的过程难,录取率也很低。

秀才

秀才对于古时候的读书人来说,有着很高的含金量,不仅是对自己的称赞,也是人生理想的起点,是打开仕途大门的钥匙,是起点也是最难的一道关卡。你从书生起,要想获得秀才的称号,必须要在自己的家乡那边考试,和同乡的书生们一绝高下,要是不通过,那就完了,就算你通过了后面还有着更严格的挑战。

除了制度严格,当时的读书人,能够接受什么程度的文化教育,也取决于自身的家庭,当时有钱人的家,能够请到学问高的老师,而那些寒门子弟,只能在村子里的村塾和那些不要钱的义塾里面蹭点学问,两边的教育质量没有可比性。

民间流传,当时有一个叫王秀才的人,家里面很贫困,但是他从小聪明过人,家里也是想办法供他读书,他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就离家出走,自己出门打拼。

在外面坚持十多年,每天就在路边帮别人抄书,生活过多的很难,直到快三十岁了他终于在县里面中了秀才,高兴还没来得及,就被通知,下一个考试乡试,两个月后举行。

乡试与会试

乡试更严,考官是朝廷亲自任命的人,水平高,难度大,让很多人不寒而栗,在古时候,乡试还有一个名字叫秋闱,每年到八月份秀才们才聚到一起,一决高下。

通过乡试的人也是没几个,大家应该都听过范进中举的故事,他在乡试这关卡了很多年,他十五岁就是秀才了,直到年过半百才考过乡试,获得解元的称号,当时范进头发都白了,但是仍然很高兴,人都以为他疯了。

中了秀才以后,就开始准备乡试,只有两个月时间,没日没夜的读书,饭都顾不上吃,等到乡试那天,还是在最后一关被刷下来了,就在他难过的时候一个中年人告诉他,读书人,不能放弃,坚持下来一定能成功,这个人就是当年的解元范进。

乡试虽然没过,但是王秀才也没放弃,更加刻苦的钻研读书,期待在会试中脱颖而出,会试也叫春闱,也是由朝廷主持的考试,能够通过的人会有资格被录用当官, 王秀才熬过了一个又一个日日夜夜,终于在某年的春天,他如愿以偿地通过了会试,获得了"贡生"的美誉。

殿试

有了进宫当官的资格,当他穿着官服装走在皇宫的路上,谁也想不到,这个寒门子弟,通过十几年的打拼终于开启了新的篇章,但是考验还没结束,来到了最后一关,殿试。

殿试可是最高级别的考试了,是皇帝亲自监考,就在紫禁城内进行,书生们直接在皇帝面前回答,这对心理素质也是很大的考验,毕竟那可是皇帝啊。

从踏进紫禁城那一刻,王秀才就感觉到了压迫感,一介草民,从没想过自己能走到这一步,殿试那天,他浑身直哆嗦,手心汗流不止,踏进金碧辉煌的大殿,看着至高无上的皇帝,他战战兢兢的接过皇帝给的试卷。

但是他准备落笔的时候,他回想起来自己的前半生,经历了这么多磨难,终于走到这一步,要是考试没过,那前半辈子的努力不就白费了。

但是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不成功便成仁,王秀才把所有的杂念抛到脑后,专心考试,最终通过殿试,夺得进士。

功名是需要代价的,在古代社会,人们的思想全被科举制给灌满,就拿范进来说,当时范进考上直接就魔怔了,要不是被父亲一巴掌拍醒,他就疯了,范进的母亲因为喜极而死。

当时的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功成名就,都在追求功名,也失去了最纯粹的理想。

0 阅读:0

曼梅聊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