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林彪手下的参谋干事,建国后官至大军区司令,活了102岁

绿海看历史 2024-05-08 21:54:54

1928年,在中共赣南党委的策划与领导下,信丰县的穷苦农民们集结起来,发动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武装起义,有力的震慑了当地的国民党反动势力。曾思玉将军是此次起义的核心成员之一,他在起义成功后顺势转入红军游击队服役,自此开启了艰苦而又波折的革命历程。

1930年,曾将军被调到红军主力部队工作,历任团指战员、师侦察参谋等职务。1934年,他随军长征,部队进入贵州之后,刘帅特地委派他带领30余名精干战士组成侦察分队,负责侦察地形、摸清敌情,帮助主力部队突破敌人的层层围堵,安全向川西转移。曾将军接领这项任务之后,立即开始行动,每次主力部队到达陌生地区,他都会立即到周围做侦察,充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敌情,做到有备无患。

1934年底,红军抵达乌江南岸,驻扎在此地的国民党军为了阻止红军渡江北上,已经提前焚毁了江上所有桥梁和渡船,与此同时,敌将薛岳正率领数万大军昼夜兼程追赶红军,如果我方再不有所行动,极有可能会被敌人困死在乌江畔。危急关头,曾思玉急中生智,想到了用竹子搭建浮桥供部队渡江,上级首长随即指派他带领两个工兵连伐竹架桥,为部队开辟逃生通道。

另外一边,敌人在察觉到红军的意图后,马上围拢过来,疯狂攻击扎竹桥的红军工兵部队。当时情况十分危急,敌人射出的子弹在工兵们的头上乱飞,有好几位战士不幸被子弹击中,当场牺牲。曾将军的警卫员见状,便劝解曾将军暂时到后方坐镇指挥,以免出什么意外。可曾将军却坚持留在一线,和工兵们并肩作战,革命者不惧枪林弹雨,更不怕牺牲!

1936年中旬,红军顺利走出草地,进抵腊子口,此地险峻异常、易守难攻,国民党军在此地布置了数千人的阻击部队,作势要将红军堵在川甘交接地带,一举歼灭。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中央军委立即指派最能打的红二师强攻腊子口,务必要将敌人击退,以解红军之围。

可敌人的火力实在过于强大,红二师一连发动了三次猛烈进攻,均未能破坏敌人的防御体系。眼看情势对我方愈发不利,曾思玉毅然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带领一支部队绕到敌人的侧后发动进攻,敌人对此始料未及,一时乱作一团,首尾不能相顾。红二师趁此机会再度发动正面强攻,终于将敌人打垮,红军主力趁势通过腊子口,顺利进入甘陕地区。

抗战时,曾思玉将军在八路军115师担任参谋干事。1937年底,他奉罗帅命令前往晋中一带搞民运活动,征召新兵、募集抗日善款,晋中的老百姓对曾将军的工作很是支持,当地的热血青年纷纷报名参加八路军;当地的乡绅则纷纷慷慨解囊,为八路军捐钱、捐粮。仅仅1个月的功夫,曾将军便拉起了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同时还囤积了大量物资,足够部队半年的用度。

1938年初,曾将军又被转调到某主力团政治部工作,1939年,他奉军委指派,率军横穿河南,安全抵达山东,并在鲁西建立根据地,与日伪军展开斗争。抗战胜利之后,他转往华北军区工作,在徐帅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军展开旷日持久的拉锯战,1948年,东野派兵进入华北,支援华北军区作战。华北军区随即向国民党军发动了总攻,一连解放了张家口、天津、北平等战略要地。

建国后,他被派往东北军区任职,1951年,他前往朝鲜征战,多次击溃联合国军,受到了志愿军总部的大力表彰。1955年,他从朝鲜返回,进入军校深造,毕业后转往沈阳军区工作,动荡爆发后,中央军委紧急指派他到湖北主持军政工作,以稳定当地的局势,制止摩擦、武斗。

1973年,曾将军被派驻到济南军区担任一把手,1976年,动荡结束后,他根据党中央最新的指示,开始着手平反冤假错案,替老同志们主持公道,除此之外,他还狠抓部队训练,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解放军的战斗力,消除动荡对于部队建设的负面影响。

1980年,曾将军退出一线岗位,将指挥大权交到年轻干部的手中,1983年,他彻底离开部队,转往大连休息、疗养。2012年,这位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了一辈子的伟大革命先驱病逝,时年102岁。

1 阅读:36

绿海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