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侬软语在海外响起,让世界领略江南风情

华舆 2024-02-22 14:10:44

刚刚完成在美国纽约、洛杉矶、拉斯维加斯、旧金山四城为期两周的文化交流活动,又马不停蹄赶赴新加坡。昨天(20日),上海评弹团一行10人演出团抵达新加坡,在滨海艺术中心先举行导赏,为2月21日晚演出“预热”。

当地观众的热情出乎策划方和演员的预料,预计一个半小时的赏析活动进行了两个多小时,观众提问环节从原本的半小时被“无限延长”,直到剧场“催关”,观众才依依不舍散去。晚上的演出也是一票难求。

▲当地时间2月2日,上海评弹团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上演快闪音乐会。图为评弹艺术家在现场表演。(图片来自中新社)

未演先热

上海评弹团和新加坡观众这场“艺术之约”原定在2020年,虽然推迟了整整4年,观众却依然热情。昨晚的“预热”演出,现场很多都是初次听评弹的年轻观众,高博文和陆锦花带来的这场导赏既有《江南好风光》《莺莺操琴》《情探》等传统曲目,也有经过改编的新戏码。尤其是高博文在《珍珠塔》里一人分饰三个角色,尽显评弹演员塑造角色的功力,也让观众看到这一艺术的丰富性。令人欣喜的是,现场有不少年轻人,他们此前对评弹是“只闻其名,不闻其声”,对这门曲艺的想象停留在父辈的回忆中,而身临其境感受后渐渐懂得了他们的痴迷。

提问环节,年轻一代关心的是“这门传统曲艺还红火吗?”“如果以后去上海或者苏州旅游,还能听到评弹吗?”听说即便在如今互联网时代,评弹在长三角依旧有着大量观众,至今上海、苏州等城市还有大大小小数百家书场,听评弹早已成为江南人的生活日常……倒令他们放下心来,剧场响起的掌声正是他们内心最诚挚的期待。

四城圈粉

此前赴美文化交流,评弹团带去的名为“龙腾四海贺新春”的演出汇集高博文、吴新伯、姜啸博、黄海华、周慧、陆嘉玮、陶莺芸、朱琳8位评弹名家,所到之处不仅吸引了当地及周边城市的老听客,更时时圈粉新观众。

文化交流首站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当吴侬软语响起的瞬间,不少久别故土的工作人员湿润了眼眶。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副署长徐浩良观看演出后感慨良多。他表示,以往每年联合国大使组团去中国上海等城市调研,多是关注经济发展,以后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他甚至找高博文提前“预定”演出专场。

法拉盛站的演出在当地市政厅举行,演出消息公布后引发强烈反响。有对教授夫妇从新泽西州驾车逾两小时来捧场,顾不上吃午饭先忙着买花篮,他们为演员送上花篮时眼中满是欣喜和自豪:“能在这里听到来自家乡的声音,真的很感动,也很骄傲。”

观众迭代

在洛杉矶和旧金山的演出,最大收获便是观众群体年轻化了。这两座城市居住着大批华裔居民,本就有相当数量的评弹老听客,高博文本以为会在现场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却没想到此次更多的竟然都是新面孔——他们有的是新移民,有的是留学生,年龄覆盖70后、80后,甚至90后。

散场后和他们闲聊,年轻一代直言不讳:“印象里评弹无非一男一女坐在一张桌子两边,一个弹一个唱,咿咿呀呀的也听不大懂。没想到,两个人一搭一唱,噱头十足,居然都没打瞌睡。”传统曲艺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不仅仰赖舞台上的薪火相传,更要依托观众更新迭代。

除了年龄的全覆盖,地域的“破圈”也是评弹推广的助力。现场,有不少“阿拉上海人”带着他们的福建太太、广东先生来“领略江南风情”,开始很忐忑,怕另一半觉得闷,后来惊讶发现“评弹自带吸引力”,原为“陪客”的福建太太、广东先生纷纷“反客为主”,全情投入、兴致盎然。

年龄、地域的“双破圈”,意味着评弹有望进一步在海外赢得广泛受众。(原标题:“江南声音”海外圈粉)(完)

作者/朱渊

来源:新民晚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