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司令违抗毛主席的军令,不过打了个胜仗,该如何处置他?

独家故事 2024-05-19 09:30:49

1948年10月,随着东北战场上的胜利,毛主席把重点放在对付华北的敌人,为了出其不意的对付华北的傅作义部,毛主席指示入关的各兵团要隐秘行军,可是有一位兵团司令却违抗军令打了一个胜仗。

这位兵团司令就是时任东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员的程子华,作为一位老资历的将领,程子华为何会违抗军令呢?其实这件事情的发生并不能全怪他,毛主席当时并没有直接下令要求他隐蔽行军。

从当时程子华的做法来看,他是没有领悟到毛主席的战略意图,并非刻意违抗军令,当时程子华考虑的是把北平的敌人吸引到北面,在行军途中经过密云,根据情报,密云城中的守军仅有一个保安团。

当时密云附近的百姓和地下党员得知主力来了,建议顺势拿下密云,毕竟密云在北平附近,一旦要打北平势必要争夺密云,何不趁守军空虚的时候拿下密云呢?程子华听了建议之后觉得有道理。

于是在12月2日,程子华下令一个师去打密云,很快敌人就龟缩到了城中,如此更加确定城中守军空虚,没想到在攻城过程中双方陷入胶着状态,不得已程子华又增加一个师参与攻城。

一直打到12月5日才拿下密云,这才知道城中驻防的不仅是敌人正规军,而且还是三个团共计大几千人,如此规模的战斗让傅作义有了警觉,很快就判断出是东野的主力部队来了。

傅作义迅速调整部署,把麾下的王牌第35军调回北平城,毛主席的作战计划就这样被程子华给“打破”了,因此虽然程子华打下密云,是打了一个胜仗,但当时毛主席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据程子华晚年的回忆录讲述,虽然他违抗军令打了胜仗,但是破坏了作战计划,不过毛主席并没有因此责怪程子华,主要原因是如此大规模的行军调动,敌人不可能不知道,并非是打了密云敌人才知道。

然而在1955年时,由于程子华是唯一没有授衔的正兵团级将领,有人就认为是程子华打密云违抗军令所致,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北平解放之后,程子华出任了北平警备司令,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他仍受重用。

1949年4月,程子华出任四野第13兵团司令,在建国之后,由于各地急需独当一面的干部,像程子华这样文武双全的将领被调往地方工作,例如谭震林就是如此,程子华调任山西省委书记、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1950年10月,程子华被调往北京工作,担任全国供销合作社主任、党组书记,此时的程子华已经离开了军队,不符合授衔的规定,所以他没有参加大授衔,并非是因攻打密云一事。

以程子华是资历和贡献,他若参加大授衔,不是大将也会是上将,不过虽然他没有军衔,但是他后来的成就仍非常高,担任过民政部部长、政协副主席,是副国级的干部。1991年,程子华在北京去世,享年86岁。

1 阅读:269

独家故事

简介:分析讲解不一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