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看农村|东兰县武篆镇巴学村2024年新春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南宁活动圈 2024-02-27 17:33:40
图/文 作者:黄安庄2024年春节,东兰县武篆镇巴学村继续举办新春文体活动,红红火火过大年。

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在得到本村乡贤罗永双、黄语海、黄必新、黄仁建等人士赞助的基础上,巴学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形式,开展“龙行龘龘(dá)展风采, 前程朤朤(lǎng)向未来”2024年春节主题文体活动,抒发人民群众笑迎新春的喜悦心情。活动有拔河、象棋、乒乓球、篮球比赛、文艺联欢晚会等,其中篮球比赛时间较长,从大年正月初一打到正月初三,每场比赛观众几乎爆满,运动员主要来自本村的巴学队、内坡先队、外坡先队、廷岁队、板乐队、弄内廷怀队、干孟板东队共7支屯级队登场相互切磋技艺,比赛中,各队运动员密切配合、顽强拼搏、竞相争夺,尽情展示风采,营造了团结和谐、健康喜庆的春节氛围。

大年正月初一晚( 2024年2月10日晚),村民们举办了巴学红军村2024年春节联欢文艺晚会。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乡村的年味更加浓烈,人间烟火味更加温馨,让乡亲们度过了一个文明健康、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乡村乡土是根是源,是梦想起飞的地方;我们带着梦、带着希望出发,带着爱、带着感恩返航;乡亲乡情乡音、家乡的美食、家乡的味道,令人魂牵梦绕。 巴学非常值得推介,巴学村位于广西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南部,距县人民政府18公里,距镇人民政府1公里,河百高速武篆互通口(收费站)位于巴学村巴学屯,巴学村境内有:列宁岩、龙蛇岩、银海洲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风景秀丽的东平河流域及拉甲风光。巴学还是一块红色热土,曾经是硝烟弥漫的战场,是二十世纪大革命时期红七军二十一师参谋长黄大权、百色原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黄正规等四十多位烈士的故乡,是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列宁岩)、红七军军械库、野战医院、右江革命地下交通站、东兰苏维埃政府旧址,留下了一代伟人邓小平、韦拔群传播革命真理、领导农民革命的光辉足迹。在大革命期间,为了保卫农讲所、红二十一师、野战医院、苏维埃政府等,老区人民在这片热土上曾多次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激烈的战斗,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谱写了不朽传奇,巴学村是东兰参加农民运动人数最多,革命烈士最多的村之一。

在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事业中,巴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带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拼搏。近年来,巴学村秉承“以善为人 以学为先”的村风村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巴学村党总支部现下辖2个屯级党支部,共有党员81人,男性党员55人,女性党员26人,流动党员26人,村党总支部支委会有5人,在党50年以上党员有10人,党总支部于2017年被评为自治区级“三星级党组织”,2020年巴学村列为全区第一批红军村,2020年12月被评为全国第一批“红军村”,2022年被评为全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现在村容村貌整洁美丽,村民团结文明,2023年接待了全区各级组织到巴学村交流学习3000 多人次,成为了全县基层组织建设的标杆。2023年,巴学村获评为广西乡村振兴示范村,自治区乡风文明示范村,五星“国旗工程”村,自治区农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

巴学也是一块宜居福地。全村土地面积约1491亩,土壤肥沃,以水稻种植为主,是东兰县的重要产粮区之一,碧绿的东平河流域水产繁多,茂盛的竹林绿带随着河流环绕巴学境内流向弄砦岩一带,被称为“小桂林”的拉甲山,风光旖旎、美不胜收。近年来,巴学村以石山奇岩、河域风光、生态山林为依托,打造出集餐饮住宿、水上游乐、山水观赏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天宝山风景区”,获“广西三星级乡村旅游区”荣誉称号,成为旅游养生的理想基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