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近海捕获的海鱼,放射性物质严重超标!日本海鱼你还敢买吗?

坐景观田 2022-07-24 09:04:45

7月22日上午,日本官方宣布,正式决定将福岛核电站受污染的核废水排放大海,预计明年年初开始实施。这一消息立即引发了各方关注,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对之提出了严重抗议,日本的不少民众也对此感到忧心不已,纷纷举行游行示威活动表达不满和愤慨。

2011年发生的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是继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之后,全球发生的级别达到最高7级(特大事故)的核事故,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引发的海啸冲击,多个机组发生了损坏,大量放射性物质汹涌而出,短时间内就污染了周边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和海域,超过10万人被迫进行转移。

参考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已经过去30多年,周边环境仍然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可想而知,日本福岛核电站的周边,目前的放射性水平肯定也会大幅超标,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人类安全活动的标准。

这不,近年来,日本有关媒体相继报出“重磅”新闻,称福岛附近海域所捕获的一些海鱼,其体内相关放射性物质浓度,远远超过了日本和国际的安全标准。比如,去年2月份,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消息,在福岛县近海捕获的“许氏平鲉”这种海鱼,体内放射性铯元素的活度,达到了每千克1400贝克勒尔,而日本食品卫生标准中这一数值则要求必须在每千克100贝克勒尔以内,足足超标了14倍。

此后,又有类似的消息被报出,不单单日本民众,全球很多地区的人们一片哗然,因为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海鲜产品,有一部分都来源于日本。在福岛核事故发生以后,日本方面先后将最多44种福岛附近海域产出的海鲜产品,列为禁售对象,不过,这些限制措施在去年年底又几乎全部取消。这就标志着来自日本的海鲜,其中包括来自福岛的海鲜产品,有流通到世界各地的几率和风险。

日本福岛事故发生后,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氚、碳14、钴60、锶90、铯137等,这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各不相同,其中有的能够达到几十年,也就是说相当于成千上万年之后,其影响都可能是存在的。

一方面,这些放射性元素,会随着核电站的起火和爆炸,随着空气、水流进入到当地的土壤、地表水以及海水中,然后随着大气环流、海水的流动进行扩散,距离福岛附近海域越近,放射性物质的浓度总体上就越高,这也是多年来福岛附近海域海洋动物体内放射性物质超标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事故发生后,为了快速降低反应堆的浓度,阻止放射性物质的进一步泄漏,日本方面选择用大量的水来进行“浇灌”反应堆,在此过程中,很多放射性物质就进入到这冷却水中。日本采取的方式是用大型密封储罐,来封存这些冷却水,目前总储量达137万吨的1000多个储罐,马上就要全部装完。

为了节省储罐的建造、维护成本,并减少占用土地的面积,日本决定不再新修建储罐了,而是用最省事、同时也是最不负责的方式,决定将这些核废水持续性地排放进大海中。除了此前已经存贮的137万吨左右的核废水,再加上今后一段时间仍然需要持续进行冷却所新产生的核废水,排放到大海中的核废水总量将是惊人的。

一旦这些核废水排放进大海,虽然日本方面宣称是经过充分的稀释,但放射性物质的总量没有发生变化,而且还会持续增加,那么,这些放射性物质对海洋以及海洋中的生物影响,绝不会因为稀释而得到缓解,相当于在以前核电站爆炸之后,又新“开辟”了持续性的、新的放射性污染源。据有关机构模拟测算,几天时间就会扩散大半个太平洋,其中以日本沿海、俄罗斯远东海域、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等区域影响最为严重。

这些放射性物质进入海洋中之后,一方面会在放射性衰变的过程中,产生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以及中子粒子流,对生物机体中的DNA、RNA、蛋白质等有机分子产生严重伤害,造成分子间的化学键不稳定甚至断裂,引发细胞快速衰老和死亡,机体各系统的器官和组织发生机能性操作甚至癌变,在持续性的影响之下,一些细胞还会发生基因突变,这种突变还会引发遗传性的一些病变。

另一方面,这些放射性物质还会随着食物链在生物圈中进行传递和富集,从海藻、微生物到小鱼小虾,再到大型海产品,最后有一部分还会进入人的体内。所以,如果我们把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发生归结为天灾加上人祸的话,那么如果再将这些核废水再排入海中,那么简直就是十足的“人祸”,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极端自私、极端短视、极端不负责的行为,必然被世人所不齿。

如果日本真的按计划这么做的话,不单单是世人对日本的海产品会有“过街老鼠”之感,也会让世人更清晰地认识这个国家真正的面目,他们无非是想让世界为他们的错误买单!大家如果在市面上再看到日本的海产品,你们还敢放心一试吗?

0 阅读:3

坐景观田

简介:科学探索不停歇,一起走进科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