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重回中国!有什么可以值得期待?

闲蛋黄 2024-04-24 08:41:06

时隔五年,备受万众车迷期待的F1中国大奖赛回归。作为陆地上运动速度最快的体育项目,一级方程式锦标赛自1894年诞生至今也不过一百多年历史,却早已成为世界上最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其影响程度不亚于四年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和足球世界杯。今年恰巧是中国大奖赛举办的20周年,也是F1赛事在70余年历史长河中,首次有中国车手主场作战。

中国没有F1车队,却要在上海修建F1赛道?

“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俗称F1,是英文Formula Grand Prix的简称。目前这项比赛的正式全名为——“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一级方程式赛车世界锦标赛)。

1894年汽车首次参赛,还没出现“方程式”(Formula)一词。当时的汽车比赛很简单,只是按照燃烧方法(汽油机与蒸汽机)、座位数来分组比赛。汽车一直设计有两个座位,直至1920年代末后视镜的发明(它可替代副驾驶提醒驾驶者有人要超车),单座赛车才出现。

FIA(国际汽联)1904年成立,“方程式”最早被FIA使用(限制最大重量),用来区别小型汽车。“一级方程式”一词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出现。FIA一级方程式世界锦标赛创办于1950年。1950年5月13日,F1第一场汽车赛在英国银石赛场举行。

上海市领导黄菊带领团队前往欧洲各大赛车场考察调研,调查发现,F1能为一个城市的工业,形象,现代化带来巨大提升,回报率较高,于是上海正式向F1提交申请,决定举办中国历史第一场F1大奖赛。2002年,F1赛会通过了上海申请,上海站加入F1的商业版图。

F1是有准入门槛的,专业赛车场,除了顶级设计,高标准沥青,便利交通,对周边商业等都有要求,不过这一切可难不倒“基建狂魔”,上海市政府决定在市郊嘉定区安亭镇的东北角建立上海汽车城,打造一座世界最顶级,最高水准的赛车场,由赛车场区、商业博览区、文化娱乐区和发展预留区等板块组成。

著名设计师赫曼·蒂尔克设计(F1在全球的多数赛车场均出自这位)了“上海F1国际赛车场”,灵感来自中文的“上”字,既取自“上海”地名,又蕴含着“蒸蒸日上”之意。18个月后,占地5.3平方公里,长5.4km,拥有全世界最大主看台,最长大直道,最现代化科技的上海赛车场(简称上赛道),从图纸变成现实。

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如今可以说是高科技、团队精神、车手智慧与勇气的集合体。那么中国为什么在没有F1车队,没有能正式参加到正规比赛F1车手的情况下,修建上海国际赛道呢?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这是上海的标语。1978年,“改革春风吹满地”邓小平领导中国大力发展,国民收入大幅增长、城市快速建设。想要快速提高中国形象及知名度,体育赛事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成本低,影响大。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奥运会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北京赚的盆满钵满。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上海,也需要现代化形象的体育赛事,但是奥运会短期内不会再来中国,足球国足不给力,田径赛事影响欠佳,看来看去,F1似乎成为最佳的选项。

F1“落户”上海,要实现“六个使命”:一、有利于提升上海现代大都市的国际地位;二、有利于带动上海市的城市建设;三、有利于促进上海及全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四、有利于广泛开展汽车体育运动;五、有利于发展旅游产业;六、有利于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

2004年9月24日-26日,国内首次F1比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办。决赛当日,14.6万观众涌入上海国际赛车场,见证法拉利车队的巴西车手鲁本斯·巴里切罗最终夺冠。自2004年以来,上海国际赛车场一直是F1中国大奖赛的唯一举办地。这里见证了舒马赫最后的辉煌,阿隆索的崛起,红牛的王朝……这里上演了太多太多的传奇故事。2019年,F1第1000场大奖赛在上海举办。上海市政府排面给足,在新天地来了场F1路演,大牌乐队明星,顶级超跑,那次F1上海站交出了现场18万车迷,3天30万人次,活动总计60万人次的答卷。

参考《2019年上海市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报告》的数据,2019年上海举办的12项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体育赛事共带来30.9亿元的直接消费,相关产业拉动效应超过102亿元。其中上海ATP1000大师赛、F1中国大奖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三项赛事直接经济效益的贡献占比超过70%。

F1中国赛车手到中国赛车文化

从2004年世界F1大奖赛进入中国、增设上海站以来,无数中国车迷都梦想着能有一位中国车手驰骋在F1赛场上。但对于相对贫瘠的中国赛车土壤来说,要培养一名超级赛车手谈何容易。

卡丁车是赛车的基石,在赛车运动特别发达的欧洲国家,他们有成熟的卡丁车赛事培训系统,而中国在这方面根本谈不上系统二字。马青骅的“前辈”程丛夫(微博)曾经有机会加盟维珍车队,成为中国F1第一人,“我实在不能烧父母的钱了,当时父母为了培养我,已经花销巨大”,程丛夫表示,从开始培训到开上F1,至少得花1个亿(人民币)。2004年,中国A1车队在选拔车手的时候,中国汽联承认全国只有12人能满足获选的资格,而真正能驾驶A1赛车的只有3人,比中国的宇航员还少。而在马青骅之前,甚至没有中国车手拿到过国际汽联颁发的超级驾照。

F1每站赛事都设有练习赛、排位赛和正赛,其中参加练习赛的车手一般都担负着测试比赛环境、轮胎性能及相关的各种比赛参数的任务。马清骅1987年12月25日出生于上海,8岁开始练习赛车,12岁获得全国卡丁车青年锦标赛冠军。24岁时完成了总共483.062公里的测试,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获得了F1管理机构FIA颁发的超级驾照。2012年11月6日,西班牙HRT车队正式宣布中国车手马清骅成为西班牙车队首位车手。24岁车手马青骅(微博)代表西班牙HRT车队参加了意大利大奖赛练习赛,从而完成了中国车手在F1赛场上的首秀。

在著名的意大利蒙扎赛道上,马青骅跑了26圈,其中单圈最快成绩为1分31.23秒。值得一提的是,“一代车王”舒马赫当天也参加了练习赛。根据练习赛的最终成绩,马青骅比跑出当天最快单圈的舒马赫慢了5.817秒,这在F1领域等于是专业级别和业余水平的巨大差距,而马青骅的成绩在24名参赛车手中排在最后一名。不过,马青骅本人和HRT车队都对这个成绩感到非常满意。马青骅说:“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经历,我感到非常满意,赛前给自己制定了目标,结果我完成了这个目标。这场比赛不仅对我来说是突破,对中国赛车运动来说也是一个突破,尽管中国赛车运动缺乏历史底蕴,可是潜力无穷。”

当梦想照进现实的时候,人们总是期待马青骅能更快成为正是车手,马青骅却表示:“我想会有一个将来,赛车通俗点说步骤相对其他运动更繁琐一些,要达到最终目的肯定需要更多准备过程,我相信现在我走的每一步都是通往F1正确道路上。我希望通过各方面努力能够达到最终目标,现在我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非常高兴,希望继续在我道路上走下去。”

2014年2月,马青骅加盟雪铁龙WTCC车队,角逐2014赛季世界房车锦标赛。雪铁龙传播、市场及体育部总监阿诺·德拉莫特坦承,耗时数月、考察了众多潜在候选者后,最终确定签约马青骅,一方面看重他的个人能力,另一方面也瞄准了他身后广阔的中国市场。在雪铁龙车队内部,竞争同样激烈。在马青骅身边有着3位前世界冠军队友——勒布、穆勒与洛佩兹,3人总计曾13次问鼎FIA最高级别赛事,他们的优势除了经验、技术,还有赛车本身。2014世界房车锦标赛(WTCC)莫斯科站两个回合比赛,代表雪铁龙车队出战的中国车手马青骅获得了该场比赛第二回合的冠军,成为了中国首位在国际汽联世界锦标赛夺得冠军的车手。在马青骅夺冠的当天,中国车坛还传出了另一则喜讯。15岁的中国车手周冠宇与法拉利车手学院签约,去继续马青骅未完成的F1梦。

在周冠宇初学卡丁车的那段日子,辅导他的正是马青骅。“他很有天分,我很愿意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向他倾囊相授,”至于具体传授些什么,马青骅的答案是,“希望他学会努力。”周冠宇1999年5月30日出生于上海,7岁第一次开卡丁车,比大人开得还快;12岁拿到全国卡丁车锦标赛青少年组年度冠军,创下八战全胜的战绩纪录;13岁赴欧洲求学。

2014年,周冠宇签约法拉利车手学院。2015年,周冠宇获得意大利F4锦标赛亚军。2016年、2018年,周冠宇分别获得欧洲F3季军、欧洲F3冠军。2019年,周冠宇创下英国银石赛道F2最快纪录。2020年9月27日,2020赛季国际汽联F2锦标赛俄罗斯索契站第二回合比赛中,周冠宇获得个人F2生涯首冠。2021年,阿尔法·罗密欧竞速车队官宣,周冠宇成为中国历史首位一级方程式赛车正式车手。2022赛季首站巴林大奖赛正赛,周冠宇拿到第十位的成绩,初次登场就获得了积分。2024年4月21日,F1中国站正赛,周冠宇第14完赛。奖赛后,周冠宇哭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激动的周末,我非常感慨,因为有那么多车迷远道而来支持我,戴上头盔时能听到每个人都在喊我的名字。”

生活条件好了,年轻人不愿意过那种日复一日朝九晚五的生活,多余的精力总要找到一些地方释放,这也是为何这些年极限运动颇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同为极限运动,赛车的圈子却一直不大。不是人们不喜欢,《头文字D》、《速度与激情》乃至今年来的《飞驰人生》,从小到大我们观看的很多经典的影视作品中或多或少都加入了一些赛车元素,中国人对于赛车的期待值还是蛮高的。但赛车确实是个比较烧钱的运动,想要成为一名赛车手又需要走一套比较复杂的流程,对于普通人来说,门槛略高。

年轻人,不说一定要喜欢赛车文化,但十之七八还是比较在意产品的驾控体验与性能的。而在细节上,赛车的轰鸣声,能够激发人的驾驶欲望,早年间核心技术薄弱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痛点,如今中国造汽车动力技术的进步是比较显著的,但真要论做“赛车级”产品,又是另外一个层次了。F1远远不止是一个比谁跑得快的比赛,而是一个速度、技术、资源、政治和商业的五维棋局。中国目前虽没有F1车队,但中国的汽车(摩托车)品牌或者中国的车队也曾参加过的各项世界级汽车运动,以及获得过的最高荣誉。

达喀尔拉力赛:长城哈弗车队

世界摩托车耐力锦标赛:宗申车队(年度总冠军)

A1:中国国家队

Formula E:DS钛麒车队 蔚来333车队(年度总冠军)

WTCR:领克车队(年度总冠军)

WRC:FCACA世界拉力车队

上海举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F1大奖赛,但能建成一个F1赛道,并不等于能够组建一支车队参加F1世锦赛。因为,从赛车的研发、制造、风洞试验、引擎、轮胎、车队和车手工资,每一项的花费都是天文数字,而且是有去无回。以中国现在的情况,加入F1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买支车队,大车队像红牛、奔驰、法拉利肯定不会出售,而小车队呢最少也要1.5亿美元,这仅仅是收购的资金,运营还要花钱,总体下来,最少要20亿人名币。

以梅赛德斯奔驰为例,2020年拿了冠军赚了1000多万美元,但是奔驰投入了3亿多美元,同时还在卖动力单元而且还拿下了冠军,这样的成绩投资回报率才3%。虽然有比亚迪和吉利等民营车企在赛车领域也都有投入,但是目前来说他们还不会投入大量资源进入F1。虽然说动力单元可以买,但车身和底盘设计还需要自己来。花那么多钱,没有好车手,效果可能依旧不理想。考虑到现在全球市值前20的车企中有8家来自中国,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可以拥有自己的F1车队。

0 阅读:143

闲蛋黄

简介:奇闻异事名人传记,传播正能量,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