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4个嫡出女儿都是谁?作为皇帝的掌上明珠,她们结局如何?

醉风文史 2024-03-01 00:01:24

李世民不是一个专情的男人,但没有人能质疑他对发妻长孙皇后的爱,自长孙皇后13岁嫁给李世民,到36岁遗憾崩于立政殿,两人携手相伴度过23载春秋,长孙皇后去世后,贞观一朝再无皇后。

长孙皇后为李世民生下3男4女,个个都深受李世民宠爱,然而最终有好结局的却没几个。

嫡长子李承乾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因密谋造反被废黜太子之位,流放到黔州,不久后郁郁而终;嫡次子李泰蛰伏多年意图争储,结果被降封为郡王,32岁英年早逝;嫡三子李治不争为争,最后登上皇位。

那么,长孙皇后的4个女儿都是谁呢?她们又有着怎样的人生结局?

长乐公主李丽质

武德四年,秦王妃长孙氏生下一个女儿,这是两人的第一个女儿,李世民对嫡长女的出生感到十分欣喜,他亲自为女儿取名为李丽质,贞观二年,李世民封她为长乐公主。

李世民对长乐公主极为宠爱,将其许配给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的嫡长子长孙冲,长孙无忌不仅是李世民的布衣之交,还是长孙皇后的兄长,长孙家族作为朝廷新贵,未来注定将会显赫非常。

长乐公主嫁给长孙冲是姑表兄妹相配,亲上加亲,不仅如此,李世民还计划为爱女准备远超一般公主规格的嫁妆,而这还引起了魏征劝谏一事。

在李世民看来,长乐公主是自己和爱妻长孙皇后的嫡长女,出嫁规格理应在诸公主之上,于是命有司准备2倍于妹妹永嘉长公主的嫁妆,宰相房玄龄等人都无异议,魏征却提出了不同看法。

永嘉长公主无论是在尊号上,还是在辈分上,理应比长乐公主更尊贵,李世民此举明显违背了礼制。

李世民自觉理亏,无法反驳魏征,只能收回旨意,让有司重新准备嫁妆,贞观七年,长乐公主嫁入长孙府。婚后的长乐公主再次出现在史书上,则是在徙封建事件中。

当时,李世民有意效仿西周朝分封诸侯之举,让诸王、功臣们在一地永久担任长官,并可世代相传,这下朝堂炸开了锅,群臣纷纷上书反对,但李世民却坚持分封,最终还是长乐公主出面,才劝说李世民暂停世封刺史。

贞观十七年,长乐公主生了一场重病,药石不医,不久后竟溘然长逝,是年23岁。

城阳公主

城阳公主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次女,别看城阳公主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大,但她的儿子薛绍却娶了一位相当有手腕的妻子,即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

不过,城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并不是薛绍的父亲,而是素有“房谋杜断”之称的莱国公杜如晦的次子杜荷,由于杜荷不能继承爵位,李世民为了不让女儿受委屈,还特意封杜荷为襄阳郡公。

可惜后来杜荷卷入太子李承乾谋反案中,论罪处死,而这也连累城阳公主新婚没几年便守了寡,李世民不忍心见女儿孤独终老,便为她再择一如意郎君,即河东薛氏的薛瓘。

为了避免女儿的婚姻再次遭遇不幸,在城阳公主出嫁前,李世民还曾专门命人占卜,占卜结果显示婚礼宜在白天举行,李世民决定依照占卜结果进行婚事,但大臣马周以违背礼制为由极力劝阻,最终婚事照常在黄昏举行。

薛瓘长得帅气俊秀,颇有才学,两人婚后感情十分和睦,很快就有了3个儿子。

可这样的幸福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在李治在位期间,城阳公主卷入一起巫蛊之案中,一般来说,凡是牵涉巫蛊之事,不管是谁都会受到严惩,但李治却轻描淡地略过城阳公主的罪责,只是将薛瓘贬为房州刺史。

城阳公主出于对丈夫的亏欠,主动要求随丈夫远赴房州上任,没过几年,夫妻两人双双在房州病逝。

晋阳公主李明达

晋阳公主李明达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女儿,长孙皇后离世时,晋阳公正值“始孩”时期,还不知道失去母亲意味着什么,痛失爱妻的李世民,决定亲自抚养晋阳公主。

晋阳公主也因此成为有史可考的唯一一位被皇帝亲自抚养的公主,李世民对晋阳公主的宠爱是无与伦比的,其公主封号也能证明这一点,“晋阳”可是李唐的龙兴之地。

晋阳公主性情温婉机智,很小时便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与母亲长孙皇后一样,每当有大臣触怒李世民的时候,晋阳公主总能想着法消弭李世民的怒气,不少大臣都受到过晋阳公主的恩惠,史载大臣们对她“莫不誉爱”。

难得的是,李世民是书法爱好者,擅写飞白,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晋阳公主也写得一手好飞白,由于时常临摹李世民书法作品,晋阳公主的飞白体不自觉融入了李世民的风格,大臣们看到两者的字,时常无法分辨出是谁所书。

如果没有意外,晋阳公主将会在父亲的宠爱下成长,最终嫁给一良人,奈何世事无常,晋阳公主在12岁时不幸染病去世。

新城公主

新城公主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最小的女儿,长孙皇后去世时,她才2岁,李世民也将这个女儿视作掌上明珠,甚至不顾名川大山不得作为封号的礼制,将衡山所在的衡山郡作为幼女的封号。

李治登基后,改封妹妹为新城公主,为方便阅读,本文统一称其为新城公主。

新城公主的婚姻是不幸的。魏征临死前,李世民为酬谢魏征为大唐鞠躬尽瘁之功,将新城公主许配给魏征的儿子魏叔玉,此时新城公主还不满10岁,而魏叔玉已经20岁。

魏征死后,魏征曾经推荐的两位大臣卷进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再加上魏征曾将自己的谏辞拿给史官褚遂良看,李世民怀疑魏征是沽名钓誉之徒,于是下令取消了新城公主与魏叔玉的婚事,还命人推倒了魏征的墓碑。

与魏叔玉的婚事作罢,李世民又精心为新城公主挑选了另一位驸马,即长孙皇后的堂弟长孙诠,可惜两人还未完婚,李世民就去世了,新城公主的婚事因为守孝不得不暂停。

守孝3年后,新城公主与长孙诠完婚,据新城公主墓志铭的说法,两人婚后“调谐琴瑟,韵偃笙簧。”可见,新城公主有过一段十分幸福的婚后时光。

然而在长孙家族倒台后,长孙诠也受牵连被流放到巂州,不久后被地方官员杀害,得知丈夫死讯后,新城公主郁郁寡欢,整个人肉眼可见地憔悴下去。

李治到底心疼妹妹,为了帮助妹妹振作起来,李治又将新城公主许配给京兆韦氏的韦正矩,只可惜新城公主一直惦记着前夫长孙诠,与韦正矩的感情也就不太和睦,坊间一度流传两人不和的传闻。

不久之后,新城公主病逝,年仅30岁,对于妹妹的死,李治万分悲伤,不仅下令处死了韦正矩,还以皇后之礼将新城公主下葬。

3 阅读:887

醉风文史

简介:读史使人明智,读史时偶尔冒出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