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知道北约不会入侵俄罗斯

淮河雨 2023-10-01 15:32:31

“与2022年2月24日之前相比,北约边境和俄罗斯边境上的俄罗斯部队可能只剩下20%或更少。”

这段话来自挪威国防军司令克里斯托弗森,他在奥斯陆举行的北约军事委员会会议后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这一回应。

确实,如果普京认为北约是一种威胁,甚至于北约东扩是一种挑衅,那么他就不会将军队调往乌克兰打仗,而是会将重兵囤积于波罗的海地区,这里是俄罗斯与北约的接壤地带。

在芬兰成为北约的一员后,俄罗斯和北约的边境线大大延长,芬兰边境距离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的直线距离只有150公里不到。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上一次这座俄罗斯经济中心遭受严重威胁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1941年9月9日纳粹德国军队抵达圣彼得堡城下,德国人投入了70万兵力,苏德两军在圣彼得堡激战了两年多,德军以50万人的伤亡造成近140万苏军的损失。

但圣彼得堡始终未被德军攻克,当时还叫列宁格勒的圣彼得堡成为苏联抵抗德国入侵的精神之城。

这次的威胁和二战期间的威胁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的是威胁都来自西边,不同的是当年希特勒是真的把装甲部队开到了圣彼得堡,今天的北约则没有武力进入俄罗斯的想法。

我们一直弄混了一个逻辑,俄罗斯的存在是北约东扩的借口,因为西方希望在地缘政治上彻底压服俄罗斯的影响。

就好像朝鲜的存在成为美国插手东亚事务的绝佳理由,以朝鲜的孱弱实力根本匹配不了美国在东亚部署的武装力量,这还不包括日本和韩国的部队。

反过来思考,俄罗斯不也是借北约东扩的理由对外搞扩张吗?

就如同克里斯托弗森所说“如果他(普京)认为北约的威胁是致命的,那么他就不可能把军队调到乌克兰去打仗。”

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荷兰海军上将鲍尔也在一旁附和“俄罗斯知道北约不是威胁,因为我们并不打算攻击他们。否则,他们对芬兰加入北约的反应就会完全不同。”

如果俄罗斯真的特别在意北约的军事存在,认为必须要阻止北约东扩,那么普京的选择应该是向北约开战,而不是将军队派到只是亲西方的乌克兰作战。

如果没有勇气挑战北约集团,那理性的选择是让北约减少扩张的理由,而不是帮助处于“脑死亡”状态的北约重新复活且变得更加团结。

在芬兰已经成为北约成员之后,北约正在努力让瑞典也加入联盟,一旦瑞典加入北约,那么所有的北欧国家都将成为世界最强军事同盟的一部分。

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北约北翼防御和威慑的方式,冷战结束后北约趁俄罗斯陷入低谷,地缘影响快速丧失的契机大举东扩。

如今俄罗斯已经部分恢复了国力,可依然犯下如此严重的战略失误,这到底是北约威胁过于严重逼得俄罗斯最高决策层慌乱之下出现误判,还是因为俄罗斯根本没有考虑到北约的威胁,只想着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出于和西方展开地缘竞争的缘故,俄罗斯需要在欧洲方向出击,和美国及西方不同的是,经济、科技、文化全方位落后于西方的俄罗斯没有更多拓展地缘影响力的办法。

只要美国抛出橄榄枝,整个欧洲可能只有塞尔维亚暂时没有加入北约的想法。

就在北约大门前排满长队时,俄罗斯门前贵宾席上的人数却越来越少,这种差距让俄罗斯倾向于用武力而不是用综合影响力让欧洲国家和自己靠近。

图片引用自网络

▲ 我们可以说俄罗斯内心深处是惧怕美国和北约的,但克里姆林宫可能也清楚,美国和北约并不会真正的入侵俄罗斯。

最令人感到讽刺的是,瑞典到现在没有加入北约的原因是土耳其的阻止。

土耳其阻止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瑞典对国内反伊斯兰运动的“纵容”,精明的埃尔多安深知西方世界讲究言论自由,所以根本无法指望西方国家能够消除自己国内的反穆斯林言论和行为的存在。

因此埃尔多安打算用这些由头狠狠的敲美国和瑞典一笔,在7月份的北约峰会上,埃尔多安同意不再阻止瑞典加入联盟。

作为回报,美国同意向土耳其提供40架“F-16”战斗机,土耳其从2021年开始就对这批“F-16”心心念念。

至于俄罗斯的利益,谁会真正的想用自己的国家利益来维护俄罗斯的利益,埃尔多安又不是大脑不健全的国家领导人。

同理其他加入北约的国家领导人也不是不清醒的,苏联解体之后加入北约的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等等很多国家,他们加入北约是为了威胁俄罗斯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这些国家在历史上无不是被俄罗斯/苏联入侵过的国家,俄罗斯/苏联通过各种方式给这些国家带去负面影响。

而且和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俄罗斯给邻居带来的几乎只有伤害。

英国殖民全球,给各个民族带去了巨大的伤害,但不能否认也是英国将现代文明传播到了地球的各个角落。

英国用枪炮打开落后国家大门时,将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了不同的国家,但同时现代文明理念也深刻地改变了各个国家的历史进程。

就如同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话,新加坡成功的关键是英国人留下的法治制度,而不是什么所谓的国学和儒家文化。

美国也起到了类似的作用,英国给世界带去了法制和规则,美国则向全世界普及了价值观。

直到今天,美国的普世价值依然是世界上最有生命力,最接地气,最符合大众需求的价值观体系。

俄罗斯带去了什么呢?带给了邻国无数的杀戮和强迫,这点倒是和美英差不多。

可美英对外扩张带去的部分正面内容,俄罗斯有吗?答案还是否定的,几乎没有值得炫耀的,有正面价值的信息留存下来。

俄罗斯或者说苏联的价值观体系已经被证明是利好极少数群体,而不是利好大多数人,这种价值观不符合人类的发展趋势。

俄罗斯最大的问题是冷战结束后并没有“洗心革面”,在冷战时期,苏联依靠庞大的体量和强大的力量压制了中东欧国家,让这些国家不得不听话。

苏联给这些国家强制灌输了自己那一套价值观和政治体系,最终别说这些国家,就连苏联自己也被历史湮没。

苏联解体后,这些国家选择和西方靠拢,俄罗斯应该明白这种趋势不可逆。

对俄罗斯决策层来说,应该审时度势维护好这些国家的关系,毕竟弱肉强食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中东欧国家基于历史恩怨加入北约,俄罗斯就必须要淡化历史的影响因素,淡化的关键是要做好现在。

可俄罗斯还是选择用弱肉强食的方式唤醒这些国家的痛苦记忆,对乌克兰长达8年的入侵极大地冲击了欧洲秩序。

这种做法让他们再次感受到了威胁,他们除了将自己和北约牢牢绑定在一起没有更多的选择。

图片引用自网络

▲ 乌克兰的遭遇说明俄罗斯在利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和西方搞对抗,丝毫不管这种方式给其他国家带去的负面影响。

更加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在其他国家因为俄罗斯发动对乌克兰的战争后感受到威胁,开始援助乌克兰抗击俄罗斯,俄罗斯的反应居然是指责这些国家。就如同历史上北约东扩时,莫斯科指责北约威胁俄罗斯,莫斯科似乎从来不思考为什么这些国家会头也不回的加入北约。俄罗斯用擅长的方式威胁着中东欧国家,却不允许这些国家做出自保的选择,这是非常荒诞且经不起推敲的。

以普京为首的俄罗斯最高决策层需要美国和北约,因为美国和北约的存在为他们推卸责任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对象。

截止2023年,普京直接和间接统治俄罗斯的时间占据了苏联解体后全部时间的70%以上。

而且比较幸运的是,普京避开了最糟糕的岁月,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被叶利钦等人搞得是奄奄一息.

到1999年时俄罗斯GDP总量只剩下1959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同年韩国GDP总量4975亿美元,波兰GDP总量1700亿美元。

要知道俄罗斯的人口体量远大于韩国和波兰,足见当时俄罗斯的糟糕境地,对普京来说,他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普京做不出成绩也完全可以将责任推到叶利钦头上,叶利钦则可以推给休克疗法,总之大家都是没有责任的。

至于普京家族和叶利钦家族那数百亿美元的财富,则和这些没有关系。

总之如果普京做出了成绩,那就是加分项,因为当时的俄罗斯已经是绝对的学渣,哪怕是一些小成绩,对俄罗斯这个超级学渣来说都是进步,换言之都是普京的政绩。

而进入21世纪后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石油从1999年的10美元一桶一路涨到2013年的100美元一桶,石油收入占俄罗斯财政的一半。

有了这些收入后,俄罗斯看似再度复活,可没有改变本质。

克里姆林宫没有将宝贵的石油收入投入到改变普通人的生活,也没有投入到对未来经济发展有极大好处的领域。

而是将资金大量投入在国防等领域,投入在国防领域强大国家军队,看上去也不错,20多年来的一万多亿美元总能将俄罗斯军队打造的富丽堂皇吧!

可2022年开始的俄乌战争就好像是北洋舰队参加甲午战争一样,北洋舰队的失败将30余年洋务运动的底裤扒掉。

俄乌战争也将普京过去20多年的执政成果充分暴露,腐败透支了俄罗斯军队,这么多年了,寡头、腐败等等,普京连其中任何一个实际问题都没有解决。

不过不要紧,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不妨碍克里姆林宫对北约放狠话,同时将北约的威胁时刻挂在嘴边向俄罗斯民众宣传。

必要时普京会让这种威胁变成现实,例如入侵乌克兰这个非北约成员国,理由就是乌克兰有加入北约的想法。

客观来说北约对俄罗斯一种威胁,可真正将这种威胁具象化的是俄罗斯自己,克里姆林宫知道北约并不会真正的入侵俄罗斯。

俄罗斯在地缘力量上距离美国和北约太遥远了,如果俄罗斯没有那几千枚核弹头,美国和北约甚至会直接无视俄罗斯。

这一点美国和北约知道,俄罗斯同样知道,在实力差距巨大的情况下,保持现状,维持战略平衡是最佳选择。

不过无论是普京还是其他俄罗斯决策者们总要为俄罗斯国内糟糕的状况找到一个合适的责任者,理论上俄罗斯内部的问题应该在内部找责任人。

可是谁能被挑出来呢?既然内部挑不出来,或者内部压根没有“责任人”的情况下,美国和北约就必须承担“责任”。

图片引用自网络

▲ 我们不能否认北约东扩恶化了俄罗斯的地缘环境,挤压了俄罗斯在欧洲方向的战略空间,但这种地缘对抗真的足以上升到必须发动一场对乌克兰发动战争吗?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到底是因为北约东扩真的让俄罗斯忍无可忍还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亦或者是纯粹的想找个理由吞掉乌克兰这块沃土,可能只有普京自己才清楚。

这次俄乌战争留下的一个教训是,在斗地主时,你不能轻易打出一张3或者一张4帮助你的对手简单的过牌。

当然也许打出3或者4对你自己来说也是有益处的,可是要计算好到底是益处大还是弊端大,在没有评估好利弊时就贸然出手,其后果是很难预料的。

你想利用对手的存在帮助自己这并没有错,因为你的对手也在玩同样的套路,可是如果玩花了,那也不能怪别人。

0 阅读:7

淮河雨

简介:喜欢和大家分享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