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树盆景,文人雅士的最爱

盆景爱好者一龙 2024-01-10 23:45:10

中国树木盆景中的“文人树盆景”,简称为“文人树”,近年来因其孤高、简洁、淡雅、禅意等特质而备受盆景玩家、爱好者及文人雅士的喜爱。对于文人树的阐述,人们众说纷纭,各自发表了不同的看法。然而,个人认为,如果将文人树作为中国盆景的一种重要造型形式和风格,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一定的系列理论,这将是对中华文人文化的传承,相信有助于中国盆景更好地向多元化发展。

文人树盆景源于中国,历史可追溯至唐代。要了解文人树,必须先从文人画开始。

文人画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创作的绘画,强调气韵和笔情墨趣。在题材方面,由于许多失意的文人对社会不满,他们开始转向自然,以物言志。文人画的代表人物有王维、文同、苏轼、清初四僧、吴门画派等。

宋·马远《松月图》

盆景艺术中的文人树,源自于文人画的传统。因此,文人树必须具备“文人画”的特质。文人树的主要特征应该是高傲、枯瘦、残缺。相较于健硕、直昂、丰腴的独杆盆景,只能称之为独杆树或高杆树,这种“健康”的树缺少了一种“病态”的内涵和意境。文人树必须表达出一种意境,宣泄出一种情绪,吐露出一种幽愤。

《风骨》(真柏,树高115公分,树龄约30年)

因此,在中国古代文人画中,树木大多呈现主干瘦劲、枝叶疏朗的形态,很少有矮壮丰满的树形。这是中国文人审美的一种取向,强调瘦削之中更见风骨和精神。

《奔月》(真柏,树高85公分,树龄约30年)

《入云》(真柏,树高132公分,树龄30年)

有人认为文人树必须只有一根树干,超过两根就不能称之为文人树。然而,文人树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能否通过树木的表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趣,是否蕴含文人画的审美特征。如果它体现了高傲、枯瘦、残缺等文人画的要求,即使拥有多根树干也无妨。

【文人树特征】

因物制宜,因材赋彩。是随性自然之姿,是无意得之神韵,是超越形式、以形写神来表达、流露文人思想境界的“随机应变,无定法”。

文人味,是指文人所具有的品性、情趣和神韵,是一种高雅脱俗的气息。它表现为疏淡、超脱、空寂和深邃的精神内涵。

简洁,简练。几托疏枝,稀落数叶;多一枝为多,少一枝为少。是一种极简的淋漓表现,无干皆可简,甚至可简化到“零”,简洁到几乎抽象。

朴素,高雅。简约大方,清新脱俗。美丽而不张扬,自然而不造作。

粗糙,古朴,自然。不显露才华,不张扬气势,贵在简约。可以是不完整或有缺陷的形式。

清淡,静谧。不拘泥于世俗,纯真无邪,超脱尘世。

大胆留下空白,省略细节,留下更多空间供观赏者想象。这种空白是“否定之肯定”的空白,利用计白当黑的技巧,实际上是为了提供更多的信息,使观众感到满足。

飘逸,洒脱,别具一格。

清瘦。身形纤细,枝头稀疏,叶片轻盈。“删繁就简,留下清燠之姿,一枝一叶都饱含深情”。

高耸,高傲,孤傲,干枯。这种枝条一般生长在树干的较高位置。

文人树盆景欣赏

《高士图》(五针松)

《高风亮节》刺柏

《古风》(黄山松,树高85公分,树龄约80年)

《邀月》(真柏,树高85公分,树龄约30年)

《临虚》(真柏,树高86公分,树龄30年)

《凝望》(黑松,树高105公分,树龄约30年)

《雅集》(真柏,树高100公分,树龄约35年)

《守望》(五针松,树高85公分,树龄约25年)

《相依》(真柏,树高110公分,树龄约30年)

《临虚》(真柏,树高86公分,树龄30年)

8 阅读:131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