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空军军帽全系列介绍

擦菠萝的海绵宝宝 2024-04-28 23:55:16
大檐帽(Schirmmütze)

1935年2月26日德国空军成立之时,沿用了德国航空运动协会(Deutscher Luftsportverband,简称DLV)大部分制服设计,其中就包括了大檐帽设计。1935年3月德国空军早期的碟形帽(Tellerform)被鞍形帽(Sattelform)所取代。鞍形大檐帽的前帽檐很高,帽顶呈椭圆形,从侧面看像马鞍。

士兵和士官的大檐帽由空军进行配发,而某些高级士官和军官可以从空军销售部门(Verkaufsabteilung)获得津贴,所以可以选择领取配发大檐帽或私人购买质量更好的大檐帽,士兵和士官也可以自行购买,但会限制价格。

大檐帽使用蓝灰色羊毛和人造丝混纺布料制成(将官和军官可以选择更好的面料)。帽墙为黑色水平纹路马海毛交织而成。帽檐为黑色漆面的硫化纤维制成,边缘是仿皮革包边。帽子内衬军官通常为人造纤维,士兵和士官为油布,并带有一条皮革防汗带。

将官大檐帽的帽檐和帽墙上下都为金色滚边,鹰徽和帽徽都为金线刺绣,带有一条镀金铝线帽风带。

军官大檐帽的帽檐和帽墙上下都为金色滚边,鹰徽和帽徽都为银/铝线刺绣,带有一条银/铝线帽风带。

士兵和士官大檐帽的帽檐和帽墙上下都为兵种色滚边,鹰徽和帽徽都为银色冲压金属,带有一条黑色皮革下巴带。

夏季白色大檐帽(Schirmmütze für Sommer)

1935年4月德国空军发行夏季白色大檐帽,每年4月1日到10月1日供所有官兵佩戴。夏季白色大檐帽最常见的是可拆卸帽冠,但也有不少违反规定使用固定帽冠。最初白色帽冠用白色棉制成,1937年6月规定白色帽冠使用白色棉和人造纤维混纺制成。两种材料的白色大檐帽在战争期间同时存在。

将官款

军官款

士兵和士官款

因为德国空军并没有发行陆军旧式野战帽这种便帽,所以空军官兵会把大檐帽内帽撑去掉,让帽冠变得柔软,佩戴更加舒适。

船帽(Schiffchenform)

船帽最早是DLV发行的,1935年2月26日德国空军成立后被沿用。船帽上的早期标志是1933年3月14日推出的空军鹰徽和黑白红同心圆帽徽。这个鹰徽最早是1934年8月18日DLV的空勤人员(Fliegerschaft)佩戴,1935年3月1日正式被所有空军官兵采用。1936年末到1937初德国空军推出了第二款空军鹰徽。

空军船帽的样式和陆军船帽一样,由蓝灰色羊毛和人造丝混纺制成,船帽的帽边一圈可翻下当作护耳使用。船帽上面是刺绣空军鹰徽,下面是黑线和银/铝线,中间是红色羊毛的三色国徽。将官船帽的帽边上为金线滚边,军官为银/铝线滚边,士兵和士官无滚边。船帽内衬为棉或人造纤维。

将官船帽

军官船帽

士兵和士官船帽

虽然纳粹政府对德国女性定位为家庭为主,但德国空军还是征召一些女性在秘书和文职岗位上。随着战争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女性作为平民雇员加入德国空军,除了秘书和文职外,还担任空防观察警报勤务工作(Flugmeldedienst),她们的任务是操作各种视觉和声音探测设备,雷达站等对敌机进行预警。1941年2月26日德国空军成立了空军通信女性辅助军团(Luftnachrichten Helferinnenschaft),该军团合并了之前的警报勤务部门,主要负责预警和通讯工作。1940年6月11日两个部门配备的专门的制服,其中就包括船帽。1940年11月26日附加条例规定,女性辅助人员船帽上有金/棕色的部门滚边色,还规定船帽上不使用三色帽徽。

1936年4月4日德国空军推出特殊防护和工作服,提供给空军技术和机械地勤人员穿戴,以保护制服。工作服和船帽使用黑色棉和人造丝混纺,按照HBT织法制成。工作船帽外形和空军船帽一样,内部为棉和人造丝混纺支撑的斜纹布。按照规定,不使用三色帽徽。

山地帽(Bergmütze)

空军山地帽和陆军山地帽样式一样,主要提供给山地防空部队和通信兵使用。山地帽使用蓝灰色羊毛料制成,上面的空军鹰徽和三色帽徽都是刺绣版。两侧护耳由一颗或两颗蓝灰色纽扣固定。山地帽左侧会佩戴一枚金属雪绒花标志。士兵和士官款帽檐无滚边,军官款帽檐有银色滚边。

通用野战帽(Einheitsfliegermütze)

1943年9月27日德国空军跟随陆军脚步,也采用了M43通用野战帽,旨在取代之前船帽和山地帽。M43通用野战帽本身是根据山地帽修改而来,所以差别很小。将官款的空军鹰徽为金色,帽檐上有镀金铝绞绳滚边;军官款的空军鹰徽为银色,帽檐上有银/铝绞绳滚边;士兵和士官款帽檐无滚边。后期为了节约物资,将护耳固定纽扣改了一颗。

将官款

军官款

士兵和士官款

M41热带野战帽(Tropeneinheitsfeldmütze)

非洲军团在1941年根据山地帽设计M41热带野战帽,由卡其色棉质斜纹布制成, 保留了假护耳样式。帽檐上刺绣的空军鹰徽,帽身上是三色帽徽,早期三色帽徽上有倒三角兵种色,1942年取消。左右各有两个金属通风孔。

空降兵上将赫尔曼-伯恩哈德·拉姆克的热带野战帽,还保留着护耳。

热带船帽

热带船帽是和空军船帽的样式一样。使用卡其色棉质斜纹布制成,可下翻的帽边如果是将官带有金色滚边,军官带有银色滚边,士兵和士官无滚边。帽子正面上面是热带版的空军鹰徽,下面是三色帽徽。

热带大檐帽(Tropenschirmmütze)

1942年4月13日德国空军推出热带大檐帽,供所有派往热带气候地区作战的官兵佩戴。空军热带大檐帽是以海军热带大檐帽为基础设计,整个大檐帽都用卡其色棉质斜纹布制成,空军鹰徽和帽徽都是用热带版本。热带大檐帽上所有级别都是用皮革下巴带,但有些军官会使用卡其色的帽风带。空军大檐帽也被戏称为"赫尔曼·迈耶 "帽,因为戈林曾经说过,如果鲁尔区被敌军轰炸,就改名为迈耶。

热带大檐帽还可以搭配一块长方形护颈垂布,垂布两端挂在下巴带的固定纽扣上。这块垂布主要保护在官兵在炎热天下不会晒伤颈部,作用和小日本屁帘一样。

热带凉帽(Tropenhelm)

1941年中期德国空军发行了自己的热带凉帽。热带凉帽由压制成型的软木制成,外面覆盖一层白色或褐色的帆布。帆布分为六块拼接在一起,底部有一条水平帆布带固定环绕一圈。顶部由帆布覆盖的凸起,上面有三个通风孔。帽檐宽大,正面帽檐较短,环绕帽身一圈,帽檐上面也覆盖帆布,按照皮革样式在边缘缝制固定,帽檐内为橄榄色棉质斜纹布。帽里为绿色棉布内衬,棕色皮帽圈直接缝在里面。帽里有下巴带固定扣,可以快速固定拆卸下巴带。事实证明这种凉帽效果不佳,并不受欢迎,在1942年或1943年的某个时候停止了生产。

热带凉帽左边两侧是金属盔徽,左边是空军鹰徽,右侧是三色徽。

冬帽

德国空军的多款冬帽,提供给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使用。冬帽比较统一的特点是带动物毛皮/绒和可放下护耳。

皮革毛皮冬帽

有檐冬帽

加绒冬帽

全文完

0 阅读:14

擦菠萝的海绵宝宝

简介: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