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国亮15万枚导弹,美方态度变了,服软信号,同时发给中国和伊朗

万万不全 2023-10-25 17:40:45

巴以的冲突还在继续,以色列一直以来想要彻底铲除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武装,哈马斯最近也改变了打法,发射了多枚火箭弹,袭击了以色列中部,对以色列来说,又找到了地面进攻的借口。

目前卷入巴以冲突的国家已经达到了四国,首先就是巴勒斯坦,其次就是叙利亚和埃及,以及现在的黎巴嫩,目前黎巴嫩的真主党已经不甘示弱,作为伊朗方面一直以来扶持的组织,黎巴嫩真主党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公布了15万枚火箭弹和导弹,而且这些武器的射程最远可以达到750公里,完全可以覆盖到以色列狭小的全境。

在黎巴嫩真主党亮出这一底牌之后,那么巴以冲突的问题上也发生了一个巧妙的逆转,那就是美国。

(黎以边境“对炮”)

美国一直以来拒绝呼吁立即停火,同时拒绝谴责以色列。而在巴以冲突持续至今,美方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首先可以从三方面来看出美方的服软信号。

第一个就是,以色列收到了美方的施压,要求推迟地面进攻,这个毫无疑问,因为美国的人质还在哈马斯的手里。所以,如果以色列贸然进攻哈马斯,那么哈马斯可能不会手下留情,手里的美国人质会落得什么样的下场,美方也很清楚。

那么第二个方面,就是根据伊朗最新方面的表态,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称,伊朗收到了来自美国的两个信号,第一个信号就是美方不会扩大冲突,不会下场参战,而这个信号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希望伊朗也不要介入巴以冲突,看得出来,美方在战火扩大引发的后果问题上,还是有所顾虑。同时,美方也希望伊朗能够像其他国家,比如中国一样,呼吁各方立即停火。到这里大家就比较奇怪了,美方自己都不呼吁巴以立即停火,为什么希望借伊朗之口来达成停火的目的呢?那显然,其实美国也有自身的利益考量。

(美国总统拜登会晤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给予全方位支持)

主要的目的,就是安抚伊朗,自己不会下场,你也别进行干预,这也从侧面说明,伊朗外长日前的警告还是起了作用,同时也在避免将巴以冲突扩大到美国和伊朗的矛盾上。而且,从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现在做法来看,黎巴嫩方面可能不只是说说而已,根据美国智库发表的消息,真主党能够有底气与装备比较精良的以色列进行冲突,完全依赖于背后庞大的武器库。美国智库的研究表明,真主党的武装人员已经达到了接近十万人,而且各类火箭弹和导弹拥有15万枚之多,而且还拥有大量的反舰导弹,从这点来看的话,对在地中海的美军军舰也会构成一定的威胁,而且还有大量的防空导弹。如果真打起来,以色列和美国会难以避免的出现损失。

就在黎巴嫩亮出15万枚导弹的同时,美国和以色列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以色列军方表示要对黎巴嫩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铲除后患。只有摆脱了黎巴嫩真主党的威胁,才能集中精力对付哈马斯。可以说,现在黎巴嫩真主党已经彻底达到了目的,那就是牵制以色列军方的精力。

(巴以冲突仍在持续)

而美国的做法与之相反,美国认为不希望第二战线或者第三战线的出现,因为以色列开辟更多的战线意味着会有更多的美国人员遭到袭击。可以看来,美国已经被中东地区的打怕了,先是有叙利亚基地遭袭,后有伊拉克军事基地遇袭,那么黎以边境如果再开辟第二条战线的话。美军肯定会进一步引起中东各国的怒火,所以美方也不想让自己在中东的根基输掉。所以美方一方面拒绝以色列开辟第二战线,一方面派出航母来进行一个威慑。

航母能起到多大作用?目前随着冲突局势的发展,其实航母的作用也有限,因为美国首先不能真正下场帮助以色列去打击哈马斯的目标。如果美军航母真的下场介入到巴以冲突,那么肯定会引起中东地区包括土耳其、伊朗、埃及和沙特方面地区大国的反弹。这对美方来说得不偿失,美方的战略意图是推行以色列和沙特为代表的阿拉伯世界的和解,进而推行它的中东计划。

同时呢,美国的布局也很精妙,在多方面对以进行支援和支持后,还在外交攻势上进行宣扬,目前法国也已经完全站队了以色列,并且支持以色列完全铲除哈马斯。可以说,美国在西方世界国家中的舆论还是非常可以的。总而言之,美国在尽力避免自己被拖下场。

(王毅外长接见基辛格后,即将应邀访问美国)

那么第三个服软的信号就是我国的王毅外长收到了美方的邀请信。

其实大家可以看得出来,近期中美关系互动比较频繁,除了美方的几位官员访华之后,加利福尼亚州的州长加文·纽瑟姆也来中国进行访问,而且在25日,王毅外长也亲自会见,但是谈的问题大多应该都停留在经济层面,就目前来说,世界经济环境都非常不好。中美之间,作为世界唯二的主要经济体,中美之间的合作其实是利益大于竞争的,利益的这块不光对中国来说是这样,对美国来说同样也是如此。美国的经济状况,由于陷入俄乌冲突以及现在对以色列的援助,其实美国的反对声音比较多,而美国的财务状况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么谁能够帮助美国一把?那显然只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

中美之间的关系,其实用中方的老话来说,那就是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美国在自身遇到危机的情况下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美方频频释放对中国的接触信号,也是希望中国能够和美国达成一定层面的共识与合作,而且邀请王毅外长访问,其实也是布林肯访华之后做出的一个表态,那么现在看来,美方还是履行了之前的一个言论,而且王毅外长访问美国也算是对布林肯访华的一个回访。

(伊朗公布新型防空导弹)

那么其中要谈的问题大致可以概括到几方面,第一个就是中美的现状问题,以及各方面的经济合作问题,推动具体的行动落实。预计中美会对,因为美方在科技领域还是经济领域不断对中国企业进行打压和制裁,而中方也公布了一系列的反制手段,包括限制相关物项的出口。其实也是打在了美国的痛点上,那么对于美国来说,也急需中国松开一个口子,达成一个对两方互相有利的结果,这是其一,其二就是对当下的两个问题。应该会交流一定的看法,这两个问题,一个就是俄乌冲突,一个就是现在的热火朝天的巴以局势。

美方呢,很想知道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巴以问题上的做法和作用,美方也希望像对伊朗发出的服软信号一样,也希望中国能够在推动巴以冲突和解问题上发挥一定的作用。

这方面,中方一直以来都在倡导和平,呼吁立即停火,把这个条件作为最优先的方向,包括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大使张军再次提到了这一优先问题。但是以色列方面却非常的极端,联合国秘书长在要求停火之后,却遭到了以色列方面的警告,呼吁古特雷斯不道歉就辞职,看得出来,以色列方面的情绪非常激烈,就是要铲除哈马斯。那么,如果以色列贸然对哈马斯进行大规模的地面进攻,势必会引发中东的一场大乱,届时美方在中东的利益是否能够控制的住?伊朗和哈马斯背后的阿拉伯国家能否入场?

这个问题上,大概率也会搅黄美国中东的计划,对美国未来在中东的布局和发展不利,所以美方也希望能够在这个问题上与中国进行探讨和合作。

(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呼吁把巴以停火放在第一优先)

可以看的出来,相比于前四次中东的阿拉伯战争,美国的做法已经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在当时给以色列的援助比现在要大很多,而且很直接,并没有经过其他国家的同意,也没有找其他国家进行协商,而是全力支持以色列针对阿拉伯国家展开行动。那么现在美国开始和对伊朗发送服软的信号,还邀请中方进行访问来讨论这些问题。可以看出,美国背后有有几点变化,其一就是美国的大国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家独大,而是应该也逐渐意识到了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多极化的世界,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说还是需要与中国、俄罗斯或者伊朗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协商。

对于巴以冲突问题的最终走向,我个人认为还是看以色列能否对哈马斯发动地面进攻。如果在美国或者在其他国家的斡旋下,以色列取消对哈马斯的地面进攻,那么巴以冲突可能会维持现状。但是,如果以色列想要达到全面铲除哈马斯,而又不想动用地面进攻,那么只有是定点清除目标,这个对以色列来说是一个长期的消耗战争,所以还是要看以色列当局最终的决定,是选择立即全面进攻,还是选择战术性的打击,当然也要看美国能够给予多大支持,在王毅外长访问之后,美方应该能做出一个合理的判断结果。

2 阅读:210

万万不全

简介:军事摄影记者。平时采访拍摄各类专题,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