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识一字熟背毛主席著作,6次受毛主席接见,4次请辞中央委员

红色风云录 2024-05-18 09:13:06

1965年末,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在全国各地兴起,江苏太仓的洪泾大队,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学习“毛著”运动,每个人都要背会“老三篇”。当时已经年过半百的老大妈顾阿桃,也开始跟着大家学习背诵。

顾阿桃出身贫苦,大字不识一箩筐,让她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可以说是难上加难。但出于对毛主席的敬仰,顾阿桃有着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那就是跟着别人学习。

别人说一句他就听一句,别人背一段他就记一段,自己不识字,也不明白毛主席著著作说的是什么意思,顾阿桃就请人给她画图,比如烧炭的战士就代表张思德,外国医生就代表白求恩,老愚公搬掉大山就代表愚公移山,一把扫帚就代表毛主席的《反对自由主义》。

无论走到哪里,顾阿桃都把这些带在身上,随时随地都拿出来学习。每天早晨起床之后,每顿饭吃饭之前,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顾阿桃都必须学习一段。一个月下来,顾阿桃家的煤油灯都用了5斤煤油。

除了单纯的学习以外,顾阿桃还对照着检视自己过去的行为。由于父母早亡,顾阿桃很小就开始在工厂做工,每天累死累活还要挨打受骂。尽管顾阿桃二十岁就结了婚,但生活依然十分贫困,一直到解放之后,顾阿桃才分到了一间半茅草屋和九亩土地,生活上也算有了保障。

但毕竟顾阿桃没有接受过任何的文化教育,自私自利的小农意识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让小鸡少吃一点家里的粮食,她就把自家的小鸡放养在集体的庄稼地中;为了一点小事都能和邻居吵翻天,是村子里有名的“不好惹”。

但学习过“毛著”之后,顾阿桃学会了自我批评,除了将自家小鸡关进鸡圈外,干起活来更是积极,邻居家有矛盾还主动帮着去说和,队里的两条路坏了,顾阿桃就拉着老伴儿一连几个晚上悄悄修好了。

大队里的人都说,顾阿桃学习毛著之后,简直就像是变了一个人。

顾阿桃的表现很快就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那就是在村里蹲点的林总夫人。随着十年政治风暴的开始,林总夫人决心让顾阿桃变成全国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典型。除了受到林总的亲自接见外,还作为特邀代表进京参加国庆观礼。

也就是这一次观礼,让顾阿桃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当顾阿桃掏出她的“三个人一把扫帚”给毛主席看时,毛主席连声说好。这一次接见之后,顾阿桃很快被选为省委委员,之后又被确定为九大代表。

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了省城的领导,顾阿桃一时间难以适应。别人开会做记录,顾阿桃只能竖着耳朵听。有一次,顾阿桃开会时遇到了许世友,直言说自己没有文化,当不了这个官。许世友却哈哈一笑,说自己也是大老粗出身,开会做报告,只用铅笔写几个字,剩下的都记在心里。

最让顾阿桃感到吃力的是,每次最新指示下来,都让她做报告,而每一次顾阿桃都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背会,以免传达错任何一个字。

1969年九大召开,顾阿桃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中央委员候选名单上。尽管顾阿桃不明白中央委员的含义,但依旧能掂量出中央委员的分量。她先后4次打电话给周总理,要求不要选她当中央委员,周总理和有关人员讨论之后,终于同意了顾阿涛的请求。

1971年林总折戟蒙古大漠之后,顾阿桃的命运也很快发生了变化,声望名誉一落千丈,甚至出门还要被人砸石头,直到后来顾阿桃主动与他们划清了界限,才博得了人们的理解,顾阿桃的政治生涯也就此宣告结束。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顾阿桃不参加任何会议,结果就传出了她自杀的谣言。1974年,不知道什么原因,顾阿桃又被通知去开会,许世友见到她之后,不但主动上前和她打招呼,而且还鼓励她说:

“你学习毛主席著作是有功的,没有错,有我在,你别怕。”

许世友的重情重义,让顾阿桃颇为感动。在许世友的保护之下,顾阿桃的省委委员职务一直保留到了1976年。

1976年8月之后,顾阿桃身上的所有职务都被免除,只保留了党籍。从红极一时到杳无声息,顾阿桃刚开始也感到有些失落,要知道顾阿桃当年每天都要接见几万人,家里的锅台、院墙都被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挤坏了,一度影响到了家里的正常生活。

但顾阿桃毕竟农民出身,很快又回到了熟悉的平凡生活。唯一不同的是,十多年的政治舞台生活,让顾阿桃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关心集体,乐于助人,顾阿桃还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曾经有人主动提出要给顾阿桃一家盖一所新房子,甚至建筑材料都拉来了,但顾阿桃谨记毛主席的教导,拒绝享受这种特殊照顾,将建房的材料让给了更需要的人,自己和老伴则自力更生,在原来房子的基础上,重新盖起了三间草房。

之后的20多年里,顾阿桃一家都住在这三间茅草房中。

改革开放以后,村大队考虑到顾阿桃夫妇年事已高,做不了较重的农活,只分给他们少量的口粮田,同时将他们家列入了困难户,每个月可以领取一些生活补贴。但顾阿桃拒绝了这样的照顾,她觉得自己有儿女照顾,不需要国家来负担。

靠着自己的双手,顾阿桃夫妇在自己的小土地上种些生活所需的粮食,勉强维持生计。到了1986年以后,顾阿桃夫妇由于生活拮据,不得不靠卖冰棒维生。但由于顾阿桃是当地的知名人士,再加上待人热情,顾阿桃的冰棍生意还不错。

乡里得知顾阿桃的情况之后,按照党员的待遇,每个月给予少量的生活补贴。尽管顾阿桃自己的日子过得比较拮据,但她还是一个极富有爱心的人,听到哪里受灾,她都要义无反顾的捐款。

在十年政治风暴中,顾阿桃虽不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但也是全国数一数二的红人。林总折戟大漠之后,组织上对顾阿桃有了正确的结论,而当地人对于顾阿桃的评价也十分客观。

尽管一开始人们对于顾阿桃有过嘲讽和嘲弄,但谈到学习毛主席著作时,他们都将顾阿桃作为榜样。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出于对毛主席的敬仰,靠着死记硬背学会了毛主席著作,虽然后来被有心人利用,但学习毛主席著作对顾阿桃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江苏太仓的人们都这样评价顾阿桃:

“她这辈子既无大功也无大错,身居高位也从不摆架子,一直没有忘记自己一个普通农民的本色。”

1 阅读:83

红色风云录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