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匈塞合作接连传出好消息,中国制造卖疯了,赴欧旅游成热潮

代芹看国际 2024-05-16 05:41:36

近日,中方结束了对欧洲的访问,随着各领域一季度数据的出炉,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传来一连串关于中欧合作的好消息。

首先,中国与匈牙利在多个领域的合作迎来了新的突破。

在之前的视频节目中我们也聊过,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和欣旺达四家中国企业已经在匈牙利落地,为当地的新能源产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加上中欧班列的加持,深圳这种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与匈塞两国的贸易也在持续增长。深圳与匈牙利的贸易规模更是从2014年的132.1亿元攀升至2023年的187.3亿元,其中中国制造的机电产品更是可以说在匈牙利卖疯了。在今年前4个月,深圳对匈牙利的机电产品出口占比高达85.6%,其中移动通信基站零部件、手机和电脑及其零部件备受欢迎。

在交通运输方面,深圳与匈牙利的贸易形式多样化,通过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的进出口规模增长迅猛。今年前四个月,深圳以铁路运输方式对匈进出口12.3亿元,增长120%;对匈牙利航空运输进出口增长114.3%,达11.7亿元。2020年开通的中欧班列和今年新开通的深圳至匈牙利货运航线,为两地贸易提供了重要支持。

其次,与中国合作的深入,也帮助匈牙利和塞尔维亚显著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生活。

其中匈塞铁路的开通带来了显著的便利和经济效益。

匈塞铁路是中国高铁在欧洲的首单,改造升级后,时速由原来的每小时40到50公里提升至200公里,把中国的两个“铁杆朋友”紧密连接在了一起,从贝尔格莱德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两国首都之间的铁路旅行时间由8小时缩短至3小时,极大改善沿线居民出行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扩大经贸合作交流。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也表示:“对塞尔维亚人民和整个国家来说,这是巨大的变化,对当地居民意义重大。”

数据显示,在该铁路线路开通的两年来,日均开行旅客列车62列,单日最高旅客发送量超过1.5万人次,累计发送旅客超过700万人次。

匈塞铁路不仅让两国人民感受到现代化交通带来的便利,推动两国交流,对深化中欧互利合作、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发展战略对接,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仅如此,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塞尔维亚的泽蒙-博尔察大桥和斯梅戴雷沃钢厂的重建项目,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斯梅戴雷沃钢厂,这个当年被1美元甩卖的百年企业,在中方的帮助下重获新生,5000余名濒临下岗的职工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根据数据统计,中塞双边贸易额由2016年的5.96亿美元跃升至2023年的43.5亿美元,在七年间翻了7倍,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塞尔维亚最大的直接投资来源国。

此外,在双方贸易往来稳步增长的同时,中国游客对欧洲的热情也在不断高涨。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中国出境游客达189.7万人次,中国的游客覆盖了近200个国家和3000多个城镇,欧洲则成为了最热门的目的地之一。

在这个五一假期中,前往欧洲的旅游订单同比翻倍增长。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国家的旅游热度也在迅速增长,成为新兴的欧洲热门目的地。

今年上半年,中国游客前往法国的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47%,前往塞尔维亚的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05%,前往匈牙利的旅游订单同比增长48%。

实际上,近些年中国人前往塞尔维亚旅游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趋势。

2017年年初,塞尔维亚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政策后,中国游客同比翻了两番;截至2018年年底,到访塞尔维亚的中国游客超过10万人次,同比增长98%。2019年,中国一跃成为塞尔维亚三大海外客源国之一。玛丽亚·拉博维奇表示,2023年随着出境游的逐步开放,在“免签+直航”的双重便利下,相信市场会很快复苏。在接待方面,包括温泉酒店和艺术精品酒店。

为了进一步吸引中国游客,塞尔维亚近年来不仅新建了20多家4星级和5星级酒店,还与中国多个城市合作开通了直飞航班,其中北京、天津直飞贝尔格莱德的航班长年上座率都在80%以上。

而与此同时,往年受到中国游客青睐的日韩颇有些受到“冷遇”的意思。

实际上,受中日关系下滑,尤其是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影响,中国去年赴日旅游就已经出现了降温的情况,日本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9年前,外国赴日游客中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达959万人,占比30.1%,为所有外国游客中来源最多的国家。但是到了2023年,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降至185万人,占比也下降为9.2%,甚至远低于来自韩国的游客553万人。

甚至就连日本人自己都对自家的旅游景点不再感兴趣,日本共同社5月11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物价上涨和实际工资收入缩水背景下,日本民众今年五一“黄金周”国内旅游热情下降,许多热门景点的本国游客数量减少。

另一边韩国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就在五一期间,社交媒体上,一个“韩系在中国为什么不火了”的话题登上了热搜,其中就提到韩国化妆品、韩国服务、韩系车在华市场正在逐步缩减,赴韩旅游也不再受追捧。

相反地,今年以来,韩国赴华游需求增势明显,中国已经升至韩国民众出境游热门目的地排名的第三位。

韩国最大的旅行社发布数据,今年第一季度,该旅行社接待赴华跟团游韩国旅客近40万人次,较前一季度增加了12.2%,今年第二季度赴华游的产品预订也十分火热。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最强的制造国,任何一个细微的战略转向所造成的影响将对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日韩与匈塞的发展轨迹,就是最好的证明。

1 阅读:205

代芹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