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印度洋展开大国宏图,没想到第一个倒霉的是印度!

大嘴说时事 2024-03-14 14:48:52

"中国正在入主印度洋!"近日,中国接连在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尼泊尔展开高调的军事外交行动,令不少国际观察家直呼此次行动意味深长,标志着中国开始真正将版图从亚太地区延伸至印度洋,对南亚乃至整个印度洋地区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对印度而言,这无疑是一记重击。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将印度洋视为自己的"后院",企图在其中主宰一切,但中国这次行动无疑将印度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和权威进一步架空。

无疑,马尔代夫是此次中国行动最大的一个突破口。2月底,马尔代夫新任总统穆伊兹在刚刚就职后的首次出访中就直接来到了北京,双方更是高调签署了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关系由此升级为双边最高级别。

仅仅几天后,马尔代夫就对印度驻军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其在3月15日之前全部撤离马尔代夫。这一信号十分明显,马尔代夫正在借助中国的力量,将自己从印度的势力范围中彻底解放出来。

不过,印度显然难以接受这一现实,高调宣布要在距离马尔代夫仅130公里的拉克沙群岛修建海军基地,意图用武力恫吓威胁马尔代夫。马尔代夫自然不会轻易被吓倒,随即与中国签署了一份无偿军事援助协定。

中国此举无疑是向马尔代夫"发放了武器",让这个小岛国有了可靠的"后盾"。外交部也就此明确释疑,中马之间的正常合作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但也不会受到任何第三方干扰。言外之意,印度的任何胁迫都将徒劳无功。

以马尔代夫为突破口,中国成功在印度洋地区站稳了脚跟,也为未来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做好了布局。而印度丢失马尔代夫这个南亚地区极为重要的一员,其在整个印度洋地区的战略价值也将大幅下降。

马尔代夫被中国"拿下"后,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南亚国家当然也难独善其身。3月4日至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军事合作代表团接连访问了这两个国家,就双边防务合作深入磋商并达成了一系列共识。

虽然具体内容尚未对外公布,但从"就两军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地区安全问题交换意见"这一表述来看,中国显然是在为未来在这些国家驻军做铺垫,为自身在整个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存在奠定基础。

毕竟,单单在马尔代夫获得了军事存在便显然是不够的,中国必须进一步扩大在印度洋地区的军事版图,在更多国家获得立足点,才能真正做到"入主印度洋"。

因此,接下来中国可能会加大与斯里兰卡等国的军事合作力度。如果能够在这些国家驻军并建立军事基地,无疑将令中国在整个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存在进一步巩固,甚至可能取代美国等西方国家,成为主导力量。

对于印度而言,中国在其"后院"蓄力扩张的趋势必将令其咽不下这口气。毕竟,印度一直将印度洋视为自己的"命门所在",是维系其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如今看到中国步步紧逼,印度想必也无比焦虑。

事实上,印度早已认识到了中国对其在印度洋地区霸权的巨大挑战。近年来,印度一直试图阻挠中国在该地区的科考和军事活动,就是出于防患于未然的考虑。不过显然,这些阻挠行为均事与愿违,不仅没能阻止中国的步伐,反而适得其反,令中国下定决心要在这片区域扩大影响力。

因此,眼下印度别无选择,只能在中国与其他南亚国家加强军事合作时紧咬不放。但很明显,印度的这种做法已经于事无补,除了可能在斯里兰卡等国内部引发动荡矛盾外,并不会真正阻挠住中国的决心。

对于中国为何决心要在印度洋地区扩大军事存在,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是中国开启全球战略布局的一个重要举措。

从安全层面来看,中国需要确保本国在全球的利益安全,印度洋作为连接亚洲与欧洲、非洲的海上要冲,在这方面意义重大。一旦掌控了印度洋,中国的海外利益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同时,中国的航母战斗群未来也要在印度洋地区维权维稳,维护全球秩序,但这需要中国在当地拥有军事存在作为后勤补给保障。否则,难以维系长期有效的力量投射。

此外,中国还需要在印度洋获得更多海洋科研数据,才能确保国家长远海权利益。可以说,中国要在印度洋取得足够的影响力位置,方能真正实现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伟大转型。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必将在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等国家先行布局,建立军事基地或补给设施;随后将进一步增加在印度洋的海上力量,确保自身在该地区的绝对主导权。

而这一过程,将无可避免地与寻求本土化、独霸印度洋的印度剧烈对抗。中印两国在印度洋地区的较量已然拉开序幕,双方日后将在这片海域正面较量,争夺主导权。

总的来说,中国入主印度洋意味着中国全球战略布局进入了新的阶段,已然跨出了亚太地区,正式踏上走向世界的征程。而印度则被迫面对中国的挑战,其在这片海域的传统影响力和主导权正在逐步被削弱和架空。这场博弈,无疑将影响到整个南亚乃至全球的未来格局。

2 阅读:257

大嘴说时事

简介:和大嘴一起来探讨国际热点的话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