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新展:“金光闪闪”的宋代生活、照片里的城市故事,放假带娃逛展去!

成都儿童团 2024-01-29 11:51:06

不得不说,生活在成都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成都将上新130余场展览——这意味着,孩子们可以在“家门口”获得上百次的艺术体验。

本周末气温回升,和小朋友走出家门逛展去!过去的城市和现在的城市,远方的故事与身边的故事,都藏在这两场新展里了~

地点:成都市美术馆B区

提高娃娃美商,去看摄影展最合适了,在成都美术馆新开幕的第二届成都国际摄影周,就能欣赏到艺术家们的最新作品。

团长先去给大家探路了!我们从五大主体展、五百多件作品中挑选了一些适合小朋友看的展览,到成都市美术馆B区就可以直奔现场啦!

在第二届成都国际摄影周,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未来,都能以某种充满创意的形式表现出来。

工业化对小朋友而言是太遥远的话题,但是在艺术家手里,工业化也变得更亲切、更趣味盎然。

王苡沫从小在电厂家属区长大,重庆电厂对他来说是留存着儿时记忆的地方,在他的“人间狂想曲”展览中,工人和电厂的机器装置成了主角。

使用实拍和动画相结合的方法,王苡沫创造了一个虚实结合的空间——工人乘着白马在钢铁架上行走,吊车变成长着触角的大虫,汽缸是胖乎乎的机器人,弯弯的大零件成了张牙笑的“怪东西”......

拼贴是做手工时常用的技巧,艺术家卡布将成千上万张照片拼贴成了全新的艺术作品。

卡布是理塘人,多年来他都在进行以藏族聚居地为背景的作品。在一楼的“合成生态”展区里,卡布的《布达拉宫东侧》被布置成灯箱装置。

团长第一眼看见作品的时候还纳闷,虽然一下能认出来这是布达拉宫,但是它是怎么被布置出来的呢?既不像画的,更不是拍的。等到走近仔细看,原来是用不同照片拼出来的。

500x266cm的灯箱是以数十万张照片为像素基础构成的,在这张“布达拉宫”的照片里,有一张图被反复使用,构成了雪山和白色的墙体,各种色彩艳丽的照片则成为布达拉宫的砖瓦。

二楼展厅中央的“无界·无限”主题展览中,有一台巨大的赛博朋克风机器人,不少小朋友在机器人旁边仔细打量这个大家伙。

机器人是用各种金属和塑料材料做成的,轮胎和假腿是它的四肢,几个大喇叭像耳朵一样挂在机器人身上,头顶的尖端就是它的雷达。

艺术家马良先用计算机制作出赛博朋克风机器人,再用各种材料制作出实体机器人。作品从平面到立体,用艺术的思维把我们对于科技变化、赛博时代的想象进行了具象化的呈现。

摄影展除了将小朋友的想象力激发到无限远,也可以把他们的思绪带回日常生活,感悟身边的喜怒哀乐。

艺术家蒲英玮近几年走遍了东欧、非洲、中亚、东南亚等地区,其中包括巴尔干半岛和乌克兰。

新闻里战火纷飞的地方被蒲英玮拍进照片。

彩色的背景墙和彩色的灯箱乍一看让人觉得照片讲述的是暖暖的故事,但是走近后,便会发现照片中的战机、游荡的人群各有其悲伤。

生死这个话题,家长很多时候不知道该从何给孩子讲起,摄影家王乃功的记录或许能给我们启发。

九儿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二楼展厅巨大的墙和旁边的折页宣纸讲述了她生命最后的时刻。

2019 年,36岁的九儿被查出恶性肿瘤晚期。

2020年,经过10次化疗20余次放疗,还是被医生宣布,此生进入一年的倒计时。两年多的时间里,摄影师陪伴九儿拍摄了一部非常私人化的家庭影影像档案。

墙壁上是九儿日记里的话:

“不要多愁善感,要勇敢一点,粗糙一点”

“日子很滚烫,又暖又明亮”

“终于把闺女养成了闺蜜,衣服比你大一码,鞋子比你大一码”

......

和女儿一起化妆、围坐在一块儿聊天、躺在浴桶里的九儿、九儿养的多肉......这些都是九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王乃功把这些日常放进折页宣纸里,共同组成了九儿生命最后时刻的影像簿。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九儿都是自在的、洒脱的、热爱生活的。

只是看看当然不够过瘾,本届摄影周还有许多智能交互设置,可以让娃玩起来!

一块假草坪,几堆真草垛,两块屏幕,位于二楼展厅的“At Farm”展览出现在孩子们面前。这个农场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出的虚拟数字农场,人工智能将负责维护动植物以及土壤和水之间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其成为农业生产的前提。

屏幕面前有操控农场的手柄,小朋友走到过去很自然地就拿起手柄开始处理农场“事务”,把捕鱼、种地、锄草这些活动都体验了一番。

策展人想告诉观众,农场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交界的部分,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不新被榨取,在农业生产工业化的进程中,很多消耗与采提是不必要的同时也是破坏生态平衡的。

重建生态平衡这个话题太大了,一次简单的人机互动或许是认知的契机。

,时长00:07

在变化万千的世界里要会观察、懂辨别;在艺术作品里看见不同的生活,看见更多人的故事。

这就是摄影作品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孩子记住时代影像和万千气象。

● 展览展期:2023.12.31-2024.3.15

●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 10:00-20:00

● 门票:免费/成都市美术馆公众号提前预约

地点:成都博物馆3楼

成都博物馆新展来咯!

相信很多小朋友已经感受过了珠光宝气的“风华万象”,那不妨再去和团长一起去看新展“满庭芳——金银器里的宋代生活”,从独特的视角探秘宋代人的生活。

“满庭芳—金银器里的宋代生活”展览一共有三个单元,分别展出了宋代人宴饮日常的酒具、梳妆盒里的金银饰品还有民族之间流通的各种金银器物,从三个方面徐徐展开宋代人的生活图景。

在展览中可以看见很多日常生活用品,比如碗、酒杯和头饰,不同的是,这些展品都是用金、银打造的。

这只彭州博物馆收藏的南宋菊花金碗,金碗整个碗体是由一片片菊花花瓣组成,碗内则呈现出盛开的菊花形状。

以花为原型塑造的碗还有很多。南宋的葵形盏虽然是银质的,但是做工比金质的菊花碗更为精细。

银盏主体是由几瓣层叠的葵花瓣组成的,每片花瓣的边缘是各种小花和缠绕的枝叶,碗底雕刻了一朵小的葵花,用金描边的葵花花瓣纹路清晰。

“万斛愁来,金貂上头,不抵银瓶贵。”宋代人喝酒用的酒瓶也能在展览中找到。

凤头钮执壶和云纹银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金光闪闪的酒壶盖是一只凤头,瓶身上是凤凰羽毛的花纹,看到这两只酒具,就能想象千年前宋代人觥筹交错的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除完整、系统地展示易县大北城窖藏金银器外,还一并呈现了以彭州宋代窖藏金银器为代表的四川地区出土金银器。

带着小朋友在成都博物馆看四川本土出的展品,也是很有意思的观展体验!

● 展期:2024.1.26~2024.4.21

● 展览时间:周二-周四 9:00-17:00、周五-周日 9:00-20:30

● 门票:免费/成都博物馆公众号预约(建议提前一天预约)

文丨嘻、实习生小平 排版丨阿乔

图|实习生小平、小红书@小菡几

[END]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