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春夏养阳,夏季养生的6个“热养”

文化养生谈 2024-04-14 08:12:57

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提出四季养生的理论,其中“春夏养阳”之说,已经深入人心。

那么,气候炎热的夏季,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算“热养”呢?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中医养生历来就最讲究顺天应人,夏天原本就是炎热,那就得热一点,热了才能出汗。

但现代人每到夏天,要不就是躲在空调房间里不出来,要不就是喝着各种冰镇饮料生冷瓜果,确实也起到了远离暑热的好处,但这样的后果就是不利于阳气生发。

也就是说,顺天应人,那就是该热就热,该汗就汗。从养生的角度说,那就是以热制热,俗称的“热养”就是这个概念。

1、夏季养阳远离寒邪:

别以为夏季暑热猖獗就没有寒邪了,自然界的寒邪伏匿起来,如果再加上饮食上的不慎,如多食生冷食物,就有可能导致伏阴之邪。

《寿世保元》说:夏日伏阴在内,暖食尤宜。

民间常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适当多吃点辛热的生姜,就是用来驱散体内的伏阴之邪的,生姜与红糖一起熬水当茶,能更好地温中散寒。

此外,夏天也不要长时间躲在封闭的空调房里,更不要用冷水洗头洗脚,还要避免淋雨,这些都是最伤阳气的行为。

2、夏天用热水泡脚:

冬天用热水泡脚的人很多,夏天用热水泡脚的就微乎其微了。

中医认为,足为诸阳之本,现代科学也把脚看成人体的“第二心脏”。

热水泡脚,能给活血循环,保证气血运行通畅,增加双脚的血氧供应而提高新陈代谢。

古代中医说“热则血行,寒则血凝”,夏天用40度上下的热水泡脚,以自己感动舒适为度,能更好地活跃阳气。

3、夏天洗热水澡:

每年的夏天,很多人就喜欢去游泳。

游泳固然是一种不错的健身运动,但身体在酷热的环境里腠理开张,再下去冷水里泡着,显然就是很伤阳气的。

如果能洗个热水澡,能促进气血循环,更有利于机体散热排毒,同时还能补充阳气。

夏天泡澡的水温不宜太高,以30度左右为佳,也可以用热毛巾擦拭身体,比冷水更容易洗涤灰尘和污垢。

而洗澡的同时也会排汗降温,使得皮肤更加透气,洗过澡之后,人体的凉爽和舒适度更明显。

4、夏季喝热茶:

每年的夏天,也是各种冷饮畅销的季节,炎热的夏季,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抵抗住冷饮的诱惑。

其实,为了解暑解渴,喝杯热茶就是最好的。

热茶不但更利于排汗从而实现散热的效果,还能促进脾胃的运化,把补充的水分运化全身,

所以,夏天喝冷饮,虽然看上去似乎更消暑,其实也只是权宜之计,短暂地让我们觉得凉快一些而已,喝杯热茶,消暑解渴之功更好。

5、夏季别忘运动:

夏天气温高,很多人就不大喜欢运动了。毕竟,坐着不动都热得难受,再运动肯定就更加全身汗湿了。

其实夏天适当运动,能够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有助于发汗,这也是中医“以汗止汗”的原理。

其次,夏天合理运动,能让身体更加适应酷热,提高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减少中暑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夏季运动要把握好度,尽量选在早晚阳气偏弱、温度稍低的时候进行,运动形式也不要太剧烈,避免大汗淋漓。

6、女性的夏日热养:

中医素有“女要热养”之说,即使是夏天,女性朋友也要注意这一点。

因为她们对炎热的适应性不如男性,尤其是那些体质阴寒的女性,在夏天反倒要更注意热养。

从生理来说,女性阳气相对不足,又以血为用,进入夏季之后注意调养好阳气,气能生血。

同时还要少吃生冷,少吹空调,适当运动和热水浴,达到出汗排毒的目的。

1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