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有时是种虐待”:被父母“牺牲”的孩子,一生都很难长大

张德芬空间 2024-05-07 12:05:38

“老公出轨,没想到最先成长的是女儿”。

一位妈妈在网上分享了她经历感情破裂后女儿的变化。

她变得勤快了;

早早起床,梳洗,自己做饭;

她也格外懂事,甚至还能安慰妈妈,“你又没错,错的是爸爸!”

本来是想表欣慰的感受,也许这位妈妈也没想到,这则分享引起了轩然大波,

1000多个评论里,不少人都在提醒她:这不是什么好事!

“我就是这么过来的,在母亲的婚姻里充当隐形丈夫,承受那个年纪不该承受的懂事,能告诉你我现在只有抑郁”;

“到现在我都无法原谅父母,为什么让小时候的我活得这么压抑”。

懂事的小孩,为什么会变成痛苦的大人?

人到中年,面对苍老无助的父母,我们的恨意,又该如何安放?

被迫长大的小孩,永远不会“成熟”

还记得《再见爱人2》里的张婉婷吗?

她的亲密关系的经营方式曾在网络上掀起了好一阵“血雨腥风”。

控制、埋怨、歇斯底里,不少人直言她的性格太让人窒息。

直到她的妈妈出现,我突然就对她多了一份理解。

原本上节目是为了“女儿”撑腰,却没有帮女儿解决任何问题,反倒激起了张婉婷不满的情绪。

她讲了一段很戳人的回忆。

父亲去世那年,张婉婷才12岁,母亲情绪崩溃,什么都做不了。

张婉婷被迫当起了那个“大人”,拿着号码簿挨个给亲人打电话通知葬礼的事宜。

葬礼那天,大人们都在忙,年幼的张婉婷被误锁在车里,很久都没吃饭,最后才被爸爸的朋友救出,也差点错过见爸爸最后一面。

而从始至终,张妈妈都没有注意到这件事情,忘了女儿也需要关心和抚慰。

过了几天,张妈妈就说自己要去做一个小手术,把幼小的张婉婷吓得几天几夜没合眼。

等到妈妈回家的时候,张婉婷才知道,原来妈妈就是去做了个纹眉。

当年,张婉婷想想到妈妈失去了丈夫,怕她伤心,把这份伤痛和委屈藏在了心里。

她再敞开心扉想要一个道歉的时候,已经过了几十年。

这些年,张婉婷北京漂泊,报喜不报忧,母亲除了提出需求,却很少过问女儿辛不辛苦累不累。

“你真的爱我吗?是不是我经历了什么,对你来说都不重要?”

看着女儿激烈的控诉和汹涌的眼泪,张妈妈首先是不解,

“啥时候的事儿啊?”

接下来是弱弱的反驳和沉默,

“我以为你去工作了。”

她慌慌张张,面有难堪,唯独说不出口那句“对不起”。

去世的父亲,不够成熟的母亲,过早失去依靠的孩子,她能找到的出路,就是把自己武装成无坚不摧的样子。

在这个家庭里,张婉婷更像妈妈,无微不至照料着母亲的生活和情绪。

但是另一方面,她的心里也藏着恨和怨:

“我坚强是因为你们软弱,你们没想坚强,你们把我逼到这份上”。

被迫长大的孩子,成年后也很难有安全感,他们刺猬一样浑身是刺,这份强势背后,是深深的哀伤和绝望。

所谓“早慧”“乖巧”“成熟”,不过是“亲职化”创伤的表现罢了。

得不到爱的人,也学不会爱

子女亲职化,指的是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角色调换,父母变为被照顾的一方,而孩子成为照顾者的现象。

第一类,是工具亲职化,过早地承担照料家庭的重担。

这在70、80后的一代十分常见。

我的一位阿姨,经常回忆自己小时候的艰难。身为家里老大,要干农活,放牛,还要照料弟弟妹妹,洗衣服做饭。

要是哪一天贪玩,忘了干活,换来的就是一顿毒打。

她形容自己很小就是半个妈妈了,看着弟弟妹妹长大,年轻时因为照顾自己娘家,经常和丈夫发生争吵;

直到还习惯性地为亲人操心,一把年纪了从来没享受过。

在过去艰难的环境里,“长兄如父,长姐如母”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我们很难指责她的牺牲和奉献。

家人过得好自己就放心了,但阿姨真的快乐吗?

她不敢放松,不会享受;

经常说羡慕现在的孩子,能有条件专心学习;

和年迈的父母之间,责任更多,感情交流几乎为0。

这就是“小大人”的后遗症:过早体会了生活的不易,却再也拿不回童年的天真。

还有一类亲职化,是情感亲职化。

它通常发生在夫妻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

我学生时代曾寄住在一位朋友小A家里,这位朋友父母离婚,她跟着母亲生活。

她的妈妈年轻时轰轰烈烈自由恋爱,离婚后,自然这份爱也演变成了浓烈的恨。

当一个家庭成员的负面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很容易投射在孩子身上。

朋友的妈妈经常对着小A倾诉她的爸爸是一个渣男。

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个月初要生活费的时候,

“你怎么不去问你爸要钱,就会折磨我”;

“你这个脾气和你爸越来越像,我欠你们的”……

面对母亲的咆哮,小A一边哭泣,一边还要安抚母亲。

每次我都会借口出门躲一躲,我知道在外阳光开朗的她,是不愿意被人瞧见这一面的。

小A曾私下和我说过很辛苦,夹在父母中间两面为难,但是又不忍心苛责母亲,因为她也是个受害者。

再后来,这份拧巴和逃离的渴望,推动她早早嫁人,结了一段说不上幸福的婚姻,让人惋惜。

美国心理治疗专家Bowen曾指出:

家庭是一个微系统,面对家庭关系里的冲突,夫妻通常有两种应对方式;

一种是直面冲突,另一种是拉入第三方减缓焦虑和紧张,形成“亲子三角关系”,而孩子通常是那个“第三者”。

当孩子成为一个情感的照顾者,也意味着他放弃了自己真实的需要。

就像小A一样,他们会对父母产生复杂的情绪。

一方面希望通过懂事讨得父母的肯定和爱;另一方面也会因为真实需要不被接纳而产生愤怒的情绪。

如果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成年后,会变得敏感、封闭,低价值感,很难进入真正的亲密关系。

或是追求熟悉的安全感,爱上那些像父母一样的人。

因为没有接受过无条件的爱,自然给不出也无法安心感受真正的爱。

那么,成年后的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对父母“祛魅”,原谅自己的恨意

有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想对于原生家庭有创伤的人来说,更痛苦的应该是:

在有能力和觉知,想和父母表达抗争的时候,却发现父母早已经衰老。

上野千鹤子曾分享:

很少有父母愿意和子女构建平起平坐的关系,当年她和母亲有矛盾,选择了逃避,直接离家出走。

她说,“如果母亲能够长寿一点,或许我还有机会和她和解,可惜已经来不及了。

我很后悔,没有在母亲年富力强的时候,跟她来一场‘对决’”。

她所说的对决,不是冲突,而是敢于向父母反抗,更多的是一种意识上的抗争。

所以,如果你已经体会到了父母对你情感挤压,可能是一直担当父母的情感垃圾桶,或者是情绪的替罪羊,一定要及时说不。

明白父母是有诸多缺点的普通人,也是能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成年人,相信他们能自己处理自己的矛盾;

打破“亲子三角关系”,撤出父母冲突,树立好心理边界。

你们是你们,我是我。你们的人生不应该由我来承担。

如果父母已经老了或者去世了怎么办?

朋友说,每次看到母亲那张操劳苍老的脸,就不忍心再怪罪于她,感觉旧事重提已经没了意义。

实际上,这样的宽容,并不会帮我们放下心结。

我们需要充分释放自己的情绪,觉察到自己内心的愤怒、愧疚、羞耻并接纳它们。

空椅子技术是一个常见的方法,你可以在一个安静的空间,坐在一张椅子上,对面同样放一张空的椅子代表父母。

对着它诉说自己平时无法表达的情绪,清理内在的卡点。

如果创伤较深,建议勇敢向他人求助,最好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疗愈师。

在与父母和解的路上,杨力虹老师经验丰富,功力深厚,能够从家庭整体系统的角度,化解作为儿女内心的重担、愧疚、抑郁、怨恨、哀伤等等。

参加她的“家庭心理学”体验营,在她的指导帮助下,可以认清并回归自己在家庭里的正确位置,让爱流动起来,实现真正的“放下”。

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也许需要我们努力一生,但也是值得的。

毕竟,爱自己,是我们终身的课题。

*本文由张德芬主笔团成员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kiwi

编辑丨李小豆

主播|精灵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