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祭拜72烈士,读林觉民《与妻书》泪洒当场!此文有何特别?

翠彤评过去 2024-04-12 00:21:41

2024年4月3日,广州,马英九等人祭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在祭奠期间,马英九读了烈士林觉民的《与妻书》,一时间,马先生泪洒当场,几度哽咽。

林觉民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何突出的地方?

《与妻书》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文章呢?有何特别?

下面我们聊一聊。

1、林觉民,中国著名的民主先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林觉民,出生于1887年,出生地就在著名的福州三坊七巷内。

林氏一族,在福州那是大户,出了不少读书人。

林觉民有一个堂兄,名叫林长民。林长民有一个女儿,在中国近代史中非常有名,她就是家喻户晓的一代才女林徽因。

林觉民出生的年代,大清已经到了腐朽至极的状态,那时候,国人的爱国意识逐渐觉醒。

林觉民作为年轻的一代,感受了甲午战争带来的耻辱,也感受了八国联军摧残国家的结果。和很多爱国的年轻人一样,林觉民开始了救国的旅程。

在父辈催促之下,林觉民参加科举考试时,大笔一挥写下七个大字就扬长而去。哪七个大字?少年不望万户侯。

家族老人一定失望。但是,属于林觉民的精彩刚刚开始。

1902年,15岁的林觉民就读于全闽大学堂(今福州一中)。这是当时比较激进的一个学堂,全面学西学,而且推崇自由平等学说,宣传民主思想。

从这里开始,林觉民开始蜕变。

三年后,林觉民娶了妻,妻子是小一岁的陈意映。这是个才女,毕业于福州女子师范学堂,是该校第一批毕业生。她和林觉民琴瑟和谐,举案齐眉,真的是一对神仙眷侣,羡煞旁人。

这女子,曾写过《红楼梦》人物诗一套,惊艳了无数同辈。

人生,如果得遇贤妻,那就是一种巨大的幸福。林觉民拥有了这种幸福。

为了唤醒同胞,和封建礼教和腐朽的制度持续做斗争,林觉民开始办私学,还在家中办女学,倡导“男女平等、和封建礼教作斗争”等理念。

在陈意映眼中,丈夫是个伟男子,是个让自己心生崇拜并爱慕的人。丈夫既是她的爱人,也是导师般的存在。

1907年,林觉民想要东渡日本去求学,妻子非常支持。

在日本,林觉民参加了同盟会,成为一位坚定的革命者。

1911年1月,同盟会的黄兴等人准备启动广州起义,因此开始筹备。林觉民听闻此事,从日本归来,并从福建带了20多人去参加起义筹备活动。

此后,为了起义的顺利启动,林觉民积极地奔赴于香港、广州之间,将赶到香港的有志青年一批批送去广州。

人多了,总容易出问题。四月下旬,听闻有敌人的卧底,黄兴在4月23日亲自到了广州,并给核心人员交待重要事宜。

此时,起义日期一天天靠近,林觉民感到了危险在逐渐来到。但是,他不能退,退了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

4月24日夜,林觉民人在香港,他在手帕上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给父亲的《禀父书》,另一篇是给妻子的《与妻书》。

4月27日,因为清政府的防范力度开始加大,广州起义提前爆发。无奈实力悬殊,除了现场牺牲的同志外,林觉民等人被捕。

5月3日,林觉民被枪杀,年仅24岁。

因为起义牺牲的人至少有86人以上,获得遗体并送到红花岗的有72位,林觉民就是其中之一。

此后,红花岗改为黄花岗,72位烈士被称为“黄花岗72烈士”。

2、林觉民的《与妻书》到底写了什么?为何那么出名?

马英九坦言读了若干次林觉民的《与妻书》,每每读来,不仅潸然泪下。

和马先生有同样感触的人,不止他一个,还有很多很多。

林觉民的《与妻书》到底写了什么?为何让人有那么大的感触?

直白说,这就是林觉民写给深爱妻子的遗书,此文有三大特点:

一是,表达了对妻子的爱,情感真挚,让人不觉间会被带入其中。

文中,林觉民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厚感情, 回忆过去的种种,并大胆直呼“吾至爱汝”(我爱及了你)。

文中第一句话就让人哽咽: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试问,那个妻子看了这一句不心痛?

更让人感动的是,林觉民说他曾经希望妻子先死,只是担心妻子在他死后太过于伤心难过,而照顾不好自己。没想到,自己终究要走到妻子前面。

看这段,能感觉到林觉民对美好生活的不舍。(林觉民死后两年,妻子因为悲伤过度逝世)

无情未必真豪杰,林觉民对妻子的爱如此深沉。让人有了强烈的代入感。

二是,林觉民表达了对处于水深火热的国家的爱,这种爱深沉。

林觉民是个革命者,他在文中向妻子抒发爱意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

看这句: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这是表达了现状,国将不国,家又如何幸福?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 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这是林觉民表达了自己的壮志,要帮助天下人爱其所爱,获得幸福,因此,敢在妻子之前死去。也希望妻子能够理解自己。

林觉民是这样的男子,将天下人的幸福当成目标,将国家的前途放在最前,这境界真的不是一般人所能有。一句话,他心中有大爱。

不仅如此,林觉民希望妻子能够让孩子继承自己的壮志:

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

当时,林觉民写遗书给妻子时,妻子已经怀孕两个多月了。即使这样,林觉民依然坚持参加了广州起义。

这不是一般的人物。

三是,全文表达了一个观点:国家稳定且有尊严,人民才有幸福。

无疑,林觉民用委婉曲折的笔触,写出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与妻书。

他不是不爱妻子和家人,他爱得很深,很纯粹。可是,国家面临困难,民族面临困境,他做不到为了儿女私情放弃革命的事业。

在林觉民这里,他将家庭的幸福紧紧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了一起,他认为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国不安宁,家庭也很难有幸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国家稳定且有尊严,社会民主且自由,人民才会有真的幸福。

2024年4月3日,马英九先生祭奠黄花岗72烈士时,阅读了林觉民的《与妻书》,泪洒当场。

是的,任何人阅读这么一篇文章时都不会无动于衷的,林觉民等72烈士,用自己的牺牲唤醒了无数国人,启发了民智。

只是很遗憾,如果他们不死,几个月后就可以看到民国的建立了.....

致敬烈士们!

0 阅读:2

翠彤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