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儿媳十日不吃不喝,面色仍旧红润,高僧:快取下玉簪

木沐情感 2024-04-09 11:57:30

唐玄宗开元年间,长安城内一户姓苏的富商家中,长子苏渊德儒雅淳朴,次子苏渊铭则性子刚烈,长兄深得父母喜爱。苏渊德聪明好学,勤奋刻苦,经常帮助父亲处理商务事宜。苏渊铭从小就骄纵任性,不太听父母的话,动不动就发脾气。

一日,苏渊铭不肯陪父亲下棋打发时间,苏老爷无奈地摇头叹息:“铭儿啊,你这样任性妄为,长大后要如何担当大任?”苏渊铭撇撇嘴不以为然地说:“我才不管什么大任呢,有哥哥在就够了,我只要过我的逍遥日子就行。”

两兄弟长大成人后,父母为他们选定了门当户对的妻子。长兄苏渊德娶了镇上一户望族的独生女萧晓为妻,萧晓生得身段窈窕,相貌秀美,性格温顺有礼,深得公婆欢心。次子苏渊铭的妻子蔡凝则是一个跟他一样性格桀骜的女子,两口子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争吵不休。父母向来偏爱苏渊铭,对他和蔡凝的任性作风也由着他去,未加过多管教。

一日,蔡凝的表妹前来拜访,苏渊铭和蔡凝两口子在一旁调笑嬉戏,甚是恩爱。一边的苏老太太看到他们的举动,心里十分不满,转头对一旁的萧晓说:“唉,那两个没规没矩的,真是令人操心啊!”

没过几年,萧晓生了个漂亮聪明的儿子,备受宠爱。苏老太太高兴不已,整天抱着孙子不放手。苏渊铭心里暗生嫉妒之情,就在这时,他的妻子蔡凝忽然送给萧晓一件华丽的珍珠发簪,上面镶嵌着晶莹剔透的宝石,美不胜收。

苏渊德一看这件来路不明的发簪就感到事有蹊跷,忙拦住弟弟质问道:“这是什么东西,你送给我妻子做什么?”苏渊铭慌忙笑着化解哥哥的怒火,说:“哥哥何必动怒,这不过是妻妹送给嫂子的一点心意,表达友好而已。”萧晓也赶紧劝解:“夫君请息怒,这件发簪确实很漂亮,就当是妹妹送给我的礼物罢。”

萧晓戴上那发簪后,竟然整整十天不吃不喝,面色却仍然红润如初。苏渊德见状大为震惊,立即请来镇上有名的方丈给萧晓诊治。方丈让苏渊德取下萧晓头上的发簪,她立即晕倒在地。与此同时,那发簪居然化作一个小怪物,向窗外逃去。

原来那发簪中藏有非凡的灵力,能让佩戴者十天不衰不死。蔡凝送这发簪的用心,立时昭然若揭。萧晓苏醒后诉说这确实是蔡凝送来的发簪,苏渊铭和蔡凝的用心早为人们看穿,他们居心叵测,意图不轨!

当苏渊德和苏渊铭来到河边寻找蔡凝时,只见她的身体漂浮在河面。原来蔡凝正在河边洗涤衣物,那发簪中逃脱的小怪物为报复她,一时糊涂误伤了她。苏渊铭痛哭失声,苦苦哀求兄长宽恕。

苏渊德沉默了许久,终于开口说:“弟弟,我本不怪你,只是担心你的未来。我们回去后,你必须痛改前非,不再任性妄为,好好读书,争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苏渊铭泣不成声,由衷感激兄长的宽容大度。从此他下决心改过自新,不再做出伤天害理的事。

一日,萧晓抱着儿子在庭院里晒太阳,苏渊铭提着书本走了过来,他腼腆地对萧晓说:“嫂子,这是我昨晚翻阅典籍后自己整理的笔记,还望您看看可有不妥。从今以后,我定会好好念书,争取早日出人头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萧晓微笑着接过笔记,遥看门外的苏渊德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时光飞逝,转眼几年过去,苏渊铭努力用功,终于通过科举考试,在朝廷查拔走马推荐,成为一名官宦人士,全家上下为他骄傲和高兴。苏老爷亲自为儿子召开了筵席,宰杀两只肥羊以表庆贺。

席间,苏渊德举杯说道:“我为弟弟感到无比骄傲!他不仅学业有成,而且拨乱反正,成为了家族的栋梁和希望!”

苏渊铭向兄长敬酒言:“今日的我完全仰仗哥哥的教诲与宽容,如果没有兄长的开导,就不会有我的今天!这一切都要感谢哥哥。”

一家和睦喜庆,苏渊德后来又添了个漂亮的女儿。苏渊铭也在父母挑选下,娶了一个才貌双全、温柔善解人意的女子林婉为妻,深得众人的喜爱。

一日,两兄弟站在家中的石榴树下闲谈,苏渊铭兴奋地说:“哥,我今年终于如愿以偿通过殿试,高中进士,又收获了婉妻的芳心。林婉如今有了身孕,将给老父老母添个孙儿,这样他们的晚年就有了含饴弄孙的乐趣,岂不美哉?”

苏渊德笑吟吟地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为他感到欣慰。

时光荏苒,转眼间苏家儿孙绕膝,继承香火。苏渊铭终得父亲传位扶正,成为这户人家的主心骨。苏渊德则安享晚年,沐浴着子孙们的关怀敬重。

一日,姊妹们闲坐院中嬉笑谈天,萧晓和林婉频频捂嘴偷笑,不时想起从小的趣事。苏渊德手持拐杖缓步走来,抚须感叹道:“我们苏家历经风雨,才换来今日的睦乐团圆,这些日子可真是来之不易啊!”

生活中,兄弟阋墙难免发生,但多一分宽容就多一分和谐。唯有兄友弟恭,才是一家人真正的幸福所在。

2 阅读:684

木沐情感

简介:分享治愈文字,温暖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