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专业消防队出现在哪国?古希腊、英国、日本,还是中国?

读书悟道君 2024-03-21 21:09:08

“消防”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据1724年日本武州新仓郡《王人帐前书》记载:“发生火灾时,村中的‘消防’就赶到”。

但在日语中“消防”一词的写法与中文汉字完全相同,我们知道汉字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巨大,韩国、日本都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包括汉字也不例外。

韩国、日本的文字都受到了汉字的影响,到今天我们中国的汉字仍然活跃在日韩文化中。

所以,虽然“消防”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如果从文字意义来看,并不能代表最早的消防队也出现在日本。

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消防”一词是外来词,最早记载于清光绪年间,在袁世凯创立的《警务学堂》中有提到:“救火灾法别有专门操作,各国名为消防队”。

到1873年时,“消防”一词开始普及。

1666年,英国伦敦遭遇了一场大火,大到什么程度呢?大火烧掉了许多建筑,甚至包括圣保罗大教堂在内,同时还切断了伦敦的鼠疫问题,因此,这场大火也被认为是伦敦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场火灾。

此后,英国便成立了一支专业的消防队,因此,很多人也将这支消防队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专业消防队。

实际早在“消防”一词和英国消防队出现前,根据史料,古希腊人就组建了一支消防队,地点是在德国的奥格斯堡,专门用水桶和泵进行灭火。

但就专业性来说,古希腊的消防队远不能与我国北宋时期救火队相比。

我国古代对消防员有着不同的称谓,周朝称为司煊、司耀;宋朝称为防隅、潜火军;元明时代称为救护兵丁;而清初则称为防范火班。

透过这些对于消防人员的称谓,也足以说明,在我国古代也一直有着专门的救火人员。相比之下,至北宋时的消防员比较专业,当然这也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宋朝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王朝,在当时就出现了人口超过百万人口的大都市--东京,最多时人口超150万,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第一大城。

大都市的特点,人口密集,居住环境拥挤,房屋相连, 最主要的是宋朝街市兴起,街巷的建筑也很密集,一不注意就很容易引发火灾,而且还会发生延烧。所以宋朝的火患比较严重,特别是在东京。

据记载,京城的相国寺、建隆观、月华门等地都发生过火灾;在北宋的百年时间里,东京开封的重大火灾就发生过44起。

1023年,为了防治火患 ,宋仁宗成立了一支专业的消防队伍,叫做“军巡铺”。这支队伍从设置到专业理念,再到专业器材,都是非常先进的。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城中,“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捕房一所,铺兵五人”,这些人员就是北宋专业的救火人员,同时他们也担任夜晚巡盗的工作。

军巡捕属于军事系统,他们训练有素,轮流值班,昼夜巡逻,在夜间督促百姓按时熄灭火烛,消除火灾隐患;如果发生火灾,他们便第一时间赶赴火灾现场,实施救火行动。

如果有需要夜间祭奠死亡者,需要事先向军巡铺报备,铺兵会记录在案,以免误将祭祀烧纸钱当做火警,引起城内惊恐混乱。

据说当时身为枢密使的狄青夜中奠祭,因家人疏忽没有报备,在祭奠时被望火楼上的铺兵发现,于是便报了火情,结果却是闹了一场虚惊。

可见,北宋当时的火患意识有多强,管理有多么严密!

为了第一时间发现火情,据《东京梦华录》记载,“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也就是说还设有“望火楼”,以加强对火灾的监控。

一旦发现火情,铺兵们有人负责第一时间携带消防器材前去救火,有人则快马加鞭通知当地的军政长官、开封这个地方尹以及负责京都卫戍的马步军殿前三衙,以“各领军级扑灭”。

在救火过程中,各级官吏和各级铺兵,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并不会劳烦百姓。

就消防器材来说,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宋朝的灭火器材非常专业,比如有水囊,它是用猪、牛膀胱制成的袋子,里面储存满水,哪里发生火情,只要将其戳破,水就自然流出,达到迅速灭火的目的。

再比如还有油囊,用油布制成,灭火原理与水囊一样;麻搭是在一根长杆上绑上约二斤的散麻,上面沾慢稀泥、或泥浆水,然后用它去扑打烧着的物品或润湿着火的物品,延缓火情。

最具划时代意义的灭火器材就是唧筒,它由竹子和水桶两部分组成,其造型和工作原理和现代的注射器一样,先吸入水,然后将端口对着起火点,再将水推出。

此外,还有洒子、斧、锯、梯子、火权、大索、铁锚儿等工具,有时为了切断火情,他们会用大索和铁锚等器具拆除房梁,以阻止火势蔓延。

所以,从专业性来说,宋朝的“消防队”由官方建立,比古希腊消防队更专业,比英国的消防队要早六百多年;而且从消防体系来说,宋朝的军巡铺体系完备,消防器材专业又先进,同样也是首屈一指。

因此,从专业度来看,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专业消防队的国家,也并不夸张,也是有据可寻的。

0 阅读:7

读书悟道君

简介:分享高质量历史阅读,市井江湖小说 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