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之战红军覆没,军长本想突围,政委为何严令死守?

兵说视界 2023-02-18 19:56:57

作者:武陟东旭

1937年1月发生的高台之战,是西路军命运的转折点。

此战,红五军在张掖高台城陷入马家军重围,3000将士面对3万马家军,毫不怯阵,浴血奋战,直到全军覆没,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歌。

不过,这场战斗也留下了很大的争议,那就是红5军在危急关头本来准备突围,军政委黄超一纸命令,军长董振堂不得不放弃突围打算,导致全军覆灭。

争议的焦点是,军政委黄超的命令是否存在,为何发出这样的命令?

高台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的蜂腰地带,南面是祁连山,北边是合黎山,黑河自东向西从中穿过,是西进的必经之地。

县城紧挨着河南岸,面积5平方公里,城墙高约10米,东西城门修筑有坚固的城楼、碉堡,易守难攻。

1936年12月30日晚,西路军第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率领39团、45团、骑兵团两个连、特务团四个连和军职部分人员,共2800余人,在1937年元旦凌晨攻占高台。

得知高台失守,马步芳气急败坏,派2万多大军前去围攻。

由此,绞肉机式的高台战斗爆发。

红5军将士在寡不敌众,弹尽粮绝的情况坚守到1月20日,全军覆没。

此战,红军将士与敌人血战到底,可歌可泣。

争议的焦点是,军政委黄超下没下过死守高台的命令?

很多研究西路军战史的作家,对此持肯定态度。

比如冯亚光在自己的著作《河西浴血》中这样写道:“傍晚,就在董振堂下令突围的时候,军政委黄超派人化装从临铎捎来一封信,大意是:高台是打通国际通道的重要据点,必须死守。作为军政委,我有最后决定权。”(第197页)

(当时董振堂已经没有电台,电台在黄超那里,他们只能通过信件联系。)

无独有偶,有作家在纪实文学《董振堂之死》中也这样写道:

高台危急时刻,董振堂决定突围向临泽靠拢,黄超派人给董振堂下达一道命令——“高台是西进要道,决不准(能)丢失,丢下了杀你董振堂的头。”

这个观点引起巨大争议,反对的人说,命令根本不存在,主要依据有两个:

一是没有确凿证据。

当时西路军全军覆没,在最后时刻董振堂下令销毁所有文件,内部的电讯往来文件,自然也包括军政委黄超的信件。

既然如此,有什么依据说黄超下达了那道不许撤退的命令?

拿不出原件,就是没有证据,就是道听途说,没有可信度。

二是作为军政委,黄超根本不可能下这样的命令。

黄超为五军政委,当时军长、政委各带一部分部队,原则上并不互相干涉。

同时,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和董振堂一起在高台,遇到大事有决策权。

相比之下,军政治部主任的职级没有政委高,而是在其领导下。

但有一点需要强调,杨克明是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在红五军中,他是唯一的委员,从这一点看,他的职权又比董振堂、黄超高。

在作战中,军长和政委进行了分工,高台的作战,黄超并没有指挥权,黄超下令,情理上说不通。

再说,黄超是知识分子出身,怎么会这样的口气下命令?

因此有人认为,黄超的命令是不存在的。

还有一种看法是,命令原件虽然不在了,但它是存在的,因为有当事人的回忆。

【董振堂将军】

亲身经历高台作战的两个红军老战士回忆,曾经提到了黄超送信之事。

比如,时任西路军第五军骑兵团团长吕仁礼这样回忆道:

董振堂军长在1937年1月6日已经下达了突围命令,因为跟总部失联,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为了避免严重后果出现,必须突围出去。

为此,吕仁礼带领战士在高台北城墙上挖了一个高2米宽1米的大洞。

为了不让敌人发觉,墙洞没有完全打破,留了一层薄皮。

一旦需要,随时就能打破,用于突围。

1月7日凌晨4点钟,军政委黄超派便衣通讯员给董振堂军长送来了一封信。

信的大意是:总部命令说,高台是打通国际路线的重要军事据点,务必坚守。

董振堂接信后,当即在军部驻地天主教堂召开了营以上干部紧急会议,当场宣读了政委的来信,并表示要死守,誓与高台共存亡。

当时,军长的心情是很沉重的,态度是坚决的,他本来极为严肃的面容变得更加严肃了。

会后,我们各自向部队做了最后一次动员,要求死守高台,当时全体指战员的口号是:“人在阵地在!与高台共存亡!”(吕仁礼:《回忆高台战斗》,《西路军回忆录卷》(上)第161页)

吕仁礼少将1932年就参加了红军,此后一直在红4方面军(而黄超也一直在红4方面军),他的回忆,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是研究西路军史,尤其是高台之战的重要参考资料,是间接的证据。

据此分析,黄超要求坚守的信件,不会是无中生有。

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黄超的信是代表他自己,还是总部?

根据徐向前回忆录《历史的回顾》,以及冯亚光《西路军》的记载,总部对此并不知情。

西路军进军临高地区之初,总部的计划是稍作休整、继续前进。

可是到了1月5日,总部来电命令:“西路军即在高台、临泽地区集结,暂时勿再西进。”

西路军总部按这一命令,改变了原定部署。

这时候,董振堂率五军一部进驻高台已经4天。

因自己身边没有电台,只能由政委黄超接到总部电报后,再转发给高台的董振堂。

按照这样的推测,是总部在5日接到电报之后,给黄超发电,黄再派人给董振堂送信,于1月7日凌晨4点钟到达。

这个推断,应当是合理的。

但是,总部命令“在高台、临泽地区集结”,就一定等于死守?

再说,总部当时不知道董振堂部的情况,不知道危急到了什么程度。

徐向前和陈昌浩是从截获和破译马家军的电报之后,才知道高台危在旦夕。

他们曾经派出师长董彦俊和政委秦贤道率领的骑兵师前去接应,接应的意图肯定是配合董振堂部突围,不是让他们死守。

【西路军骑兵】

然而,这个骑兵师只有500余人,在如潮的马家军骑兵面前太弱小,最终骑兵师将士弹尽粮绝,陷入重围,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流尽最后一滴血。

这说明两点:一是总部刚开始不知道董振堂部的处境;二是知道后不赞成他们死守,支持他们突围。

如果总部下令董振堂死守,又何必让骑兵师去接应?

由此可见,总部只是命令董振堂部“集结”,而不是死守。

既然如此,黄超为何在7日下达死守命令?

1月7日是高台之战的关键时刻,因为马家军还没有对高台形成完全包围,或者说包围圈还没有合拢。

【徐向前】

直到9日晚,马家军才完成了对高台的包围,10日对红5军董振堂部发起总攻。

如果7日突围,肯定会是以最小代价完成,不会全军覆没。

可是,因为黄超的信件,董振堂本打算“准备突围向临泽靠拢”,“得令之后又继续死守”,造成了悲剧性后果。

如果没有黄超的信,董振堂是可以决定突围的。

而黄超写这封信,是违反西路军作战规定的。

因为同年11月中旬进行的古浪作战,就是因为红9军没有及时突围,损失惨重。

军长孙玉清因此被撤职,政委陈海松受到处分。

此后,西路军作出决定,表示城池和据点在坚守无望情况下,不能再跟敌人死打硬拼,应及时组织突围。

这些,作为军政委的黄超不可能不知道。

这种情况下,黄超命令董振堂死守高台,看不出他的用意是什么。

如果从“山头”来讲,黄超也没有必要这样做。

表面上看,红5军是宁都起义部队,原来属于红一方面军;但是高台参战的红军部队,主力是红4方面军的老部队红31军。

前面交代过,红5军高台参战部队为第39团、第45团,总部特务团(4个连)、骑兵团2个连。

1935年9月,红五军归入四方面军时,只有两个团:第37团和第39团,每团数百人,加上军部全军也只有2000来人。

南下期间,五军于大炮山一线防御,为加强作战力量,总部将红31军91师总兵力1600余人的第273团划归5军指挥,原来红军第39团到了91师。

这时候的红五军第39团,事实上是91师的273团。

而原红5军第39团成为31军第273团。

1936年1月,红5军和红33军合并,仍保留了红5军番号,33军番号就此撤销。

合编后的红5军下辖有两个师,即第13师和第15师,每师各辖1个团。

原红五军部队编为第13师的第37团、第39团,原33军部队编为第15师的第43团、第45团。

进入河西走廊后,红5军下辖的4个团,只有第37团是原一方面军的部队,但该团有不少指战员是原四方面军的干部。

西路军进入临高地区时,第37团布置在临泽,和军政委黄超在一起,根本没有参加高台战斗。

由此可见,即使上级下了死守命令,也跟“山头”无关,阴谋论之说站不住脚。

总而言之,高台失陷,红五军董振堂和2000多指战员血染疆场,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敌众我寡,与上级没有电台联系。

1 阅读:42

兵说视界

简介:聚焦国际风云,深耕战争军事,获评“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