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论“数”|5G+AI加持网联智驾加速

河北新闻网 2024-05-17 08:31:25

邬贺铨

一直以来,5G和AI(人工智能)都被视为加速智能汽车的关键技术。截至去年年底,中国5G基站占全球5G基站的60%。今年是5.5G的商用年,5.5G是在原有5G的大连接、高可靠、低时延、增强移动宽带的基础上,增加很多新的能力。5.5G和5G相比,无论下行峰值、上行峰值、连接密度、定位精度、比特能效都有提升。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技术趋势是人工智能。这几年,人工智能发展势头很猛,还会发展到第三代通用人工智能。届时,大模型可以支持多任务,输入可以多模态,可以精准地进行计算。

5G、AI的发展会给汽车智能化带来很大的改变。

我们可以把大模型直接嵌入到智能网联汽车。生成式大模型本质上就是一个数据压缩器,比如语言大模型ChatGPT训练的数据集900TB(计算机存储容量单位,1TB=1024GB),可是训练完成以后的模型参数只有64TB,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大模型压缩得更多。

目前,边缘计算和汽车本身算力也是不足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压缩技术,像模型量化、剪枝、知识蒸馏、低秩适配、结构搜索等进一步精简模型。

现在的手机有一定的智能,但还需要跟云端协作。今年市场上已经有130亿参数的手机出售了,单独手机不需要联网就有智能涌现能力。有些公司已经宣称,今年年底以前要推出千亿参数推理能力的手机,千亿参数手机相当于人工智能模型GPT—3的能力了。如果放在汽车上,汽车芯片的能力远远高于手机,所以将来单车智能可以进一步提升,可以把汽车变成AI Agent(也称人工智能代理),通过这样实现汽车的车路城网协同,不需要连到网上,直接在汽车上智能化处理成本低、时延低,可以让用户的隐私数据不必上到云上,有了高度隐私和个性化的支撑。

通过人工智能以及5G等能力,可以进一步丰富智能座舱,实现人车交互的智能化,提升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比如中控屏、车内的娱乐系统,在有较大噪音的车里可以显著降噪。驾驶员可以通过语音识别释放功能,解放双手、双眼,用手势实现控制自动驾驶等。智能化汽车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识别交警和行人的手势,还可以进一步丰富抬头显示、驾驶员疲劳驾驶检测等能力。

除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也将加速发展。通过大模型加载到汽车上,可以从自主式驾驶辅助到网联式驾驶辅助,再到人机共驾,以及高度的自动驾驶。比如汽车可以把各类传感器能力很好地融合起来,感知周边的信息,并且与路侧联动,实现对障碍物的检测等。

有了单车智能还不够,还需要路侧联动。路侧感知设备挂在高杆上,视野更好、覆盖宽、全天候、无盲区,可以替代部分车端算力,也可以降低车载算力的要求,连到云上可以得到更好的交通流全局的指导,改善车辆间的协同性。当然,智能驾驶不限于环境感知路侧联动,还通过分析、决策,可以让车得到很好的城市管理系统的支撑、帮助、指导。通过智慧底盘和汽车软件,我们也可以很好地感知道路的状况,并反馈给城市道路管理部门,从而让城市道路管理部门更好地掌控整个城市的交通流量和管理。

当前生成式的语言大模型和视频大模型技术突破为人工智能成为物理世界的引擎拉开了序幕,将进一步增强单车智能和云路智能。

5G的广渗透和5.5G开始商用,推动C-V2X(蜂窝车联网)完善并走向成熟。单车智能和车路网云城智能协同的5G—V2X车联网技术路线在国际上已经取得共识,技术与产业正加快发展。智能网联车和新能源车相辅相成,围绕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发展。车联网成为承载新质生产力的新兴产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相关部委也积极出台政策鼓励发展车联网。当前,我们还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车联网投资与运营主体,探讨商业模式,凝聚产业链相关方力量,完善车联网发展生态。(邬贺铨)

(本文根据3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的演讲整理)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