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偷了一个面包给饿坏了的儿子

开扯吧 2022-01-17 15:29:27

以前看过一部电影,一个爸爸口袋没钱,但是儿子很久没吃饭了,然后父亲去偷了一个面包,结果被面包店员工发现,追了出来,孩子爸爸慌忙之中冲到了马路上,然后被疾驰而来的汽车撞死了,发生的一切儿子一秒不差的尽收眼中,他没哭也没闹,就愣愣的站在那里的,不到一分钟的剧情,演出了一场凄惨的悲剧,出演爸爸的演员好像就是那个,我们非常喜欢的摇滚歌手伍佰,对就是那个唱突然间的自我,还有出演奇门遁甲的伍佰。喝酒的人都知道,这哥们劝酒最厉害,来来来,喝完这一杯还有三杯,喝完这三杯还有三杯。  开个玩笑,调节一下悲伤的氛围。今天讲另外一个父子的故事,论语里来的,一天叶公向孔子夸耀说,我们那里乡亲都非常的正直,假如有一个父亲偷了一只羊,他儿子就会去把他举报了。  你看这民风很是公正,毫不徇私,公义面前可以六亲不认,大义灭亲,哪怕是自己老爹犯错,也不行。孔子说,我们那里不一样,我们那里儿子犯错父亲帮忙隐瞒,父亲犯错儿子会帮忙隐瞒,这样才算是正直。估计很多人都在考虑那种站边的问题,说白了就是让你在公义和孝之间做选择,这个问题其实根本不用站边,两者是可以共存的。父亲偷羊是犯错,但是这个错不用儿子去纠正,因为如果儿子去举报,报官通过法来实现了公正,但是这和孝是相冲突的。在以孝治天下的儒家眼里,这是大不敬,不是有那一句话,法理不外乎人情。法理和人情冲突的时候,法家首选法理,儒家选人情。 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为了实现法理,所有人都要丢弃人情,变得没有人情味,变成一个冰冷的社会,这是不符合儒家理念的。所以汉朝的时候就规定了亲亲互隐的法令,现在很多国家的法律也会规定,亲人并没有义务要检举自己的亲人,可以保持沉默。有人就说了那公理不是得不到伸张了么,那怎么可能呢。儿子不去举报父亲,是孝,但是如果被别人揭发了,或者被官府查到了,同样可以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并且不会让父亲怨恨儿子,或者儿子因为举报父亲而内疚。说到这里我们插个段子,汉朝有一个篡权的皇帝王莽,这家伙可是一个道德典范,其实通过上面孔子的观点,你会发现其实这哥们是把书读到狗肚子里了,彻头彻尾的虚伪道德。这个王莽有一个儿子王获,有一天王莽家里有一个奴婢犯错,然后就被王获给打死了,这事要是放现在肯定是极刑没跑,但是在汉朝律法规定就是赔钱了事,何况奴婢还犯错了,也就是还赔不了很多,但是王莽认为这事太过分了,就让王获自杀,最后王获就自杀了。你看这个段子,王莽不光是把儿子举报了,而且还使用了超出正常的刑罚来赐死儿子,和孔子思想完全相反的。这么家伙如果说是遵从儒家经典,那不是胡说八道么,你完全可以给奴婢家人赔钱,或者让儿子去大牢蹲着惩罚他,而你标榜自己的公义和高尚道德逼死自己儿子,难道不是自私。  还有那个海瑞,邻居小哥哥送给五岁女儿一个饼,然后他就把女儿饿死了,说自己是一个清官,自己女儿怎么可以拿人家饼呢,估计很多人很喜欢海瑞这种人,这期估计也要挨骂,但是你不可以买两个饼还回去么,你不能教育一下小孩子么,解决的办法很多啊,为什么非要种这种没人性的方法呢,这些变态的手段和方法,被很多人称道赞美,反正我是不敢苟同,内心感觉这些道德完人很恐怖。今天听了一首歌,夜的第七章,周杰伦的歌,用MV讲述了一个侦探的故事,周总是一个侦探,他有一个助手,有一天街上发生了一起命案,一个老者在一个僻静的路上被人杀了,嘴上放这一朵蓝色妖姬的花朵,其他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周总就带着助手到周围居民询问情况,忙活了很久也是一无所获,案情毫无头绪,赶到饭点他们就去路边饭馆吃饭,就在他们等餐的时候,他们惊奇的发现,送餐的女服务员送的餐盘里,放着一朵和命案现场,死者嘴上一样的蓝色妖姬花朵,这种花在这个地方是很稀罕的品种,所以这事大有蹊跷,正当他们追问女服员的时候,从后厨出来了一个男服务,而当男服务员看到周总和助手的时候,眼神里马上就流露出可怕的惊恐,然后转身就翻过窗台逃跑了,侦探和助手紧追不舍,最后还是没追上,服务员逃脱了。下一幕,周总找了一个房间,刚进门就被一棒子敲晕了过去。这时候助手上场了,他在屋子里找了那张,拍摄了他杀人的照片,接着他拿着照片进入了卫生间,看到了瑟瑟发抖,吓得缩成一段的男服务员,然后助手烧了照片,开枪杀了男服务员。接着助手躺在床上,把自己伪装成被人攻击,晕倒的样子。 男服务员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一天正好看到了助手杀人的现场,就把照片拍摄了下来,不巧的是被助手发现了。所以他看到助手和周总被吓跑。周总醒了,背起助手,他突然发现助手的戒指,和把他击晕的人带的戒指一模一样,他好像明白了真相。他选择了人情,我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但我不能说,也不说...

0 阅读:23
评论列表
  • 2022-01-19 16:08

    所以汉朝有诛九族,其实秦朝根本没有这条法律

  • 2022-01-19 16:08

    所以汉朝有诛九族,其实秦朝根本没有这条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