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之《布局思维》

玩卡者也 2017-04-04 21:29:06

【小牛语录】: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结局

布局思维

“布局”,这样一个词,很多人都听过,都会觉得是很高深的一个东西,也从来不会去想象有一天自己也能布出一个局。可能你做任何事情,从来都没有想过布局。但是,今天,你必须要改变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应该觉得自己能够做到任何想做的事情:

世界上没有难做的事情,之所以你觉得难,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做事方法!!

普通人的一种思维模式就是:想一步,走一步;走一步,看一步,完全随心所欲,这种模式,实际上很容易被外界的环境(人,事,物)影响和诱惑,所以经常改变自己原本的初衷,甚至可以说你根本就没有初衷,因为你没有目标,在茫茫的人生大海里,你根本就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这里撞一下,那里撞一下。本来想做这个,想干这个,但是一圈下来,却发现自己已经走上了另外一条路。

你可能觉得这没什么。

那是因为现实没有把你逼到痛苦的零界点,你没有经历过那种没有方向的无助,所以你永远都不会觉得自己的思维需要去改变、永远都不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模式需要去改变。

很多人的目标、激情、奋斗 、热血等等,都呈现暂时阶段性。即使他给自己制定的计划是坚持一个月、三个月、一年甚至更多,最开始制定计划的时候,总是信心满满。但是这样的激情坚持不了一个星期,就开始想着放弃,然后开始宣扬“鸡汤无用论”。

一直以来,用的都是最差的电脑,最差的网,每次下载东西的时候,如果文件内存比较大,即使之前完成下载的90%多,只要网一断,之前的一切努力都是零。可能会有开玩笑的成分,但是现实何尝不就是这样的。当我们自身能力不够的时候,面对一个比较宏大的目标

即使之前努力去完成了90%,但是只要一放弃,就全功尽弃,曾经的所有努力都只是零!!

书的价值的大小不在于她本身,而在于学习和使用它的人。

很多人,你给他一本“九阳真经”,在他眼里,这东西唯一的价值就是用来当厕纸。

“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这是很多人的写照。你可以不承认,你可以狡辩,但是事实改变不了。记住,如果你做一件事情,如果这仅仅为了满足虚荣心、仅仅只是为了从别人的夸赞中的到一点心理满足,

那么,赶紧停下来!!你简直是在浪费时间。

那么,什么是布局?

布局思维,理论来源就是佛家的“因果律”,也可以说是道家的“道”,基督教的“法门”,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究竟就是同出而异名,也就是一个意思,是规律、法则之必然。是首先就设置好一个目标,首先确定了自己要达到的“果”,在整个行动过程中就有了方向,开始去准备实现“果”的各种条件(因),只要条件都具备的时候,结果(果)自己就出现了。

再简单点说,就是提前配置好相关人,事,物,有规律,有条理,有步骤地行事。布局的过程,就是逆推、分解的过程。而落地实施的过程则是换算、送礼等思维的过程。

在布局之前,你需要想清楚你的目的和目标,你还必须懂得分解思维,前提思维,测试思维,逆推思维,任何一个布局的背后,目的都是第一位的。没有目的,就没有布局,目的是最根本的驱动!

你不光要考虑自己的目的,你还要为这个局中的所有参与人,帮助设计他们的目的。你的目的,是你的驱动力。他们的目的,是他们的驱动力。永远不要有“一个人打天下”的思维,你布的整个局都只是在实现别人利益的基础之上去实现你自己的利益,这是最关键的!!在这个世界上,你做的很多事情,都不可能是自己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的,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别人,每天都在和别人打交道。不管做什么事情,或多或少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

那么,别人凭什么帮助你?人性是趋利避害的,人们帮助你的源动力就是因为他觉得帮助你就是在帮助他自己。一个是心理的利益、一个是物质的利益:家人、朋友、同学对你的帮助是因为心理的需要,是因为信任。而合作者对你的帮助主要在于利益的相关,你的利益获得,对于他丰富自身资源有帮助。

所以,布局的思考、落地的执行,一定要考虑到“人” ,因为你是在和人打交道,不可能接触不到别人。

布局的时候,你必须考虑到这个局中需要哪些人,事,物,这些人,事,物,分别实现什么目的,有什么作用?

布局的关键就是:

确定好目标,然后从目标出发,反向推演,步步链接,倒推资源配置,倒推时间分配,链接战略战术,链接方法手段。把实现目标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人、事,物,各项工作,各个节点,各相关因素以及完成时限等等都充分考虑进去,直到当下,然后再正向制定方案,细化流程,明确完成时限,责任到人,落实到事,执行到细节。

布局,要以终为始。比如: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实现D,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利用前提条件思维思考,实现D这个目的的前提有哪些。如果实现D的前提是要先做到C,如果可以实现,马上去做,如果我们当下的,资源,能力,人力不能实现C,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思考,实现C的前提有哪些。这就是我们党常说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以此类推,倒推到当下我们需要做的什么。这样我们就设计好了从当下到实现最终目的D的所有关键节点。这就是以始为终,反向推演的过程。

然后利用分解思维,把每个阶段性目标分解,最后通过换算等思维去落实到具体的一步一步的行动!

整个局布好之后,再正向制定方案,细化流程,明确完成时限,责任到人,落实到事,执行到细节的过程。

在布局之中,还有一个隐藏的关键点,那就是势的作用。越到布局的后端,势的作用越明显。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第一个骨牌的势,只是轻轻一推的一个力,但是到了最后一个骨牌,他的势能可以轻而易举的摧毁一座高楼大厦。

所以,你在布局的时候,一定要在关键节点,考虑势这个因素,然后来配置的相关人,事,物。布局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去分析和推演,反向推演,正向操作。每一步都会有叠加。叠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无法阻挡的势。

布局的时候,一般来说最大的变数就是人,所以,在做布局设计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较少人带来的变数。怎么减少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所有参与人的行动成本降到最低,通俗一点就是,你需要设计好每一步的行动模板,文案,话术,等等。尽量让别人的操作和执行傻瓜化!

布局的时候,时间也是一个非常非常关键的因素,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如果没有时间的推进,任何事物都不会有进展。在时间上没有布局好,心神就容易乱,心神乱了,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进而导致整个布局的夭折!

“人是注意力以及资源的聚集体,事和物是人生活中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在人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对我们有意义的就5个元素,分别是人、事,物、空间、时间。当你做任何一件事情,或者是你要布一个什么样的局,那你只需要把这5个元素考虑进去,排列,组合,设置就可以了。”

布局的时候,一定要心定!心定才能产生力量。如果你无法掌控自己的注意力,把注意力用在你要布局的链条上,排练推演,精心打磨,那么就没法把变数降到最低。你的注意力在哪里,你的成功就在哪里!!

人,事,物,空间,时间就是整个布局五种基本元素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你可能做的布局,需要的人,资源,物,做的事,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你的眼界、格局、胸怀有多大,你就能布多大的局。

由高到低会产生势

由少到多会产生势

人多会形成势

量多会形成势

顺应人性,就是顺应人的行为习惯的势能

已经存在的事物或者东西,必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势能

势能的存在是让一件事物的某种状态,向另外一种状态过渡的基础。

一块石头,放在地上,它就是块石头。如果,这块石头,吊悬在百丈高崖,它就有了势。

一件事情的推动,一定需要力的作用。

事情最后的发展, 就在于作用在这件事情上,力的性质和力的大小。但是这种力,不一定需要自己去发动! 一件事情的发展,一定是靠多种不同性质的力和不同大小的力在推动的。 而作用在一件事情上的各种力,就会营造出一种势。

力的作用,会产生势。 一件事情的成功,一定是顺应了某种性质的势,借了某种性质的力。

顺势,就是一种借力。顺势,借的是之前作用在这件事情上的余力。

借力,不仅可以借之前作用的余力,也可以借未来之力,去对事情产生新的作用, 以偏向于事情的发展,更接近或倾向于自己想要的结果。我们很多时候,能很轻易的做成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自己本身能力有多大, 更多时候,是你做的事情,正好(或偶然、或机遇)顺应了这件事情的势。

世间万物不为你所有,但可为你所用

自卑的人从来不会相信自己,自信的人就要学会相信自身具备的无限能量,不动则平静似水;动,则山崩地裂、排山倒海,有力挽狂澜之魄力,有翻云覆雨之高能,有改新天、换日月之志向。

真正的能力:

一是,能认清势,把握势,顺势而为。

二是,能调动周边各种力,汇聚一处,推动事情的发展。

而要如何借到更多的力,如何借到自己需要的力?

首先我们要明白,力从何而来?

在我们人的社会,力的来源其实很简单。

力来自于,人,组织,机构,团体,公司,国家,社会以及参与这个社会运作的各种资源。

但是,组织,机构,国家和社会都是由人组成,各种资源也都是由人所控制。

归根结底,就是解决“人性”的问题

人性,是一个很空泛的词语。有些人懂,有些人一辈子悟不来。这东西大半靠悟性。但也不是说你整天坐在那里“冥思苦想”想出来的,而是需要学习理论的知识,在实践的运用中自己感悟出一层属于自己的东西。可以修,但只是术的层面;靠悟,才能达到“道”的层面。

万般神通都只是小伎俩,唯有体道悟道方能修成正果。

实际上,世间为人处事,也只是解读人性、了解人性、顺应人性、利用人性的过程。人性这个东西,其形成和很多东西有关系。最主要是受所处时代的背景(文化、制度等等)因素的影响,并且是从生物出现时所历经世事就开始沉淀下来的东西,很难改变。

最后,分享一个概念:学一百招不如精通一招

精一招的是大师,会十招的是高手,学万招的还是垃圾!!

资讯的价值不在于字数的多少,真经一个字,假传万卷书,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自身,而在于学习和使用她的人。少则得,多则惑。你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资讯,而是实践。

毛泽东讲过:“知识的作用,全在于应用。”

没有实践造就的纯理论大厦就是豆腐渣工程,可能外表华丽,但是经不起风吹雨打,垮塌是迟早的事情。

作者:互联小牛(公众号:dk113389),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在这里你能学习到更多的营销技巧和思维方式,老板都在这里学习,你还考虑什么?

0 阅读:0

玩卡者也

简介:一个6年的信用卡自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