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科茶竹书院名师讲坛|周绪红院士:千年庭院为我打开一扇窗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2024-05-17 10:48:29

月11日下午,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原校长周绪红在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永川校区)第一学术报告厅以《千年庭院为我打开一扇窗》为题,为城科师生作了一场充满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校长黄宗明主持,嘉宾有原重庆大学党委书记祝家麟,原重庆大学常务副校长张四平,原重庆大学人事处处长刘东。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校领导刘学民、王银峰、贾瑞、田妍妮,全体中层干部以及师生代表共计近千余人参加讲座。

 

周绪红院士深情回顾了自己作为恢复高考后首届学子的求学经历,与岳麓书院结下的不解之缘。他描绘了那座千年书院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绵延不绝的学术传承,如何在“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激励下,他汲取知识、塑造品格、涵养心灵、锤炼能力,并不断提升自我素养。他坦言,每当走进书院,那份自信和豪情便油然而生,使他深深体悟到“安在学中、乐在学中”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毕生的追求。

 

在讲座中,周绪红院士分别从“人文精神涵养心灵世界”、“治学精神照亮学术道路”、“处世智慧求解人生平衡方程”以及“教育思想启迪办学治校方略”等方面,与师生们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他强调,使命源于责任与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在心中始终扛起责任,才能上不愧对国家,下不负百姓。同时,他也指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心是后天培养的,而做学问的关键在于责任心、持续不断的投入与探索。在谈及人生平衡时,他强调了人生态度与工作态度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们珍惜时间、勤奋努力,用不懈的追求实现人生价值。

  

在交流互动环节,周绪红院士耐心解答了师生们的问题,并鼓励他们要勤奋努力、持之以恒,以“人一能之我十之,人十能之我百之”的精神追求卓越。现场掌声雷动,同学们深受启发纷纷表示,周院士的讲座不仅让他们收获了宝贵的知识,更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学者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校长黄宗明在总结中谈到,周院士的讲座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他鼓励师生们要深入学习周院士的学术精神和人生态度,将所学所得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进一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升能力,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学校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他要求全体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本次讲座精神,将其贯彻到教育教学、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中去,推动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最后,黄校长代表学校再次向周院士对学校的关心与支持表达了感谢。

 

讲座结束后,校领导陪同周绪红院士一行参观了学校的集成电路创业史陈列馆和三期实训中心等地。周院士对学校致力于应用型大学的创建,在学校办学内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等方面给以高度肯定。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写下自己的感悟。

体育与大健康学院 高一民:

听完周绪红院士成长经历和感人肺腑的演讲,我热血澎湃。持之以恒的努力、勤奋刻苦的学习和工作,为建设强国做贡献。我们身处为祖国培养人才的大学阶段,更应该勤奋学习,珍惜大学时光。有着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精神,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将社会放在肩上,将国家放在心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在增加知识的同时增强爱国精神。周绪红院士的“勤奋努力,持之以恒,人一能之我十之,人十能之我百之”精神,勉励我们当代青年勤奋努力,把梦想放大,而不是在小小的自身身上。我们当代青年应积极和努力投身到建设美丽祖国的道路上去,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 李传响:

听完周绪红院士成长经历和精彩的演讲,我认为青春奋斗,正当时。我们现在这个年纪,正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有必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去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丰富自己。过去,没有好的学习环境,没有好的衣食住行,但是仍有人努力学习,克服外界因素的干扰,逐步获得成功;现在,有着良好的学习条件,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以后报效国家做好准备。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应该坚定无奋斗,不青春。青春就是来奋斗的,此时不搏何时搏?青年首先要坚定志向,把志向与祖国紧密结合起来,然后要充满信心,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奋斗,努力克服困难,用激情和汗水,坚持和付出,勇气和进取实现梦想。我们都是追梦人,在追梦者的时代,奋斗是最好的答卷。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冯耀:

本次周绪红院士“千年庭院为我打开一扇窗”的讲座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周院士从自身考大学的经历讲起,循序渐进到人文精神,治学精神等方面,让我们认识到大学学习对于我们人生的重要性与未来步入社会的启迪意义。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勤奋刻苦,为建设强国做贡献的信念之窗。

周院士在人生的经历中度过了我国的各个时代,他刻苦学习,勤勉工作,坚持攀登的精神,深刻的影响到了我,让我明白,时代虽让世界千变万化,但属于青年人的生机和活力是亘古不变,青春的热血一直相连,一脉相承,奋斗的誓言始终相通。我也将在为来的人生道路上,刻苦努力,勤勉奋斗,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奉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建筑管理学院 查天注: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以“千年庭院为我打开一扇窗”为题,以其亲身经历与我们分享治学经验、处世道理。周院士介绍自己在湖南大学读书、工作时的经历,并教导我们,治学要打好基础、自律严谨,明确研究方向、拓展研究领域,更要以持之以恒的信念完成研究;做人以培养德行为先,保持自信、谦虚,学会平衡工作与生活,积极面对人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应该牢记周老师对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谆谆教诲,不负周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盼,踏实学好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做新时代的创新者与开拓者。

经济管理学院 张婕:

在今天我非常荣幸的能够听到周绪红院士的讲座,在院士讲述之中,我能听到院士的考学之路的艰辛与幸运,但就像周院士所说的一样,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没有当年留下的读书笔记,也许在回复高考的时候,院士没有资料可以复习,考学之路更加艰难。同时,我们可以在院士考学之路中看见一些细节,平时一些微小、细致的习惯是很重要的,也许它可以改变你的一生。周院士考的专业是建筑工程类的,当时中国新中国初建二十多年,所有的一切都百废待兴,周院士为国家的建筑工程教育献出了宝贵的精力。基于周院士的讲述,我认为,学无止境,具有求知欲、探索欲是人才需要具备的条件,人生之路幸运与努力都需要兼备,才能在自己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大有作为。

人文学院 夏林权:

听了周绪红教授的讲座,深受启发,他的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此次讲座,周绪红教授分享了他的高考经历以及大学经历,大学生要把做人放在前面,要俭以养德、静以修身,提高个人素质修养;读书要有计划并持之以恒,要学思结合、保持对知识的求知欲,学习要主动积极,寻根到底,求甚解;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有使命感,有理想,有信念与决心;要关心时事,掌握人文知识与自然知识;要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大学生们要珍惜时光,不负韶华,努力实现自己理想。

此次讲座与参观活动圆满结束,不仅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盛宴,更激发了大家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对科技创新的追求。周绪红院士的深邃见解和学校的实践教学实力,共同谱写了教育创新与科技发展的新篇章。(传媒中心 谭金/编辑)

0 阅读:6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简介: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