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一封来自草原的情书

戏客 2024-05-16 01:02:59

《我的阿勒泰》用8集短剧刷新了今年国产剧最高评分,由开画8.5分上升至8.7分。

蓝天白云,苍茫草原,潺潺溪流,连绵起伏的高山,《我的阿勒泰》满足了观众对旷野的所有幻想。电视剧借李文秀的视角从城市回到草原,脱离了喧嚣回归本真,是文秀心灵上的一次自我解放,也是现代观念与传统思想的一次碰撞。

恰如触动文秀那句话:去爱,去生活,去受伤。

李文秀(周依然 饰)是一个生长在阿勒泰的汉族姑娘,怀揣着作家的理想,她离开母亲独自在乌鲁木齐生活。一边打工,一边抽出时间去听各种文学讲座、写文章。

离家一年多,生活并没有她想象的那般如意。

彼时报刊纸媒逐渐显露疲态,文秀的作家路也非坦途。她经常被同事挤兑嘲笑,写的文章被不怀好意地拿出来大声朗读,最终因为追逐打闹摔了东西,被经理开除。

离开前,她还被现实狠狠地上了一课:文秀自以为遇到了好心领班高晓亮(蒋奇明 饰),表面上去和经理据理力争,替她讨回工钱,实则是一边博了贤良的名,一边暗地里克扣她两百块,只给她留了路费。

工作没了,理想也只能暂且搁下,失意的文秀决定拿着这一百块回家找妈。

妈妈(马伊琍 饰)住在彩虹布拉克,那里草原辽阔,牛羊成群。她带着婆婆在草原上开了一家小卖部,平日里就和草原上的牧民打交道,闲时对着草原蓝天喝酒放空,自由又洒脱。

群居的游牧民族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则体系,这是刚刚回到草原上的文秀不能理解的。

她带着妈妈的账本挨家挨户去要债,一分钱没收到不说,还因为语言不通、情商不够得罪了不少人。

这里面不止是金钱往来,更多的是人情世故,不是靠文秀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最后她只能悻悻作罢。

待在妈妈的小卖部里,她接触到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地,她发现草原上生活虽然脱离现代社会体系,却在迸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文秀决定留下来。

妈妈张凤侠长居于草原上,脸颊长出了晒斑,皮肤焦黄,常年和哈萨克族人打交道的她也渐渐有了和牧民们相似的口音。

她豁达,通透,坚韧。许多事情发生后她总是云淡风轻一笔带过,作为观众的我回过神来却忍不住仔细回味。

文秀要回了小卖部的一笔欠债,问妈妈她是不是算是一个有用的人,张凤侠惊诧反驳道:“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

文秀为了给报社投稿,把奶奶弄丢,慌忙找回来之后,我还在暗暗担心文秀要被妈妈劈头盖脸地骂一顿,张凤侠却没有责怪她一句,只是若无其事地说:“我经常把她弄丢,再捡回来就行了。”

坦然地面对所有事情的发生,这是张凤侠的处世之道,爱情也是如此。

张凤侠深爱着去世的丈夫,她一定要跟着苏力坦去夏牧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路过蝴蝶湾的时候,她要给丈夫选一块风水宝地,好好埋葬他们的爱情。

她还没准备好告别,怀里的「小苏打」就滚落到水里,随着溪流飘走,张凤侠就那样坐在河里崩溃大哭。

但是当高晓亮出现后,她又毫不犹豫地爱上。她的货被高晓亮骗走,等了一个月也没等来他的消息,暗暗接受了自己被骗的事实。

再和别人提起来时,张凤侠也只是说一个男人而已。爱了就爱了,散了就散了。

《我的阿勒泰》对每一个角色的刻画都十分细腻,作为配角,托肯这个角色塑造得相当出色,几乎撑起了这部剧的灵魂,让草原上的女性角色扎实落地。

托肯(阿丽玛 饰)是哈萨克族家庭的普通女性,嫁给木拉提,为他生儿育女延续后代,包揽家里所有的家务。她的丈夫就是一个甩手掌柜,甚至终日酗酒不归家,最终因为喝得烂醉冻死在路边。生前还留下了一笔债,直到文秀上门追讨才被家人得知。

整部剧里,托肯只有两个要求。一是要一个搓衣板,因为她每天需要洗全家人衣服,搓得手疼。这件事她向丈夫念叨了一年,但直到他去世,托肯都没有拿到。

后来她转而拜托小叔,巴太应承了下来,去了小卖部只顾着和心爱的人聊天说笑,转头也把这事儿忘了,回家只是敷衍地说没货了,让她手洗就行了。

二是改嫁。丈夫没去世前,她就和丈夫商议离婚,但没有成功。丈夫去世,她也一定要带着孩子改嫁,这件事在草原上传得沸沸扬扬,娘家嫌她丢人,公公甚至想秉承传统让小儿子巴太娶嫂子为妻。

她都不曾妥协。

没有人看见她受伤的手,也没有人在乎她在婚姻里不被爱的感受。她被世俗禁锢着,背负着妻子、妈妈、儿媳的多种身份,得闲喘息的间隙,托肯从来没有忘记自己。

托肯的闪光点是即使生活在传统的家庭里,她仍然会为自己保留一份真心和率真,勇敢地为自己创造幸福。她一定要改嫁并不全是因为找到了真爱,这是她为自己争取的一次新生。

故事的最后,她如愿带着孩子去县里生活,她和朝戈有没有走到最后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托肯一定会过上她想要的人生。

托肯是明媚的,生机勃勃的。应该说,阿勒泰的女孩子们都非常美好。库兰和文秀一起去河边洗衣服,托肯终于拿到了她想要的搓衣板。

三人穿着漂亮的裙子去参加婚礼,一路嬉笑打闹,穿过树林,走过草原,给对方戴花,找野草莓,探出头去摘木耳......无忧无虑,纯真无邪。

在导演的镜头下,文秀和巴太的爱情也是一段非常完整的,少男少女对爱的理解与蜕变。

两人在草原上相识,白桦林中一次恶作剧的相遇,

坐在树上对视时的紧张悸动,

确认对方心意时反复斟酌和试探的表白,

巴太瞄准时机亲吻文秀后快速跑开的欣喜,文秀在草地上奔跑雀跃得像一只小鹿......都将少年们那份青春懵懂的爱情刻画得非常动人。

爱情的火苗悄悄燃烧,很快就被现实无情地浇灭。随之而来的是巴太父亲的反对,和为了保护文秀不得不亲手射杀踏雪的无奈,成长的阵痛来得突然,萌芽的爱情也在这之后戛然而止。

两人都被现实推着向前走,文秀去了报社当作家,巴太回到了马场。

经过了时间的浮沉,他们又不约而同地回到了草原。烟花或明或暗地照在文秀的脸上,恰如年少的那份悸动,在遇见深爱的人时怦然心动,明亮地绽放。

爱上美好是人的本能,恰如我们爱上《我的阿勒泰》一样。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阿勒泰也在接受岁月的洗礼,它在缓慢的发展进程中极力保留着来草原的纯粹,将人与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游牧民族在广袤的天地间得以自洽,它的美不加修饰,轻盈且自由。

ps:严禁私自转载!转载或者合作,请联系作者xkxike@qq.com

1 阅读:15

戏客

简介:聚焦热门影视剧筹备,关注娱乐圈最有潜力的新生代艺人。